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淸照《玉樓春》紅梅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蘊藉幾多春,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
要來小酌便來休,未風明朝風不起。
簡注:
紅酥,剛開放的紅梅花瓣松膩如酥。瓊苞碎,花蕾綻放如玉一般。南枝,樹南側的枝條,受陽光最多,故先開花。蘊藉,積聚,含蓄。道人,有人,李清照自指。道,言。便來休,那就來罷。未必句,難保明天不起風。意思是,風一吹,花就會落,要珍惜花期,及時欣賞。
散繹:
初開紅梅柔膩如玉,壓倒百花争先吐豔。
殷勤探看向陽枝條,枝上花苞是否開遍。
多少幽香聚積花中,隻覺得他春情無限。
绮窗之下有人憔悴,愁悶之極欄杆不倚。
想要飲酒那就來吧,明天還怕風又吹起。
品讀:
這是一首詠梅佳作,通過對紅梅形神的描繪,寄寓了作者深邃細膩,複雜難言的情感。
上片寫紅梅初放時的情态和神韻。開頭兩句正面描寫梅花:紅嫩鮮潤的花瓣生機勃勃地伸展開來,晶瑩如玉的花蕾猛然綻開了。詞人興緻勃勃去探看南枝,枝上的梅朵都開遍了麼?
三四句的“幾多香,無限意”用虛筆。讓人仿佛見到一樹燦若雲霞,芳香四溢,婀娜多姿的梅花:南枝開得花光耀眼,北枝朵朵蓓蕾如玉。幾多香無限意,把梅花的内在美的描繪和贊頌提升到很高境界。進而,由外及内,從形到神,層層深入地刻畫了紅梅的形象。
上片從見花探花,到愛花贊花,都蘊含着詞人對美好人生的熱愛與追求之情。
下片寫詞人感時傷懷的愁情。一想到明朝風起,紅梅凋零,詞人頓生惜花之情。于是,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人生。自己也曾象紅梅般嬌豔,但韶光易逝,朱顔已改,人世間多少無情的“風”也會摧殘美好的青春。這怎能不讓人“悶損”和“憔悴”?那麼,還是抓住這大好春光,飲酒賞梅吧!于是又轉愁悶為自寬自慰:要來小酌就來吧,明天說不定又要起風了呢!此語看似淺直,隻是擔心明日風起,不能賞花;實則内涵深邃,包含着詞人對梅花命運的深沉憂慮,也深藏着人世滄桑之感。如此含蓄的結句,更使全詞的藝術形象具有物我一體之妙。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曰:含蓄無窮,詞之要訣。含蓄者,意不淺露,語不窮盡,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這首詞說“憔悴”說“悶損”說“愁”,但對于其原因,詞人卻隐而不宣,隻用一句“未必明朝風不起”婉曲道出,讓讀者自已去體會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進而使全詞收到“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的效果。
這首詞的語言明白如話,平易通俗,正如前人所言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
附圖八幅,李清照詞意:
紅梅花放瓊苞碎,明朝風起梅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