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劉伯溫,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神算子”的稱号。其實劉伯溫身邊真的發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特别是劉伯溫在臨終前給朱元璋送去了一籃子魚。

劉伯溫晚年生病在家,朱元璋得知後他派胡惟庸送給劉伯溫一劑“良藥”。劉伯溫知道這“良藥”有問題。畢竟,朱元璋濫殺功臣早已家喻戶曉,尤其是聰明的劉伯溫。劉伯溫在吃完“良藥”後,忍着劇痛,去河邊釣了一桶魚,并于晚上殺了幾條魚來招待胡惟庸。胡惟庸心虛沒吃多少,劉伯溫卻大口吃魚,并說要胡惟庸把這桶魚放進筐裡送給朱元璋。很快,劉伯溫便因“良藥”加重病情,撒手人寰。
朱元璋剛收到劉伯溫送來的這筐子魚時并不太在意,但慢慢地,這筐魚開始成了他的一顆“心病”。
為什麼?因為這筐魚慢慢地從一開始的大量魚變成了隻有幾條魚在苟延殘喘,朱元璋看在眼裡,心裡苦惱不已。畢竟,這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但是為什麼劉伯溫臨死前要給自己這筐子魚呢?他不能了解。
十七年後,明朝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尋找新的繼承人,很快他就找到了年輕的朱允炆。這時,朱元璋突然明白了劉伯溫當時那筐魚的含義。“魚都在一個筐子裡。自然,總會有打架,自然也會有魚因為擁擠而死亡。”
同時,朱允炆是皇太孫,而朱允炆的叔叔伯伯們全在跟前,大家都在一個地方,像籃子裡的魚一樣擁擠。怎樣才能少得了鬥争呢?而他已經年事已高,這個王位不得被他們垂涎嗎?年輕的朱允炆怎麼鬥得過比自己強的叔叔伯伯們?朱元璋仰天長嘯:劉伯溫,你死了還是會影響到我,你到底有多聰明?
随後朱元璋開始将兒子們趕往各地,但他是否能想到,最終獲勝的魚不是他的孫子朱允炆,而是他的兒子朱棣呢?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