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幾天前,“中國全面開放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的相關話題在微網誌、抖音等社交平台直沖熱搜,任何企業都将在全新的政策下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而汽車界“百家争鳴”的局面将随之愈演愈烈。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市場巨變,多品牌/多線路“打天下”

以發達的網際網路為基礎,以汽車“新四化”為背景,這些年中國汽車是正經曆着顯著的變革,不斷崛起的新生代年輕消費者,在發達的資訊熏陶下,更舍得在汽車上花錢為自己帶來更多物質上的享受,消費更新、萬物互聯成為了車市常态。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傳統車企轉型、跨界造車、造車新勢力等多方崛起讓市場競争更加的複雜化,面對如此激烈的競争,沒有哪個企業甘心掉隊,但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交接過程可能将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想要在市場競争的馬拉松中取勝,企業必須明确自身坐标、定位,并做好多手準備。而作為擁有悠久曆史、純熟造車經驗以及敏銳市場洞悉能力的品牌,東風日産在這場“馬拉松”式競争之中,很可能已經掌握了緻勝的關鍵訣竅。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雖然如今消費更新仍舊對中國市場産生着深遠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高端市場還是普通市場,對于企業而言都同樣重要,因為它們的體量都足夠龐大,同時短時間内新能源汽車暫時無法取代燃油車的地位,如果單純的“押寶”某一市場或者某一種技術線路,都會讓企業如同“萬米高空走鋼索般”,面臨更高的風險。

是以,東風日産選擇了多品牌協同發展态勢,在2021年,啟辰品牌強勢回歸,作為智能化、電動化、年輕化的先鋒,成為企業進軍新能源市場的探路者,旗下重磅EV車型e30、D60 EV、T60 EV終端銷量同比呈倍增長,目前電車銷量已占品牌銷量的15%,未來可期。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到了2022年,英菲尼迪也加入了東風日産的協同發展之路,未來他将以豪華品牌獨特的技術優勢,為東風日産整體的發展格局疊“BUFF”,同時英菲尼迪的到來也實作了東風日産對自主、合資、豪華等各大梯級的全面覆寫,未來将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産品與服務,實作品牌升華的同時填補市場空白。

入華18年,東風日産在中國累計吸納了超1400萬的客戶基盤,穩居合資第一陣營。在汽車宏觀形勢高度不确定的2021,面臨疫情、缺芯的影響以及政策的變動,東風日産仍舊取得了年終端銷量1134889輛的好成績,其中日産品牌年累計終端銷量1047073輛,連續第7年銷量超百萬,東風啟辰也取得了顯著進步。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而基于本就十分強悍的實力,以多品牌協調發展的模式實作優勢互補,在東風日産前進的過程中,既不會喪失現有的使用者群體,又能夠吸納更多閱聽人,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幾十年如一“技術日産”,多賽道動力抓機遇

相信對汽車行業有所了解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聞過“技術日産”一詞,而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技術日産”将始終是東風日産的發展核心。

按照計劃,日産方面在未來的5年内預計将累計投入2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币約1128億)以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并逐漸完善電氣化布局,事實上,并非每個企業都擁有如此雄厚的底蘊與資本進行技術方面的投入,從中,我們也可以窺見“技術日産”的轉型決心。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在“雙碳”政策的督促下,未來“低碳出行”将會是恒久的主題,但問題在于龐大的中國市場,每個城市或區域的路況、配套基礎設施存在差距,個體使用者之間的使用習慣也存在諸多不同,為了解決使用者需求痛點,東風日産采取了燃油車、e-POWER和純電三大技術線路,搶灘“雙碳”目标技術利刃。

而為了滿足一些更習慣于使用燃油車的使用者,東風日産曆時20年,累計開發出300多項專利技術,最終研發了擁有小排量、高效率特點的VC-Turbo超變擎,其獨創多連杆結構能夠實作壓縮比智能變化,兼顧動力與燃油經濟性,使得東風日産在燃油車節能減排方面率先實作突破。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而将“技術日産”90餘年燃油技術輝煌曆史與純電技術積澱完美融合,東風日産又得出了兼顧超長續航,又不用充電的電驅新選擇——e-POWER。通過日産獨有的STARC技術以及餘熱回收等技術,e-POWER最終能達到50%的實驗熱效率,使得e-POWER車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能能夠媲美純電動車,這是一種足夠獨特又充分實用的技術線路,它的引入為中國電驅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也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極具優勢的新選擇。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此外,在邁向全面電氣化與智能化時代之際,NISSAN 70餘年純電科技的技術結晶——Zero Emission也将逐漸登場,2022年即将推出的日産Ariya就将采用該技術引擎,到2025年,Zero Emission還将在3款車型中搭載。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縱觀整個市場,每一家企業都有着勃勃野心,為自己定下了長遠的目标,但大部分企業卻隻顧着定目标,沒有一份真正詳細而具體的實施步驟,這完全忽視了自己在前進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現實問題,而馳騁于市場多年,東風日産在激烈的市場之中能夠長久的站在高位,正是源自他的高度自律,無時無刻都對自己的發展有着非常清晰的規劃,如此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東風日産都是擅長抓住機遇的一把好手。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技術“修身”之時,東風日産也不忘“修心”,他始終履行着自身的社會責任,比如在鄭州抗洪搶險、山西抗洪搶險等危難之際伸出援手,而閱聽人群體的好感度,無疑也是提振品牌形象,開拓市場的重要方式。未來,以“技術日産”為核心,東風日産将進一步完善發展脈絡,通過研發、制造、市場、營銷等各版塊資源協調,提升抗風險能力和企業的組織靈活性。

“數字化”深度滲透,賦能全價值鍊引擎

近來從元宇宙到web3.0,國内外為相關的話題争論不止,雖然這些在目前都是泛概念化的事物,但這些熱點的背後折射的其實是人類社會對于數字化時代的創新性思考。

而毫無疑問的是,現階段“數字化”趨勢已經蔓延至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數字人民币目前已經在各大應用市場登入試點,作為中國的“支柱型”産業——汽車工業更是被“數字化”趨勢深度滲透,是以,“如何更加全面的推進企業的數字化程序”,也成為了擺在各大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曾經,在網際網路遠不如今天這般發達的時代,企業與使用者之間始終缺乏直接聯系與溝通的管道,這也就導緻企業無法深入了解使用者群體的真實需求,而使用者的一些有效意見與想法也無法直接傳達給企業,但随着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這種現象正在被逐漸打破,而這自然少不了企業在背後努力搭建與使用者溝通的橋梁。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據悉,秉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企業理念,東風日産正着力于在全國大範圍打造智慧4S店,通過展廳和售後工廠中的房間智能化,提升客戶體驗和專營店效率,目前智慧4S店已在265店開展。此外,東風日産未來還将推出Nissan One App,通過Nissan One App在車聯生态的基礎上逐漸豐富營運内容,建立貫穿使用者全生命周期的私域營運主陣地。改變企業與使用者之間的相處模式。

如今的汽車市場俨然一片紅海,在“存量競争”時代,消費者的地位顯著提升,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單純的優質産品也難以長久維系使用者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唯有加上優越的服務,才能進一步增加使用者黏性,在這方面,東風日産始終都是行動大于口号。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同時,對于如今的年輕人而言,智能科技俨然從“産品附加值”躍升為了必備品,而早在2018年東風日産便率先開啟供應鍊數字化轉型之路,啟動新能源領域REEV三電系統和整車性能以及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的開發,建構“人·車·生活”生态圈。據悉,截止目前在東風日産雙品牌車聯網搭載量已超過300萬輛,處于行業領先水準。同時,東風日産還緻力于打造聯友出行平台,拓展車輛租賃業态和網約車業務。

擁抱行業新變化,市場競争的馬拉松,為何東風日産會是最後赢家?

此外,從研發端、工廠智能營運、客戶資料營運、員工端,東風日産都将基于數字化手段,實作全價值鍊互通互融,進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賦能全價值鍊增長引擎。可以說,基于周密詳盡的計劃與實踐,東風日産已經在數字化賽道上奪得先機。

《車壹圈》觀點:以多品牌協同全面提升企業在行業巨變環境下的競争力,以“技術日産”為核心延伸出覆寫絕大多數使用者需求的燃油、e-POWER和純電三大路線,以“數字化”賦能企業發展的全價值鍊引擎,作為一個行動始終大于噱頭的企業,東風日産以清晰的規劃構築了堅實的企業發展脈絡,作為擁抱行業新變化、打破思維壁壘,主動出擊的“行動派”,東風日産必将在新一輪汽車産業轉型中脫穎而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