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今年31歲,
懷孕已8個月,
不出意外的話,
她會在2月份迎來自己的第二個寶寶。
然而,就在幾天前,
她常時不時地會咳出血,
當時就診醫院的醫生考慮其是孕婦,
因情況并不嚴重,
怕止血藥對胎兒有影響,
便未做特殊處理。
1月10日上午11時許,
吳女士突感身體不适,
被送至廈門弘愛醫院搶救室,
不到半小時,
咯血量便高達500ml。

如果血不止住,
咯血很可能堵住氣管,
引起孕婦窒息,
或者出現失血性休克,
兩條生命都将面臨死亡威脅。
急診醫學部立即開通綠色通道,
選擇對胎兒影響最小的藥物進行止血,
并緊急呼叫婦産醫院、重症醫學科、
麻醉手術部、介入治療科、呼吸内科。
當天中午11點35分
各科室迅速集結,
在搶救室開展多學科急會診。
“進一步的止血操作一定會傷害到胎兒!”
“考慮到胎兒已經34周了,此時剖出存活幾率很大!”
“我們盡量在半小時左右完成剖宮産手術!”
各科室達成一緻,
必須竭盡全力保全兩條生命。
急診醫學部沈開金主任在組織全科穩定生命體征的同時,當機立斷做出綜合決定,請婦産醫院先将胎兒取出,再通過介入治療行止血操作。
急診醫學部進行控制性液體複蘇、保持呼吸道通暢,吳女士一路綠燈被護送到手術室,此時已經12點了。
接力棒交到了
婦産醫院和麻醉手術部的手上。
麻醉手術部楊華淩主任為孕婦進行氣管插管,婦産醫院童美和主任進行剖宮産手術。
2分鐘後,童美和主任順利取出一體重4.3斤的女嬰,女嬰輕度窒息;新生兒科醫師第一時間接手,對其進行氣管插管,複蘇成功後,通過轉運系統轉至新生兒科,剖宮産手術曆時35分鐘。
嬰兒娩出後,
醫生終于能進行正常的止血操作。
12:39,為節約時間,在同一間手術室無縫開啟下一台手術:
麻醉手術部持續維持生命體征;胸外科韓開寶主任現場行支氣管鏡檢查;
介入治療科曾英琅副主任醫師對産婦進行經血管的介入治療,通過動脈造影發現,吳女士右側支氣管動脈出血,醫生介入栓塞後,終于将血止住。
手術結束後,吳女士被送至重症醫學科繼續接受治療。
今日,吳女士意識清楚,生命征平穩,即将轉至婦産病房。
寶寶現通過無創呼吸機支援呼吸,使用母乳捐贈庫裡愛心媽媽的母乳進行喂養,吃得飽睡得香,預計這兩天就能撤除呼吸支援了。
急診醫學部沈開金主任表示:
吳女士的出血原因是肺動脈-支氣管瘘,具體原因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這場涉及到多科室的生命接力環環相扣,如果其中有任何一個環節不夠流暢,母嬰都将陷入危險之中。
同時提醒廣大孕婦及家屬,一定要密切關注自身情況,若出現異常,必須及時至醫院急診就診,以免贻誤治療時機。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廖小勇
通訊員:毛靈智
來源: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