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三國時期是一個戰亂的時代,當然也爆發了很多大規模的戰役。一個大規模的戰役中往往有很多小的局部戰役。這個是很好了解的事情。比如說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和司馬懿常常被視為對手,其實兩者交戰隻是集中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第四次北伐雙方交戰得還算比較激烈;第五次北伐雙方進入一個對峙的狀态,不過這個狀态下也發生一些戰鬥。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諸葛亮和司馬懿在四伐和五伐中的交手。

諸葛亮四伐

一、薛定谔的"鹵城之戰"

在蜀漢建興九年、曹魏太和五年(即公元231年),諸葛亮發動了第四次北伐,其實如果說是大規模的、以割取隴右為目的的北伐,這其實算是第二次。而此時諸葛亮的對手、曹魏西線主将曹真身體狀況非常不好,魏明帝曹叡緊急将司馬懿從中線調到西線,開始了二人的對抗。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諸葛亮圍攻祁山堡,司馬懿、張郃等人向隴右進軍。諸葛亮來到上邽擊敗郭淮、費曜等人,割取上邽的麥子。諸葛亮與司馬懿在上邽相遇,之後諸葛亮和司馬懿一同向南轉移,到達祁山附近的鹵城。各個史料對于諸葛亮四伐前期的這個過程的記載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然而接下來的"鹵城之戰",則出現了薛定谔的狀态,《晉書》和《漢晉春秋》中的記載有非常大的争議。《晉書·宣帝紀》中對"鹵城之戰"的記載是司馬懿大勝取得"斬俘萬計"的戰績;《漢晉春秋》則記載蜀漢一方王平在南圍抵抗張郃的進攻,諸葛亮派魏延、吳班、高翔等人反擊司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大勝。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漢晉春秋》非正史,但是與《三國志·蜀書·王平傳》有些微的契合;《晉書》則是正史。二者記錄的戰績都是孤證沒有辦法比較,或許是在鹵城一帶打了兩次戰役也說不定。不過小編認為無論是"甲首三千"還是"斬俘萬計",這兩個數字都存在大量的水分,諸葛亮戰後沒有自貶的行為,證明不可能損失上萬人;司馬懿戰後被封賞,如果真有三千甲士或者軍中小頭目被諸葛亮消滅,似乎也不大可能。

二、疑似借刀殺人的"木門之戰"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在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并沒有顯露出敗績(也就是說"斬俘萬計"幾乎是不靠譜的),但是由于天氣原因,留鎮漢中的李嚴無法将糧食送到前線,諸葛亮無奈之下隻能撤軍。司馬懿指令張郃追擊諸葛亮,諸葛亮在木門谷這個地方登高設伏,成功射殺趕來追擊的張郃。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同"鹵城之戰"一樣,"木門之戰"也存在相當大的争議,被認為是司馬懿借刀殺人。因為張郃本身是不想追擊諸葛亮的,但是司馬懿的态度非常強硬。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張郃可以說是被司馬懿逼死的。

有人認為司馬懿借諸葛亮之手殺張郃是為了鏟除曹魏老臣,為自己的篡位鋪路。小編認為這個想法還是有問題的,畢竟在當時司馬懿還沒有成為輔政大臣,在朝中的影響力有限,曹叡也沒有什麼早死的迹象。這個時候司馬懿根本不具備控制曹魏朝政的機會。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不過我們僅從這個時間段來看,張郃在諸葛亮一伐時的"街亭之戰"擊敗馬谡,直接導緻諸葛亮的北伐失敗,在西線的聲望比司馬懿要高;在諸葛亮四伐時,張郃與司馬懿在軍事決策上産生了很多分歧,尤其是對司馬懿消極避戰的态度表示出不滿,挑戰司馬懿的權威。從這些表現來看,司馬懿也有鏟除張郃的動機。是以小編對"木門之戰"的看法是,可能隻是單純的決策失敗,也可能是司馬懿借刀殺人。

諸葛亮五伐

"武功水之戰"

在蜀漢建興十二年、曹魏青龍二年(即公元234年),經過三年的準備,諸葛亮對曹魏再度北伐,就是第五次北伐。在諸葛亮五伐中,司馬懿大部分時間是采取龜縮防禦的狀态,和諸葛亮硬拖,不過雙方也不是沒有戰鬥。首先來說"武功水之戰"。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武功水之戰"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争奪武功水控制權的一場戰役,可惜關于這次戰役的史料記載相當之少。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戰場上,東西方向有一條渭水,司馬懿剛開始的時候是在渭水以南紮營,與諸葛亮對抗。而武功水則是南北方向的一條河流,與渭水相接。諸葛亮屯兵在五丈原,如果向西進攻長安占據關中,向北則需要渡過渭水,向西則需要渡過武功水。雙方在武功水兩岸就發生戰鬥,結果是諸葛亮成功搭好橋梁,擊退司馬懿,控制了武功水。

積石原、陽遂的争奪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諸葛亮北伐事業的終極目的是攻取隴右,占據涼州,再配合漢中對關中發動兩路的鉗擊。而諸葛亮五伐則是直接進攻關中,與他的戰略不符合。郭淮認為諸葛亮的目的實際上并不是關中,還是在于隴右。諸葛亮如果渡過渭水占據北原,就是積石原,封鎖關中到隴右的交通,隴右各郡縣的人心就容易受到動搖。郭淮建議加強積石原的守備得到了司馬懿的認可。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果然諸葛亮率軍渡過渭水進攻積石原,但是被郭淮反擊,無法成功渡河控制積石原;不久後諸葛亮又用聲東擊西之計佯攻郭淮西圍,實際進攻陽遂。陽遂就在武功水以西,這也是小編将積石原、陽遂争奪戰放在"武功水之戰"的後面的原因。可惜這次軍事行動同樣被郭淮注意到,陽遂因為防備周密沒有被諸葛亮攻占(《三國志·魏書·郭淮傳》與《晉書·宣帝紀》對此記載又有不同,小編采用《郭淮傳》)。

司馬懿主動進攻諸葛亮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雖然在諸葛亮五伐中司馬懿長期采取消極避戰的态度,不過也有主動出擊的記錄。《晉書·宣帝紀》中記載,有流星墜入諸葛亮軍營。這種現象在古人眼中視為不祥之兆,司馬懿是以發動偷襲,獲得戰俘兩千以上的戰果。至于這個數字有沒有像"斬俘萬計"一樣的水分,還需要讀者自行甄别了。

小結

在諸葛亮五伐後期,諸葛亮屢次挑戰司馬懿,但是司馬懿一直閉營自守,不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事必親為,積勞成疾,最後病逝于五丈原。從上述的各個戰役中,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戰績比是3:3,從戰績上是一種勢均力敵的狀态,從整個諸葛亮四伐、五伐的情況來看,雙方也是處于均勢,諸葛亮沒有攻下任何重要城池,而司馬懿更沒有擊潰諸葛亮,将諸葛亮驅逐出境。

諸葛亮與司馬懿作為老對手,二者有哪些交手的地方?孰勝孰負?

不過相對于諸葛亮而言,司馬懿一味避戰的保守态度實在是不怎麼好看,甚至自己的部下都生起強烈的不滿,譏諷司馬懿"畏蜀如虎"。而諸葛亮在曹魏境内來去自如,甚至在曹魏境内屯田補充後勤,打算與司馬懿在五丈原長期消耗。是以從雙方的表現來看,諸葛亮大概還是要強于司馬懿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中國曆史地圖集》、《三國志辭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