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文:二哥頭

2021年,是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的一年。

從2021年年初的37.26元,到2021年年末的48.54元,長城汽車股價上漲的幅度達到了30.26%,期間更是收獲6次漲停,目前總市值達到了4115.43億元(1月11日),在汽車整車闆塊市值排名2/24。

年前重倉長城汽車的,現在基本都賺得個盆滿缽滿。

一、銷量是基本面

資本市場評估汽車企業,銷量是一個基本面。

雖然從宏觀上看,今年的車市的确不算太平,市場環境遠比去年要複雜:晶片荒、疫情反複、原材料價格上漲、自然災害頻發……所有這些宏觀因素都直接威脅車企們的生存環境。

但在這種背景之下,長城汽車依舊是取得了亮眼的銷量成績:2021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80993輛,同比增長15.2%,創下曆史新高;海外銷售現車142793輛,同比增長103.7%;新能源汽車累積銷量136953輛,占據總銷量的10.7%。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分品牌來看,哈弗品牌2021年銷量770008輛,同比增長2.6%;歐拉品牌2021年銷售135028輛,同比增長140%;魏牌2021年累計銷售58363輛,累計使用者突破45萬;坦克品牌傳遞量持續走高,全年傳遞84588輛,在中國越野車市場占據了超過50%的市占率;長城皮卡2021年銷售233006輛,同比增長3.6%,海外累計銷售43599輛,同比大增119%,連續24年保持國内、出口銷量第一,全球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長城汽車不僅是少見的實作品牌多元化發展的企業,同時更是單個品牌均能實作有品質的高速增長的企業。

長城汽車是做皮卡起家,在2002年之前,長城汽車是國内皮卡市場當之無愧的龍頭,銷量、出口量均保持在行業第一。

但魏建軍并沒有安于現狀,進軍乘用車市場一直是他的夢想,于是在2002年5月,長城首款SUV賽弗上市,就此打開了SUV的大門。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2013年,長城更進一步,哈弗品牌成立,專注于SUV市場,或許彼時的長城也沒想到,哈弗這個品牌最終會在中國乃至世界SUV市場成為一個傳奇。

再往後,WEY、歐拉、坦克、沙龍等品牌相繼獨立,長城也成為國内最具代表的擁有多個子品牌的的企業。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長城過去幾年的銷量一直維持在100萬上下,難以有大的突破,核心原因就是産品比較單一,銷量難以拉升。

但從2020年開始,長城多個品牌一同發力,去年更是長城汽車的産品大年,一共推出新品25款,且走的路線并非是以量取勝,這25款車型中誕生了多個爆款,比如坦克500、坦克300、歐拉好貓等多款車型均是掀起下訂熱潮。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展現在銷量層面就是整體持續向上突破。

雖然長城汽車還沒有公布今年的财報資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長城汽車2021年的營收以及淨利等名額一定會更加漂亮,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除了長城銷量創新高外,還在于長城汽車是少見的量價齊升的品牌。

按照長城汽車釋出的第三季度的财報内容,長城汽車的平均單車售價達到10.27萬元,同比增長12.50%,其中坦克300、魏牌瑪奇朵DHT等車型的熱銷功不可沒。而後随着坦克500、機甲龍等高溢價車型的上市,長城汽車的财務表現隻會更加向好。

二、技術創新是持續驅動力

近代以來,技術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18世紀,蒸汽機引發了第一次産業革命;19世紀,電機和化工引發了第二次産業革命;20世紀下半葉,資訊技術引發了第三次産業革命。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是以資本市場看企業的邏輯,除了看市場業績表現外,還額外看重企業是否踩住了時代的風口,所釋出的技術有沒有想象力?

年銷70萬的特斯拉市值是年銷千萬的大衆的數倍也正是這個原因。

長城汽車也是如此,2021年能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主要在于長城踩住了時代的風口,各項技術創新均是對齊了資本市場的胃口。

當下,汽車賽道裡被廣泛認同的風口隻有兩個,一個是新能源,一個是智能化。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先說新能源,相較于特斯拉、蔚來、小鵬等all in純電動的企業,長城走的是并線發展的道路,純電動以及混合動力乃至氫能源均在它們的發展規劃之中。

原因也好了解,一方面以長城為首的傳統主機廠受限于體量以及曆史包袱,all in純電并不現實,會對自身優勢進行一個很大的削弱;另一方面在于它們非常會“審時度勢”。

按照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占比僅僅為20%,是以至少在未來10年裡,混合動力汽車仍然将是市場上的主力軍。

在純電領域上,蜂巢能源釋出國内首款永不起火的新能源電池技術——大禹電池技術把動力電池安全提升到行業全新高度;歐拉櫻桃貓搭載全球首款無钴電池,标志着中國锂電企業在材料基礎研發方面取得創新突破。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而在混動領域,檸檬混動DHT技術在瑪奇朵、哈弗H6S以及拿鐵産品上進行成功應用,打破日系品牌弄斷,PHEV車型也相繼推出。

在氫能源上,長城汽車在去年3月釋出了氫能戰略,建立國際級“研—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鍊生态,涵蓋了氫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電堆、車載儲氫系統及關鍵零部件,一旦氫能源乘風而起,長城汽車就是好标的。

另外,在制造端,長城汽車還通過能源結構調整及低碳工藝應用,2023年實作長城汽車首個零碳工廠,并建立汽車産業鍊條的循環再生體系,實作經濟、環境以及社會效益最大化。

而在智能化方面,長城汽車的布局則更加精細:釋出全球首個釋出的智慧線控底盤,整合了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換擋、線控油門、線控懸挂5個核心底盤系統;釋出智能座艙平台;釋出IDC3.0自動駕駛計算平台等技術…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除了在技術上釋出新品外,長城汽車還選擇了強強聯合,2月長城汽車完成對行業領先的汽車智能晶片企業——地平線的戰略投資;12月,長城汽車完成對行業領先的第三代半導體企業——同光股份的戰略投資。

截止目前,長城汽車已經擁有産品數字化中心、毫末智行、仙豆智能、諾創科技4個智能化組織。

當然,以上的技術創新隻是一種成果的呈現,而確定長城汽車能在技術推新上不斷檔的根本原因,還在于長城汽車在研發上舍得投入。

按照長城官方公布的資料,2021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的研發費用就已經超過全年,而未來五年,長城将會累積投入1000億元,確定技術上的領先優勢。

在人才以及研發基地方面,2020年和2021年,長城汽車釋出兩期股權激勵,累計授予對象超過1.2萬人,覆寫50%的核心員工,成為A股史上力度最大、覆寫範圍最廣的股權激勵計劃;啟動“萬人計劃”和”全球人才活水計劃”,保證長城整個企業在科創上的活力。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三十而立之年,長城汽車吹響了沖鋒号,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進發,技術創新被擺到了第一位,以上則是長城汽車在深度踐行這一理念後所結出的碩果。

三、戰略高度決定發展勢态

在商業戰場,企業的戰略高度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高度,長城汽車這幾年在資本市場以及消費市場獲得雙重肯定,也是其發展戰略備受肯定的一個佐證。

2021年,長城汽車率先釋出2025戰略,以“全球大布局、研發大投入、企業大變革、使用者大營運”四大戰略進行全新部署到2025年,實作全球年銷量400萬輛,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此外,在這一年長城汽車還重構了公司的組織、機制、流程和企業生态,形成了“強背景、大中台、小前台”的3.0版本的組織架構。

按照官方的解釋:強背景就是儲備最優質的、更加前沿的技術,還包括機制品質、人力資源政策、戰略布局、資本運作等内容。小前台是長城汽車按照“一車一品牌一公司”理念打造的若幹個營運組織,大中台是統籌協調,在小前台的作戰中,随時給予及時的補給和支援。

這種管理結構明顯更扁平,各個團隊和決策更能集中優勢資源,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和管理方式,提高效率。對應到營銷團隊,也能做出更精準的溝通與銷售,用更針對性的服務,提高品牌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還是首個推出輪值制度的車企,并以此為核心,打造了一支多元化、優勢互補的高管團隊。

2021年,長城汽車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

當使用者經營成為每一個企業的必修課,長城汽車也不列外,繼續深化B2B向C2B的使用者營運模式轉型,通過不斷打通汽車消費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鍊條,為使用者創造價值,實作與使用者共創、共享、共赢。

從公司的基本面看,長城汽車在技術和産品兩個基礎方向都處在上升趨勢,并且部分領域實作了領先,而後,長城汽車繼續在使用者這一環節上創造價值,将各環節打通,獲得消費市場以及資本市場的雙重認可。

寫在最後:

2021年,是長城汽車在發出“長城汽車還能挺得過明年嗎”的時代拷問的第二年,在這一裡,長城汽車開始兌現為變革所做的努力,從新能源到智能化,從産業核心卡脖子技術到使用者營運,站在這個關鍵節點,長城汽車正在用前瞻視角,累積技術、高效管理體系去完成蛻變,有理由相信,長城汽車将會迎來中國汽車産業持續向上,穩步向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