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20世紀前半葉,人類世界一共爆發了兩次大規模戰争,即“一戰”和“二戰”。相比較而言,中國人對二戰的記憶更加深刻,不光因為我們是參戰主力,更因為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赢得了最終的勝利。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至于一戰,恐怕多數人都認為那是歐洲列強之争,與我們關系不大。但實際上,當年中國也曾派出14萬勞工,遠赴英國和法國參戰,并為協約國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名義上雖為勞工,實際上卻也是英雄。

一戰結束後,大部分幸存的中國勞工都被陸續遣傳回國,但也有一小部分人選擇留在法國生活。不是他們不想家,而是他們有了新的牽絆。他們不再是遠離故土的孤家寡人,而是一個新家庭的頂梁柱。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據相關資料顯示,一戰期間,勤勞樸實、勇敢善良的華工,受到不少法國姑娘的青睐。她們不介意人種國籍不同,也不介意生活習慣有異,隻想談一場自由的戀愛,嫁給自己喜歡的人。這種不尋常的跨國戀情,至今為人所動容。

一、14萬華工離鄉參戰

客觀來講,在歐洲爆發的一戰,對于遠在亞洲的中國其實影響并不算大。再加上當時中國内部還亂成一團,是以北洋政府一開始本不願參戰。但考慮到以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他們最後還是決定用“以工代兵”的形式加入協約國,幫助他們作戰。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最初,英法兩國還不願意要華工,認為中國想順道占便宜。但當戰争越打越激烈,兵力不濟的時候,他們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巴不得華工趕緊去支援。為了能吸引到更多的壯勞力,英法政府甚至開出了2000法郎的高價“年薪”。

在金錢的誘惑下,14萬中國華工懷揣着發财的美夢,坐上了遠赴歐洲的郵輪。然而,到地方之後一切都變了,不僅待遇被打折扣,經常吃不飽飯,工作内容也發生變化,幹的都是髒活累活。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比如當時在英國的華工,不僅要挖戰壕、修工事,還經常擡屍、排雷。倒黴的時候甚至會直接遇上敵人,拿着鐵鍬、鎬頭跟德軍拼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無數華工戰死犧牲,令人唏噓不已。

二、法國姑娘瘋狂倒追

雖然這些華工大多來自窮苦人家,樣貌、學識、家境都不出衆,但他們善良樸實的品性、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身強力壯的特點,依舊赢得了許多法國姑娘的青睐。她們大膽向華工示愛,渴望與他們組成家庭。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畢竟,相比于缺胳膊斷腿的法國男人,顧家又聰明的中國男人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盡管中法兩國人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以及生活習慣,但在互相奔赴的愛情面前,這些都不是大問題。

據相關資料記載,一戰結束後,至少有3000名華工與法國姑娘喜結連理。其中比較有名的是一個叫做張長松的江蘇籍華工,他與法國姑娘路易斯在中國駐法大使館登記結婚,一共生了13個孩子。

一戰後中國勞工竟成香饽饽,被法國姑娘追着嫁,一口氣生13個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張長松不僅參加了一戰,還帶着16歲的兒子參加了二戰,以志願軍戰士的身份赢得了二戰勝利。1983年,張長松長眠于法國中部的機械城,享年8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