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文:二哥头

2021年,是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的一年。

从2021年年初的37.26元,到2021年年末的48.54元,长城汽车股价上涨的幅度达到了30.26%,期间更是收获6次涨停,当前总市值达到了4115.43亿元(1月11日),在汽车整车板块市值排名2/24。

年前重仓长城汽车的,现在基本都赚得个盆满钵满。

一、销量是基本面

资本市场评估汽车企业,销量是一个基本面。

虽然从宏观上看,今年的车市的确不算太平,市场环境远比去年要复杂:芯片荒、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频发……所有这些宏观因素都直接威胁车企们的生存环境。

但在这种背景之下,长城汽车依旧是取得了亮眼的销量成绩:2021年,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280993辆,同比增长15.2%,创下历史新高;海外销售现车142793辆,同比增长103.7%;新能源汽车累积销量136953辆,占据总销量的10.7%。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分品牌来看,哈弗品牌2021年销量770008辆,同比增长2.6%;欧拉品牌2021年销售135028辆,同比增长140%;魏牌2021年累计销售58363辆,累计用户突破45万;坦克品牌交付量持续走高,全年交付84588辆,在中国越野车市场占据了超过50%的市占率;长城皮卡2021年销售233006辆,同比增长3.6%,海外累计销售43599辆,同比大增119%,连续24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第一,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长城汽车不仅是少见的实现品牌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同时更是单个品牌均能实现有质量的高速增长的企业。

长城汽车是做皮卡起家,在2002年之前,长城汽车是国内皮卡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销量、出口量均保持在行业第一。

但魏建军并没有安于现状,进军乘用车市场一直是他的梦想,于是在2002年5月,长城首款SUV赛弗上市,就此打开了SUV的大门。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2013年,长城更进一步,哈弗品牌成立,专注于SUV市场,或许彼时的长城也没想到,哈弗这个品牌最终会在中国乃至世界SUV市场成为一个传奇。

再往后,WEY、欧拉、坦克、沙龙等品牌相继独立,长城也成为国内最具代表的拥有多个子品牌的的企业。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长城过去几年的销量一直维持在100万上下,难以有大的突破,核心原因就是产品比较单一,销量难以拉升。

但从2020年开始,长城多个品牌一同发力,去年更是长城汽车的产品大年,一共推出新品25款,且走的路线并非是以量取胜,这25款车型中诞生了多个爆款,比如坦克500、坦克300、欧拉好猫等多款车型均是掀起下订热潮。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体现在销量层面就是整体持续向上突破。

虽然长城汽车还没有公布今年的财报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长城汽车2021年的营收以及净利等指标一定会更加漂亮,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除了长城销量创新高外,还在于长城汽车是少见的量价齐升的品牌。

按照长城汽车发布的第三季度的财报内容,长城汽车的平均单车售价达到10.27万元,同比增长12.50%,其中坦克300、魏牌玛奇朵DHT等车型的热销功不可没。而后随着坦克500、机甲龙等高溢价车型的上市,长城汽车的财务表现只会更加向好。

二、技术创新是持续驱动力

近代以来,技术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18世纪,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19世纪,电机和化工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所以资本市场看企业的逻辑,除了看市场业绩表现外,还额外看重企业是否踩住了时代的风口,所发布的技术有没有想象力?

年销70万的特斯拉市值是年销千万的大众的数倍也正是这个原因。

长城汽车也是如此,2021年能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主要在于长城踩住了时代的风口,各项技术创新均是对齐了资本市场的胃口。

当下,汽车赛道里被广泛认同的风口只有两个,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智能化。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先说新能源,相较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all in纯电动的企业,长城走的是并线发展的道路,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乃至氢能源均在它们的发展规划之中。

原因也好理解,一方面以长城为首的传统主机厂受限于体量以及历史包袱,all in纯电并不现实,会对自身优势进行一个很大的削弱;另一方面在于它们非常会“审时度势”。

按照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占比仅仅为20%,所以至少在未来10年里,混合动力汽车仍然将是市场上的主力军。

在纯电领域上,蜂巢能源发布国内首款永不起火的新能源电池技术——大禹电池技术把动力电池安全提升到行业全新高度;欧拉樱桃猫搭载全球首款无钴电池,标志着中国锂电企业在材料基础研发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而在混动领域,柠檬混动DHT技术在玛奇朵、哈弗H6S以及拿铁产品上进行成功应用,打破日系品牌弄断,PHEV车型也相继推出。

在氢能源上,长城汽车在去年3月发布了氢能战略,建立国际级“研—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涵盖了氢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车载储氢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一旦氢能源乘风而起,长城汽车就是好标的。

另外,在制造端,长城汽车还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及低碳工艺应用,2023年实现长城汽车首个零碳工厂,并建立汽车产业链条的循环再生体系,实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而在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的布局则更加精细:发布全球首个发布的智慧线控底盘,整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5个核心底盘系统;发布智能座舱平台;发布IDC3.0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等技术…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除了在技术上发布新品外,长城汽车还选择了强强联合,2月长城汽车完成对行业领先的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12月,长城汽车完成对行业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企业——同光股份的战略投资。

截止目前,长城汽车已经拥有产品数字化中心、毫末智行、仙豆智能、诺创科技4个智能化组织。

当然,以上的技术创新只是一种成果的呈现,而确保长城汽车能在技术推新上不断档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长城汽车在研发上舍得投入。

按照长城官方公布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的研发费用就已经超过全年,而未来五年,长城将会累积投入1000亿元,确保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在人才以及研发基地方面,2020年和2021年,长城汽车发布两期股权激励,累计授予对象超过1.2万人,覆盖50%的核心员工,成为A股史上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股权激励计划;启动“万人计划”和”全球人才活水计划”,保证长城整个企业在科创上的活力。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三十而立之年,长城汽车吹响了冲锋号,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进发,技术创新被摆到了第一位,以上则是长城汽车在深度践行这一理念后所结出的硕果。

三、战略高度决定发展势态

在商业战场,企业的战略高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高度,长城汽车这几年在资本市场以及消费市场获得双重肯定,也是其发展战略备受肯定的一个佐证。

2021年,长城汽车率先发布2025战略,以“全球大布局、研发大投入、企业大变革、用户大运营”四大战略进行全新部署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此外,在这一年长城汽车还重构了公司的组织、机制、流程和企业生态,形成了“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的3.0版本的组织架构。

按照官方的解释:强后台就是储备最优质的、更加前沿的技术,还包括机制质量、人力资源政策、战略布局、资本运作等内容。小前台是长城汽车按照“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理念打造的若干个运营组织,大中台是统筹协调,在小前台的作战中,随时给予及时的补给和支援。

这种管理结构明显更扁平,各个团队和决策更能集中优势资源,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和管理方式,提高效率。对应到营销团队,也能做出更精准的沟通与销售,用更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品牌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还是首个推出轮值制度的车企,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了一支多元化、优势互补的高管团队。

2021年,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当用户经营成为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长城汽车也不列外,继续深化B2B向C2B的用户运营模式转型,通过不断打通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条,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与用户共创、共享、共赢。

从公司的基本面看,长城汽车在技术和产品两个基础方向都处在上升趋势,并且部分领域实现了领先,而后,长城汽车继续在用户这一环节上创造价值,将各环节打通,获得消费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双重认可。

写在最后:

2021年,是长城汽车在发出“长城汽车还能挺得过明年吗”的时代拷问的第二年,在这一里,长城汽车开始兑现为变革所做的努力,从新能源到智能化,从产业核心卡脖子技术到用户运营,站在这个关键节点,长城汽车正在用前瞻视角,累积技术、高效管理体系去完成蜕变,有理由相信,长城汽车将会迎来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向上,稳步向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