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走安化

□楊正華

記憶

我到安化,有好多次。

小時候到過梅城,安化的老縣城。後來,又去過幾次,都與飽肚子有關。安化是山區,蕃薯多。我老家甯鄉挨着安化,糧食不夠吃,就去安化買蕃薯。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種滿了蕃薯,感覺安化人很皮實,吃得苦。

後來,包産到戶了,我家裡勞動力少,收割的時候,請了安化人來幫忙。安化人白天晚上連軸轉,一天休息時間很少,大概四五個小時。尤其中午時間,太陽曬的厲害,熱浪襲來,皮膚感覺灼痛,他們也不歇氣。有一個中年婦女,感冒了,飯也吃不下,堅持不休息,繼續幹。感覺安化人,霸得蠻。

後來,學習中國革命史,了解到,安化湧現了像姚柄南、李華實、劉肇經等一大批革命黨人和覺悟的群衆。前赴後繼,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安化人深深的感動了我,安化人,不怕死。

2018年,跟随雪君主席來安化,調研普惠金融。安化大地,自從融入了“黑茶”元素,到處呈現勃勃生機。摘下了窮帽子,建起了新房子,跑起來小車子,歡快的山歌,在安化的山山水水,又在袅袅的傳唱起來。

深厚的曆史底蘊,勤勞樸實的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安化(梅山文化)農耕文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而甜蜜的記憶。

特别是近年來,安化農商銀行,立足三農,創新服務,牢記普惠金融惠民生,打造金融企業文化,在谌燦球董事長的帶領下,實作了跨越式發展。

我們一行人,跟随湖南銀保監局副局長、湖南金融工會主席宋曉春,重來安化,對普惠金融進行調研。同時,安化農商銀行企業文化搞得有聲有色,獨具特色,中國金融作協、湖南金融作協在此建立創作基地。

受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金融作協主席閻雪君的委托,對安化農商銀行建立創作基地,舉行授牌儀式。并且,湖南金融作協創作基地在安化農商銀行同時挂牌。此行意義重大,應該又有不少驚喜的變化,在等着我們。

車離長沙,我們仿佛看見,遠處山腰上,嫩綠的茶枝,在舞動她芊芊的身軀,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樹林裡,黃莺、山雀,正唱着熱情的歌兒,歡迎我們的到來。

驚喜

我們一行人,沿着安化普惠金融支援的産業,親身感受,帶來的山鄉巨變。

又一次光臨黑茶文化園,還是立在資水之濱,還是那個寬敞的展廳,還是熱情洋溢的解說,不一樣的是,感覺茶味更濃了,茶香更活了。眺望資水,仿佛看到,有良心的封疆大吏陶澍,立于雲端,“大度領江淮,寵辱胥忘,美谥終憑公論定;前型重山鬥,步趨靡及,遺章慚負替人期。”他獨特的個人魅力,人格魅力,熠熠生輝。頓覺詩意盎然,不禁信口吟來:

青山生綠葉,薄霧孕安祥。

茶脈牽文脈,資江久彌香。

我們流連在黑茶小鎮。因為黑茶,為一個鎮命名。因為黑茶,有了一個小鎮的格局。因為黑茶,在資水江畔,有了千年茶文化的彙聚。也是因為黑茶,有了到這裡來,探求的願望和沖動。

如果,用藏龍卧虎來形容,這裡人才濟濟,是比較貼切的。有了人才,黑茶的開發,有了幾百品類。琳琅滿目的産品,擺放在十幾米高的兩層展廳裡。我們腳步匆匆,也用去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我們在一企業參觀時,有一個知情人悄悄的告訴我:“别小看了,他們已經有五萬噸的收藏。”一個企業,有自己的研究團隊,有自己的科技館,深度加工,精益求精。

對白沙溪茶廠,我有很深的印象。上次到的時候,我們一一地察看了加工制作流程,茶廠專門對黑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我們對黑茶有了粗淺的認識。

沿着白沙溪,茶廠建成了長條型。這一次感到不同是,茶廠居然有了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館,感覺變化真快。有一個股東私下裡對我說:“早幾年,我投入茶廠十萬元,已經分紅一百萬元了。”除了祝福他們越來越富足,不禁感慨頓生,似乎“山外車鳴聲不絕,山間鈴響馬幫來”的景象,又在我眼前浮現,快意随心,《題白沙溪》,口占一聯:

唇齒生香,不外乎三砣臘肉

谷溪成韻,原來是萬裡茶源

我們最後一站,是梅山文化園,一個村婦的追夢之園。這裡的主人,張青娥,一個非常典型的山裡女人。黝黑的臉,結實的身闆,倔強好勝的性格,一步一步,向着湖湘文化的源頭攀登。

張青娥,對于山外人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高中畢業,成為當地第一個拖拉機手、卡車司機駕駛員,帶領一班人,到珠海做土方工程,積累了第一桶金。然後,義無反顧,回到家鄉,把建設家鄉,改變家鄉,緻富鄉親,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

我們徜徉在溝谷之間,聽着鳥語甜甜,看着花香習習,還有一排排、一棟棟依山傍溪而建,古香古色的雕梁畫棟。仿佛來到的,是現實版的世外桃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來到這裡,才會體驗到“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複照青苔上。”仙氣飄飄,超凡脫俗的感覺。

張青娥,全國人大十二大代表,被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接見,是她莫大的光榮。當我們見到她時,感覺到了她的低調。據說,高高懸挂在客廳,被總書記接見的照片,還是多次好友要求,她老公悄悄挂出來的。她端着茶杯,笑盈盈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溫和地對我們說:“歡迎,歡迎,各位大作家,在這裡采風開心。”

為了豐富我們的調研、采風内容,感受創業者的艱辛,特意請她,分享她創業的心得。她居然很少提及,她創造的宏大産業,成功的輝煌,反而跟我們聊起了家常。說她的父母,說她的婚姻,說她的老公,濃濃的愛意,打動人心。她說:“我做的三件事,綠色、古色、紅色,植樹造林,梅山文化和紅色文化,都與黨中央的要求一緻。”她表示,“我的創業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

好一個創業永遠在路上,她的堅持,心中湧出了深深的敬意。我要用我的拙筆,為她賦詩一首,《初識張青娥》:

暫聽青蛾話半生,幾多波折幾多明。

深冬再現三春景,創業人家萬象榮。

感悟

安化農商銀行,作為基層的金融企業,在打造金融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品牌,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讓企業員工有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探索出了一條切合自身特色的路子,物質文明和公德心雙豐收,而且,培養了像楊文輝、李争榮等知名的本行金融作家,值得大家借鑒和學習。

宋曉春主席語重心長地說,時代呼喚文學精品。她希望,安化農商銀行以此次授牌為起點,做強、做實普惠金融,記載好金融事迹,傳承好金融文化,引領全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她鼓勵湖南金融作家、文學創作者,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參與金融人的偉大實踐,了解金融人的喜怒哀樂,感受金融人的大愛和奮鬥精神,創作出豐富多彩的金融故事,鑄就湖南金融文學新高峰。

鄧德林副書記熱情洋溢地說,湖南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安化農商銀行是傑出的代表之一。他希望,秉承優秀的文化傳統,不斷提升文學創作能力和水準,金融文學要密切結合金融事業,創作出更多、更好,無愧于時代,不負人民厚望的優秀金融文學作品。

中國金融作協要求廣大金融作家,要秉持“金融人寫寫金融人”,金融事業,是廣袤的創作源泉,我們要牢記,金融作家是為了“壯麗的金融事業需要記載和讴歌”。我們一定要深入到基層的網點,要去親自體驗,基層金融人的苦與樂。我們一定要深入的了解,我們客戶的需與求。農業是立國之基,金融服務三農,助力三農,大力推廣普惠金融,就是為了固本強基。文學來源于生活,基層更需要文學,我們應該傾聽群衆的呼聲,為他們讴歌,為他們寫出一篇篇精美的文字。

(作者簡介:中國紅學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協理事、湖南作協會員、湖南詩詞學會會員、湖南金融作協副主席)

散文|走安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