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PA開發教程丨RPA實施的四大階段

每個RPA流程都取決于組織的需求和成熟度,但RPA的實施通常包括以下4個階段:第一階段:RPA機會評估;第二階段:工具選擇;第三階段:實施管理;第四階段:RPA生命周期管理。

RPA開發教程丨RPA實施的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RPA機會評估

企業如何選擇有影響力且易于RPA自動化的流程?通常可從下面5個方面來詳細考慮流程的篩選,確定在RPA自動化過程中産生最大投資回報率。

1、影響成本和收入的流程。

2、高頻和高量的流程。RPA的一個主要好處是減少人力,企業應該首先開始自動化最高容量的流程。

3、容易出錯的流程。流程中的手動錯誤越多,公司通過自動化流程獲得的好處就越多。手動錯誤可能導緻重大的客戶體驗或監管問題,尤其是在面向客戶的流程中。

4、需及時響應的流程。任何可以延遲向客戶提供服務的流程都是自動化的理想選擇,因為自動化可以使流程瞬間完成。例如賬戶激活、密碼重置等,都是比較好的候選流程。

5、非正規勞動力或可外包的流程。由于低效率的高峰需求,有部分流程可以外包或者找到臨時工來處理需求。RPA機器人可以輕松擴充或縮小,管理高峰需求。

第二階段:工具選擇

RPA軟體工具的選擇是最關鍵的階段,任何适合項目的工具應探索流程可行性和投資回報率,以便後期可以定義ROI,并根據結果完成工具選擇。

企業需要POC來确定流程在RPA技術上是否可行,在此階段,應仔細确定POC的流程,考慮所有不同的技術和控制(Web和桌面),以及對目前流程可行性的詳細審查。在建立POC之後,應對執行成本、收益、維護成本進行分析進,以确定RPA自動化實施的投資回報率。這種分析應該明确量化,因為ROI的收支平衡取決于準确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階段:實施管理

RPA的實施方法決定了其運作穩定性及後續運維的成本,需要從架構設計、開發規範、機器人效率、通用代碼、品質保障、安全等6個方面來考慮:

1、架構設計。整體設計架構我們需要需求銜接、參數配置、風控與復原機制、結構化開發、新需求承接、維護和糾錯等因素,不僅僅考慮到業務流程的實作和穩定,還要考慮未來的可延展性和變更。

2、開發規範。未來確定項目的順利落地和後期運維的便利性,實施團隊需要設立了一套RPA開發規範與标準,從注釋、日志、排版、目錄、版本、命名等多個次元出發,應用在整個項目程序中,進而提高項目效率和品質。

3、機器人效率。RPA機器人原則上是可以24小時不停工作,但就目前來看,幾乎沒有企業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機器人。從機器人的設計、排程、和通用性上,我們可以考慮跨流程甚至跨部門的去試用機器人,最大化利用RPA的能力。

4、通用代碼。大多數公司的基本流程在高層次上都是類似的,是以在類似流程中實施RPA可以用預程式設計流程軟體有助于簡化開發并減少定制需求。

5、品質保障。RPA作為商業中的自動化流程,應該具備自我檢查的程式。

6、安全。在整個RPA的設計和開發環節中,需要考慮:參數配置安全、資訊存儲安全、資訊傳輸安全、網絡端口與通路安全、實體環境安全、日志安全、代碼安全、賬号密碼試用和儲存的安全等問題,來保證RPA實際運作過程中的安全性。

第四階段:RPA生命周期管理

從RPA機器人開發到投入生産環境,變更的管理和運維的管理極其重要。企業需要有相應的政策,應包括RPA解決方案管理、營運模式、組織結構和變更管理計劃。這裡需要關注幾個重要步驟:

一是制定最終的戰略模型(例如,建立RPA專業知識中心和團隊等);

二是确定營運模型,治理和流程優先級系統(如何選擇流程或者變更的優先級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