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接受着萬人唾罵,可他是個曠世人才

北宋權臣蔡京在曆史上是一個頗具争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治國能臣,也有人說他是禍國佞臣。《宋史》中蔡京傳列入奸臣傳,這是正統史書對他的蓋棺定論。北宋末年的太學生更是把蔡京視為禍害國家的“六賊”之首,這是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甚至蔡京的書法成就也因其惡劣的政治名聲而被埋沒,“蘇黃米蔡”之書法四大家,蔡京也被換成了蔡襄,可鑒,這個人在曆史上,惡名遠揚,已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他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接受着萬人唾罵,可他是個曠世人才

蔡京,字元長,北宋權相之一、書法家,著名書法家蔡襄的堂弟。熙甯三年進士及第,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崇甯元年,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蔡京興花石綱之役時,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他的藝術天賦很高,有着“才子”之稱,他在書法、詩詞、散文等領域都有輝煌表現,存世書迹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

他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接受着萬人唾罵,可他是個曠世人才

蔡京是可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幹将,在宋神宗的支援下,王安石變法順利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一一面世,解決了北宋面臨的種種危機。新法推行後,社會沖突得到緩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進農業生産,全國各地興修水利工程一萬多處。當時,反對變法者卻衆多,甚至連太皇太後也出面,帶頭反對。她倆視新法為洪水猛獸,把王安石說成是亂臣賊子。她倆哭着向神宗訴說:“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把天下搞得大亂!”神宗動搖,罷了王安石的官。後來後悔了,又請王安石出來重新當政。宋神宗死後,子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聽政,1086年,司馬光出任宰相,盡複舊人舊法,對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這個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幹将,也就成了被打擊的主要對象。

他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接受着萬人唾罵,可他是個曠世人才

靖康元年,金人入侵,徽宗禅位欽宗,蔡京為避戰禍舉家南遷,行至長沙,雖然帶着大量的金錢,長沙的老百姓卻因為痛恨蔡京,都不賣給他東西,最後蔡京活活餓死。臨死前,蔡京給自己寫下這樣的人生總結:八十一年往事,三千裡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

他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接受着萬人唾罵,可他是個曠世人才

次年,金軍破東京(開封),徽宗、欽宗被俘,北宋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