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各種影視作品中,把抗戰期間中國共産黨上司到軍隊統稱為八路軍,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問題,更蘊含着以毛主席為首黨中央的智慧。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争,面對民族危亡,中國共産黨以民族大義為重,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迫于時局壓力,同意了共産黨聯合抗日的主張。把共産黨上司的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成為國民政府編制下的正式軍隊。

開赴抗戰前線,這就是八路軍的來源,但事情并沒有這麼簡單。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最後經過雙方讨價還價,陝北紅軍被編為三個師,一共4.5萬人,三個師分别為115、120、129,人數分别為1.5萬、1.4萬和1.3萬 ,加上其他黨政機關人員。

不過不久後,國民政府重新調整戰時編制,八路軍被劃歸到第二戰區閻錫山麾下,重新更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是以八路軍這個番号,在國民政府正式序列中存在了很短時間。

蔣介石之是以這樣安排,背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就是希望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削弱甚至徹底消滅共産黨上司的這支武裝力量。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在當時延安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除了在對外交往和釋出戰時指令時稱18集團軍,絕大多數場合稱為八路軍。為何會繼續沿用八路軍這個名稱,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

其一八路軍是國民政府給的正式名稱,為了在軍隊内部達成共識,在紅軍内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才形成了共識。其二,在開赴抗戰前線後,八路軍取得了不少重大勝利,其中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八路軍的這個名字深入人心,也成為這支軍隊的代名詞,是以在中國共産黨内部很珍惜這個名字。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以上這些原因很重要,但還有一些重要因素。軍

隊改編以後,一些戰士和将領在思想認識方面出現了問題,這個問題很嚴重。

有些人認為既然接受了改編,就應該一切都服從國民黨軍委會。當時發生了這樣一個事件,林彪由于受傷需要去蘇聯治病,是以黨中央讓羅榮桓暫時兼任林彪職務,可是第十八集團軍前方指揮部卻以已經上報第二戰區司令部和軍委會“獲得同意”為由,任命343旅旅長代替林彪職務。為何維護内部團結,黨中央默許了這個決定。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這表明有些将領已經在政治上産生了模糊認識,這種情況很危險,為了糾正軍隊中的錯誤思想,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保留八路軍的稱謂,對軍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黨内破除王明錯誤思想的影響。

在黨外積極與國民黨頑固派展開針鋒相對的鬥争。八路軍名号最終超過第十八集團軍,是毛主席等中央上司人在特殊時期做出的有意識決策。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當時還有一個考量,防止蔣介石以戰時編制和平時編制為名,對黨上司的軍隊做手腳

。在抗戰初期日軍迫于國際壓力,侵華日軍在撤軍和不撤軍之間猶豫不決,最後東條英機的上台結束了這種争論。如果當時日軍撤軍,蔣介石就可以趁機對人民軍隊做手腳 不過蔣介石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最後堅持八路軍的名号為長期鬥争和人民軍隊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蔣介石一直對人民軍隊懷有很大的敵意,但對于保留八路軍名号這個細枝末節并沒有在意。

抗戰期間,人民軍隊為何被稱為八路軍,背後蘊含毛主席的大智慧

事後在蔣介石與戴季陶、陳布雷兩大政治智囊交談時。戴季陶哀歎道:“

毛澤東步步無閑棋,步步有殺着。

隻怪我們沒有看出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政策多麼高明,多麼富有遠見。

利用八路軍這個名号,在國民政府編制以外,建立了大量的獨立師、獨立旅和獨立團等編外軍隊,使人民軍隊數量和實力迅速擴大。為日後取得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毛主席堅持以八路軍為名号抗戰,背後處處都蘊含着毛主席偉大的謀略智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