天天看點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親人,指的是與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和間接血緣關系的人,無論在外面受到了什麼委屈,我們第一時間想要回到的都是親人鑄造的避風港,隻要在他們的身邊,我們便有無限的底氣去迎接一切的風浪。

或許有人認為,親人隻能指代那些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像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畢竟他們會永遠站在我們的身後,事實上,許多人與旁人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一點都不輸于前者。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比如男人的好兄弟,他們通常有着過命的交情,無論哪一個人遇到難處,其他的人都會不遺餘力地為其提供幫助。

這種幫助是不求回報的,他們打從心底裡希望最好的朋友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再比如女人的好閨蜜,閨蜜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讨論不完的事,她們彼此分享着情緒,如果對方過得好,她們會真心實意的送上祝福,如果對方受到了傷害,她們又會化身最堅固的堡壘,全心全意的為身邊這個人奉上最真誠的幫助。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這個人也可能是一名老師,如果學生們感受到了老師的無私付出和貼心關懷,大家依舊會把對方當場長輩親人一般的存在,哪怕雙方隻是師生關系,但這種深厚的情誼卻能讓人銘記一生。

那麼,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呢?

首先來解釋一下夫妻的概念,夫妻指的是合法的男女婚姻關系。

隻要男女雙方的婚姻符合法律法規,并且正式領了結婚證,那麼他們就結成了夫妻,從這一層面來看,二人并沒有特殊的情感,他們隻是建立了合法合規的法律關系而已。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然而現實可不是機械程式,大部分步入婚姻的男女早在結婚之前就已經建立了親密的關系,換言之,不是法律效力讓他們成為親人,而是成為了親人以後才促使其結為夫妻。

夫妻關系并沒有想象中的牢固,有些人一遇到困難障礙,便會立刻抛下另一半,正如詩詞中所提到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話恰恰揭示了婚姻的脆弱性。

這類夫妻最典型的特點就是他們不把愛放在首位,而是将利益視作最重要的東西。

一旦雙方的利益無法結合或是其中一方損害到另一方的利益,那麼二人的關系便會分崩離析,在外人看來,也就是婚姻關系破裂。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這樣的夫妻算不上親人,他們的結合隻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某些人在擇偶時最看重金錢和地位這種物質條件,此時二人結為夫妻并不是真愛的結合,畢竟他看重的不是那個人本身,而是他背後的金錢符号。

若是金錢和地位的優勢在某天消失,婚姻也就到了破裂的時刻。

還有一種婚姻源于父母的催促,比方說兩個大齡青年到了适婚年齡卻一直沒有談戀愛,此時父母的心裡便會分外焦灼,這類子女出于對父母的孝順,或是不想被周圍的人議論,通常會順從他們的意見,找一個合适的人結婚。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然而這種婚姻太過于草率,雙方沒有感情基礎,也沒有深入的了解,在未來的相處過程中,很有可能使得沖突不斷激化,最終走向離婚的結局。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了解,有人認為結婚可以給自己帶來想要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或是關懷愛護等等,也有人認為婚姻就是付出,隻要能與愛的人在一起,自己心甘情願付出一切。

能夠成為夫妻的人,必定有着極深的緣分,如果二人當初是因為愛走到了一起,後來又為什麼得不到好的結果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這種悲傷的走向與過多提出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當我們不再關注自己的毛病和錯誤,而是一味地指責對方身上的不足,那麼雙方的關系便會逐漸緊張。

畢竟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已經付出的足夠多了,不明白對方為什麼還是不滿意。如果情緒一直是委屈憤怒的狀态,相處也必低而無法輕松愉快。

一味的索取并不是親人關系,真正的親人應該互相滿足,互相成就,就算無法百分百的付出,也要竭盡所能地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夫妻到底算不算親人,終歸要取決于二者的關系,隻要你提出了這個問題,想必心中已對另一半存在了不滿,如果你對此事毫無疑問,那就說明你們二人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法律關系,成為了真正的親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