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前言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圖謀搶占東北,但此時東北處于蘇聯的占領下,且中共也在一些地區建立了民主政權。這樣一來,蔣介石放棄了派嫡系部隊進入東北,而選擇了由東北軍舊将領組成的班子去接收東北。蔣介石認為,東北軍回老家,名正言順。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但蔣介石的猜忌心太重,他不放心能征善戰、善于團結部署、号召力強的東北軍領軍人

何柱國

。後來,在

陳誠

的進言下,蔣介石恐其成為第二個張學良,遂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

張學良被扣押,東北軍群龍無首導緻“内亂”,何柱國險些被殺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為力挽蔣介石的“面子”,陪送蔣飛回南京,此舉鑄成其終生大錯。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張學良和楊虎城

蔣介石一到南京後,立即将張學良扣押軟禁,并要交給軍事法庭審判。不過,在“審判”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當時,按照軍事法庭的庭審規定,對将級軍官的審判,需由一名比被審者的軍銜高一級的将官擔任審判長。

但是,張學良的軍銜為一級上将,據此推測,審判他的人一定要是特級上将才行。可國民黨的軍隊中,特級上将隻有蔣介石一人,空前絕後。起初,拟定人選為德高望重的

李烈鈞

,但李烈鈞卻為二級上将。若是讓二級來審一級,既不合法,又會淪為笑柄。這可如何是好?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李烈鈞

蔣介石得知消息後,即通過國民政府為李烈鈞臨時造假加“星”,升至“特級上将”。12月31日,開庭這天,李烈鈞宣判:

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十年,剝奪公民權五年。

很快,西安方面知曉了情況。這時,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在營救張學良的問題上,産生了主戰、主和的嚴重對立。

“少壯派”

孫銘九

等人,公開喊出了

“打出潼關去,救回張副司令員”

的口号,主張武力解決,不惜與蔣介石的中央軍一戰;而老一輩的将領們,例如,

王以哲

等人,認為先解決西安的問題,後救張副司令。因為目前局勢,如果再動幹戈,勢必會引起更大規模的内戰。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孫銘九

就這樣,由于各自的看法不同,是以兩派間的沖突越來越大。西北軍有楊虎城在,他還能控制住。而東北軍,因張學良不在,群龍無首,“少壯派”青年軍官們的活動就無人加以控制了。

楊虎城雖名為兩軍的統帥,但東北軍畢竟不是他自己的部隊,實難挑起這副擔子。當時,張學良欽定的東北軍負責人

于學忠

在蘭州,眼下在西安最高帶兵将領的就隻有何柱國和王以哲二人。恰巧的是,他倆的隊伍都不在西安。

中國過去的地方勢力,如廣西、西北的軍隊,都是以個人為核心,東北軍也是如此。長期以來,東北軍是以張學良為核心的,一切聽從他的指揮。尤其是“九·一八”事變後,國難家仇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他堅持主張收複失地,抗日雪恥,因而赢得了廣大東北軍将士們的愛戴。是以,除了他以外,是沒有任何人能上司東北軍的。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與此同時,蔣介石雙管齊下,一方面試圖借助“扣押張學良”,進而引起東北軍分裂,趁機拆散東北軍、西北軍、中共之間的“三位一體”軍事同盟;另一方面以軍事威脅的手段,派中央軍大舉西進。

在中共看來,當下隻要“三位一體”夠團結,并把紅軍的聲威傳出去,使中央軍不敢猛進,才有可能達成釋放張學良,西北半獨立局面的目的。

于是,周恩來代表向東北軍和西北軍中的“少壯派”,做了大量的說服,解釋不宜打仗的道理,但未能說服他們。同樣,何柱國和王以哲也同“少壯派”争論,說服不成便加以斥責。可結果反而不好,“少壯派”不服,開始向軍隊内部散布“何柱國、王以哲投降了蔣介石,受賄千萬元”的不實言論。

這種情形下,何柱國隻能去蘭州把

請來主持大局。于學忠趕來後,他也主張“和平解決”,不曾想,連

也沒能鎮壓住“少壯派”青年軍官們。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于學忠

主戰的“少壯派”不顧大局,一面逼着楊虎城下達全線打仗的攻擊令,一面威脅周恩來代表出兵。加之有些野心家們的從中煽動,西安的形勢十分緊張且複雜。一時可謂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2月1日,大街上貼出了“除奸”的智語。“打倒出賣張副司令的何柱國”的大智語,出現在了他的住所對面的長牆上。接着,何柱國還收到了一封匿名信,是一張要殺的人的黑名單,裡面列有他和王以哲等人。

這封密信是何柱國的前參謀長悄悄送來的。此人雖然站在“少壯派”反對主和,但是卻不同意采取惡毒刺殺的手段來制造分裂。是以,他冒着風險,将

機密要情

傳到了何柱國的手裡。

此時,何柱國已經感覺情況十分嚴重了,他便趕緊去找正在家裡養病的王以哲。何柱國開門見山地說:

“他們要造反了,怎麼辦?咱們還是到楊虎城主任那裡去暫避一下吧。”

王以哲不以為然地說:

“楊主任的西北軍也有‘少壯派’,就是到他家,也不一定沒有危險。”

何柱國繼續勸說:

“不管情況如何,到楊主任那裡總有個商量解決的餘地。”

但王以哲那時的病情很重,加之對“少壯派”的估計不足,認為他們不過是鬧鬧而已,是不會動刀動槍的。是以,王以哲還是不肯走。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何柱國

2月2日,“少壯派”孫銘九派人到王以哲家中将其殺害。何柱國、于學忠躲進楊虎城公館,得以幸免。

據何柱國回憶:

他們繳了我衛士們的槍,關禁了我家裡從業人員後,跑到楊虎城公館來抓我。我和他們在一個小會客室裡會面,向他們說明主和的理由。他們大吵大鬧,秩序極亂。我也氣憤不已,不知打了誰幾下耳光。他們說:“這是楊主任的公館,咱們是東北軍,應該到外面去開會。”幾個人擁上來架我。我氣急了,說:“好,咱們走!為了抗日嘛,死了也不算什麼!”

好在楊虎城及時出現,制止了這場行兇。後來,何柱國才知道,原來楊虎成為了防止不測,訓示他的衛隊,凡是進楊宅的人,一律不許帶槍。不然王以哲被槍殺,何柱國也逃不了……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楊虎城将軍

話說回來,王以哲是張學良的心腹大将,在東北軍内是一個有影響、有威信的重要将領。他的被害,激起了廣大東北軍将士們的憤慨。此時,駐防在渭南前線的王以哲隊伍,得訊後準備調轉槍口向西安進軍,要殺

一夥,給

将軍祭靈。

等人慌了神,自知無法控制局面,不得不請求周恩來出面平息事件,最終受孫銘九之命,槍殺

的特務連連長

于文俊

成了替罪羊,事件才得以緩和。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王以哲

“殺王事件”平息後,西安方面與南京政府在談判中達成了協定。随即,蔣介石發表“陝甘軍事善後辦法”,對東北軍和楊虎城的十七路軍進行整編。何柱國代表東北軍,力争東北軍不被拆散,留在西北。但東北軍有些将領不願再留駐西北,要求調出潼關去。

二月上旬,在開封舉行了“整編東北軍”的會議。會議結果,東北軍除了何柱國的騎兵軍外,一律調離西北。從此,東北軍也就成了曆史上的名詞了。

何柱國率騎兵軍抗戰,屢次重創日寇,接收東北,遭人暗算

何柱國擔任了騎二軍軍長,英勇奮戰,是名副其實的抗日名将。抗戰勝利後,何柱國接到了蔣介石的委任令,他以東北行營參謀長的武官身份,與文官身份的東北行營主任

熊式輝

,一起為接收東北任務,“盡職盡責”、“鞠躬盡瘁”。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熊式輝

為了確定工作順利地進行,何柱國積極聯絡

董英斌

等東北軍将領。但這種行為,在特務們的眼中,顯得格外地“逆反”。

1945年10月10日,所謂的國民政府“國慶節”這天。被任命為東北外交特派員的

蔣經國

設宴招待蘇聯大使。宴會邀請名單中,作為文武官的代表,熊式輝和何柱國自然是受邀人員。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蔣經國

宴會開始後,按照規定說,熊式輝和何柱國應該平起平坐,與蘇聯大使同席。而事實上,何柱國被安排與東北軍将領坐在一起,入座時酒杯裡的酒都斟好了。何柱國心裡不大痛快,直到宴會結束,他隻喝了一杯酒,什麼東西也沒吃。但就是這杯酒,讓何柱國的眼睛失去了光明。

據何柱國回憶說:

晚宴後回到上清寺寓所。次日,自覺雙眼不适,請醫生看過;第三日一覺醒來,我以為天尚未明。經從人告訴我已日上三竿。我才發現我的眼睛出了毛病,什麼也看不見了。病前毫無感覺,病後毫無痛覺,表面也沒有一點病患症狀。當天下午被送往重慶中央醫院診視。

在何柱國住院的這段時期,一天晚上,何柱國的一位保定學生來看望他。兩人見面後,談及東北目前的人事關系時,學生突然問他:

“何老師,你為什麼得罪了陳辭修(陳誠)?”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陳誠

何柱國被學生問得一臉茫然,他說:

“我并沒有得罪陳辭修,他雖然身居高位,但見了我的面,總是何老師長,何老師短,對我是很尊敬的呀。你這話從何而來呢?”

學生當即再現了陳誠與蔣介石的談話。陳誠對蔣介石說:

“叫何柱國去東北,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張學良呢?”

蔣介石沉默了許久,歎了一口氣道:

“我已公開發表了委任狀,此事要從長計議。”

也就是說,因陳誠的進言,才讓蔣介石痛下毒手?學生繼續問他:

“何老師,陳誠在蔣委員長面前進讒言!不知您是在什麼地方無意得罪了他?”

聽了學生的這番話,何柱國百思不得其解。

待學生走後,何柱國細加思量,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他覺得自己雖無意,可能陳誠卻是以耿耿于懷。事情的經過是這樣……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那是在抗日戰争期間,何柱國駐軍豫東,蔣介石召他去重慶,在陝南路遇到了陳誠的車,因方向相同,遂二人結伴而行。在路過關帝廟時,何柱國和陳誠兩人均下車拈香禱告。

後來,經過張良廟時,陳誠又下車焚香,而何柱國卻在車上未動。見此情景,陳誠就怪異問道:

“何老師,您為何厚此薄彼,不敬張良?”

何柱國回答:

“張良者,漢時名将,功名煊赫,奈何竟去幹預政事,是我所不敬也!”

陳誠聽了何柱國的話,面色不悅,代号入座,以為何柱國在刺他痛處。

可能正是那個時候,陳誠的心裡埋下了一個“複仇”的種子。

就這樣,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毫無效果,醫生也診斷不出失明的原因。而蔣介石為了表示關心,特批兩萬美元,并派了一個英文秘書送何柱國赴美求醫。1946年春,何柱國在妻子和兒子的陪同下,去了美國。

在這期間,來美國治病的

張群

,順道探視何柱國。

此人,追随蔣介石最久,長期在蔣的身邊擔任要職,自然了解其中的緣由。他見何柱國的病情嚴重,不禁歎息:

“他們也太狠毒了些!”

何柱國聽後,追問此話何意?張群卻沉默不語。此時此刻,何柱國想到,張群可能知道一些内情。隻是事關重大,未便明言而已。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張群

在美國醫治了一年多,未見效果。後來出院時,何柱國問醫師是什麼病因?醫師告訴他,似乎是食物中毒。于是,何柱國請醫師出具視覺神經中毒的證明,醫師不肯開。因為醫院早就知道他是參加了一次官方宴會後失明的,可能是酒中下毒所緻。若是給他開了這種證明,恐将引起外交上的麻煩。

國民黨這邊,重慶的報紙上,大張旗鼓地宣傳何将軍飲酒過量導緻失明,把責任完全推到了何的身上。接着,蔣介石任命

為東北行營參謀長。因董的聲望、能力遠遠達不到何柱國,當然就成為不了第二個張學良了……

何柱國移居杭州,退隐朝堂,杭州解放當天,向毛主席發去賀電

1947年春,何柱國帶家人回國。此時,大規模的内戰已開始,東北、華北一帶已是戰火紛飛,北平、上海都不是适合養病。

此時,他的東北老同僚、時任浙江省主席的

沈鴻烈

邀他到杭州居住。何柱國思慮一番,認為杭州不是戰略要地,縱使内戰擴大,戰火也燒不到那裡。就這樣,何柱國在杭州落了腳。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圖 | 沈鴻烈

在這段時間裡,他一邊治療眼病,一邊關心祖國的前途如何?雙目失明,報紙不能看了,他就隻能在收音機收聽當下的戰況形勢。1949年5月,杭州解放,解放當天,何柱國向毛主席發了賀電,毛主席複電,叮囑他在杭州安心療養;同時,浙江省人民政府派專員前來向他問候。

對此,何柱國非常動容。他心想:

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從此可以結束了,中國共産黨解放了中國,必将為中華民族開創一個新的紀元!

1956年12月12日,正值西安事變二十周年紀念日,北京舉辦盛大的慶祝會,周總理電邀何柱國赴京參加。在會上,周總理對西安事變作了正确的評價:

“西安事變是中國曆史上偉大轉折點。”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擔憂何柱國變成第2個張學良,他是怎麼做的?

随後,何柱國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他傾聽了毛主席《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沖突的問題》的講話。會後,毛主席設宴招待他,安排他坐在周總理的左側。

“宴席上,周總理頻頻為我夾菜,特别照顧我。”

事後,周總理介紹他去撫順進行針灸治療了八個月。雖仍無療效,但周總理的關懷讓他難以忘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