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從古至今,有“巾帼不讓須眉”之說,不過同有巾帼之名的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卻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沒有被時代所留傳下來,即使她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神話,但史冊上也沒有留下她的名聲。

她——素有“雙槍老太婆之稱”,名為趙洪文國,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不過從名字中看出她的性格與衆不同。

帶有男性化的特色,沒有像普通女流之輩選擇在家庭中相夫教子,反而在其豆蔻年華就目睹了日本侵華的慘狀,便決心投身到抗日戰争和革命事業中,奮力前行,手持雙槍,無往不利,在諸多戰場抛頭露面,嶄露頭角。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本來是抗日英雄,應該被銘記和歌頌,然而她卻被判死刑,基于她所做的貢獻,周總理親自求情,希望毛主席能夠善待她的家屬。

其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才使得昔日的英雄面臨槍斃之罪,趙洪文國一路上又做出了哪些令人民和上司人無法原諒的事情?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救國之心,自小有之

于1881年,趙洪文國降生在遼甯省岫岩縣哨子河鄉紅旗溝,作為滿族人,談不上是什麼貴族身份,但重男輕女的觀念發生在了她的身上,是以她的名字就不重視,即興命名,沒有溫婉典雅之氣,顯得粗犷與随意。同時,她也沒有得到什麼教育,唯一面對的事物就是日複一日的農活。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是處于“山河破碎風飄絮”,甲午中日戰争直接讓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不平等條約的背後,是全國人民的水深火熱。

清政府為了償還賠款,大興征稅之舉,洪文國雖是滿族後裔,卻一樣在交納賦稅的行列中,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于是,洪文國整天被農活困住,以維持基本的家庭生計。正是這樣,洪文國從小體魄健全,手腳靈活,比普通人更要強健,為她後來在戰場上叱咤風雲奠定了基調。

及笄之年,洪文國由于家庭的安排,她迎來了一樁婚事,在父母之命的驅使下,洪文國嫁了過去,丈夫家是姓趙,是以後來洪文國名字前面被冠以“趙”字,也就是趙洪文國。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十四歲目睹甲午戰争,二十三歲親曆日俄戰争,外國侵略者戕害國人,給國土造成了深重的災難和無盡的硝煙。

在她後來家業興旺後,1929年開始在地方籌辦創立國小,她的初衷就是讓當地的孩子最大範圍摘掉文盲的帽子,成為一名有知識、有節氣、有文化、有志氣的中國人,以為救國救民獻出微薄之力,她想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從骨子裡她就生發出一種愛國之情。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勇于抗日,屢敗屢戰

“九一八”事變後不久,中國東三省面臨了淪陷之危,抗日之戰正式打響了,當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使得日軍勢如破竹,連克數城,華北地區淪為了侵略地,這個消息聽起來是何其的震驚,使人感到憤慨。

作為生于東北土地上的趙洪文國,她眼看着日軍在廣大國土上施行奴化教育政策,痛心疾首,尤其是教育方面,涉及到國之大計,因為那給國人帶去了麻木和無知。

于是,趙洪文國聚集了一批愛國人士揭竿而起,組織起一支抗日義勇軍,她的三子趙侗,是東北大學的學生也加入了隊伍。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這時候,趙洪文國已至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的她愛國熱情依然不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她

變賣自家财産用來充當軍隊經費和教育經費,

在趙侗的協助下,她以國語為中心推行教育,抵制日本的奴化政策,教育兒童樹立遠大志向,為國争光,堅決不做亡國奴,講述日軍的種種罪行,高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教育方面,趙洪文國辛勤耕耘,不過她很快意識到若想救國,還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作支撐。

于是,她又開始招兵買馬,組建了“少年鐵血團”,購買槍支彈藥,收集日軍情報等,宣揚一種黑鐵赤血的精神,收複東北。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年過半百的趙洪文國讓兒子趙侗教她練習射擊,令人佩服的是她的學習能力很強,由于身體健碩與天賦異禀,假以時日便将射擊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左右兩隻手都可以射擊,而且命中率極高。

所謂的樹大招風,她帶領的鐵血團引起了日軍的注意,她用娴熟的射擊技術擊斃了不少日軍,擁有“雙槍老太婆”的稱呼。

但日軍變本加厲,将鐵血團的中樞全部焚燒,三十年堆積而成的家産毀于一旦,不過趙洪文國并未是以而挫傷和萎靡,她重整旗鼓,在多地購買印刷機,又開始新的對抗。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趙洪文國有過劫後餘生,在1934年八月,日寇再次突襲趙家堡子,

一家六口成為階下囚。

面對威逼利誘,不屈不撓,日軍無奈之下将其,執以死刑。

但在鐵血團的周密安排下,趙老太太得以獲救,死裡逃生,她繼續作戰,内心堅守着為國捐軀的意志,雖有荊棘橫生,卻百折不撓,屢敗屢戰。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站錯陣營,被判死刑

“雙槍老太婆”的名聲已經響徹神州大地,以至于朱德和彭德懷親自寫信給趙洪文國,誠邀她加入八路軍隊伍。

趙洪文國不斷壯大鐵血軍團,聯合各方勢力,籌集武器彈藥,援助抗日,她用雙槍打響了華北地區自主抗日的第一槍,成為戰場上重要的一股力量。

不過在1938年下旬,趙洪文國受到蔣介石的盛情邀請,早已成名的她使重慶一時成為萬人空巷,包括趙侗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還被譽為“當代嶽飛”,國民政府授予他少将軍頭銜,這足以是極高的禮遇了。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無疑,這是在籠絡趙洪文國的心,

她被授予“遊擊之母”的稱号,自此一直追随在國民黨左右。

當解放戰争的形勢已成定态之時,蔣介石做困獸猶鬥,不甘失敗,想要做垂死掙紮,這會他想起了昔日忠心耿耿的趙洪文國。

一番緻電後,本該頤養天年的趙洪文國卻臨危受命,重拾雙槍,招攬了一批土匪隊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敵。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為了樹立威信,圍攻占領川西和川東的多座城市,殺害城中無辜百姓和共産黨員共計兩百多名,令人發指。

本是一群烏合之衆卻造成了血流成河的局面,讓解放軍“是可忍孰不可忍”,随後千軍萬馬直接讓趙洪文國全軍覆滅,倉皇而逃,身上背了那麼多人命的趙洪文國在劫難逃,最終在紅廟場被解放軍活捉。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周總理考慮到趙洪文國作為抗日英雄

,為了抗日嘔心瀝血,畢竟是有功之人,希望可以饒她一命,然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人民不能原諒。

于是為了平息民憤,

趙洪文國在1950年7月被執行死刑

,50年“雙槍老太婆”的美名就此隕落,

毛主席特意發批文:必須善待其家屬,被抓的家屬必須無條件釋放!

50年“雙槍老太婆”被判死刑,周總理出面說情,主席:善待其家屬

小結:

“氣概黃河三萬裡,名開青史五千年,聞風可使懦夫立,抗建相期猛着鞭。”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本是應該流芳百世的人民英雄卻因為站錯了隊,善惡不分,令人扼腕歎息。擁有一種識人的能力,厘清陣營,堅持正義,才是曆史的正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