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唐高祖李淵,在史書上毀譽參半。

除了在起兵時隻是做了一個幌子之外,在處理幾個兒子之間的關系時也優柔寡斷,才緻手足相殘,最後自己也黯然退位。曆史上真實的李淵作為一名開國之君,真的會如此不堪嗎?我們就撥開曆史的重重迷霧,還原一個真實的大唐締造者――唐高祖李淵。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公元566年,李淵生于長安。李淵出身顯貴,李家也是關隴貴族,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他承襲唐國公。其母親與隋文帝的獨孤皇後是親姐妹,隋文帝楊堅是他的姨父,隋炀帝楊廣是他的表弟。少年時的李淵學文練武,習得一身武藝,而且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神箭手,後來的李世民的箭法恐怕也是得了李淵的真傳,是以才能将李建成一箭射死。

李淵是一個好丈夫,他與發妻的結合更是具有傳奇色彩。

李淵的發妻窦氏也是出身名門望族,從小就知書達理,聰慧異常,而且頗有英武之氣。成年後提親的貴族絡繹不絕,不過這位窦小姐的父親為女兒選女婿的方法卻很特别,不看地位,不看金錢,而是看才能。招親當天在園子裡放了一面門屏,讓來求親的人用弓箭在百步以外去射,最後李淵兩箭各射中門屏上面孔雀的一隻眼睛,抱得美人歸,這就是有名的“雀屏中選”的故事。此後夫妻相敬相愛,成為一段佳話。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公元581年,楊堅逼迫自己的外孫北周小皇帝周靜帝退位,自己受禅登基為帝,史稱隋文帝。李淵在此期間頗受重用,先後當了三州的刺史,如果沒有能力,隋文帝怎麼會将一州之地交給他呢?

也正是在此期間,李淵不斷積累實力,增加名望,逐漸成熟。

公元604年,楊堅不論是何種死法,終歸是死了,楊廣繼位,是為隋炀帝。繼位之初,楊廣十分信任李淵,委以重任,不斷加官進爵。

李淵聲望日隆,也正是為此遭到了楊廣的猜忌。李淵為了自保,不惜自污,表現得貪财好色,才得以活命。

隋炀帝曾稱李淵為李老婦,李淵的目的達到了,也正是因為此,他才能在楊廣的屠刀下活了下來,并擔任了太原留守。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公元617年,此時正值隋末,各地反隋勢力已經如雨後春筍。李淵與衆人商議,決定起兵。

這也是曆史上頗具争議的一刻,太原起兵究竟誰起了關鍵性的作用。《舊唐書》認為是劉文靜首功,《新唐書》認為是李世民之意,更有一些演義将李淵寫得昏庸不堪,是李世民和劉文靜用了美人計,将隋炀帝楊廣留在太原的妃子送進了李淵的卧房,李淵被逼無奈才起兵的。這都是胡扯,曆史上哪個開國之君不是殺伐果斷。作為能在楊廣的屠刀下生存下來的人,他會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嗎?李淵是在觀察,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在觀望天下大勢,同時也在觀望下屬和兒子的态度,然後不出手剛已,出手就是緻命殺招,絕不留情。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為什麼史書會将他寫得如此優柔寡斷呢?答案就在于他的二兒子李世民,李世民作為一代英主,雄才偉略,但他最大的心結便是得位不正。為了在後世史書上不至于留下罵名,他必須不斷地擡高自己,貶低别人,無論是他的兄弟,還是他的父親。關于李世民是否篡改史書,這一點上尚有争論,但他影響了史書的記載卻是毫無疑義的。正是因為此,作為開國之君的李淵才在史書上留下了不那麼光輝的形象,而他的兒子李世民卻光芒萬丈。

公元617年,李淵于太原起兵,趁天下混戰之機,迅速攻入長安。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國号為唐,史稱唐高祖。此時的唐國國土并不大,于是唐國開始了統一戰争。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在統一戰争中,有人認為李淵隻不過是一個擺設,沒有起什麼大作用,真正為統一全國起關鍵性作用的是李世民、李靖等人,這完全是一個錯誤。難道還要年過五旬的李淵親自上陣嗎?

作為皇帝,李淵隻需坐鎮長安,專心治國,在中樞運籌帷幄即可,那些為他蕩平天下的人才不都是他啟用的嗎?

論起君王之道,李淵在天下群雄之中當數翹楚,文治武功,用人不疑,才在隋末風雲變幻之中最終執得牛耳,說他才能不足、婦人之仁,真是千古奇冤。

公元626年,發生了中國曆史上最慘絕人寰的一幕,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當面對着尉遲敬德猶自滴着血的屠刀時,李淵再一次展現出一位傑出政治家的成熟。他隻能接受現實,太子和齊王已死,能繼承皇位的隻有二子李世民了,自己還能怎麼辦?大喊着秦王叛逆,逼着李世民再殺死自己嗎?那樣對大唐、對李家有什麼好處,既然已成事實,就把大唐交給秦王李世民,然後自己靜靜地看着他是怎樣将大唐帶上世界之巅吧。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李淵是一位好父親,他太愛自己的孩子了,是以才在由誰繼承大位一事上猶豫不定。他不想傷害任何一個孩子,可是最後他卻傷害了所有人,

他的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十個孫子,全部身首異處。就是奪得大位的李世民,也認為他偏袒大哥李建成,是以在他退位的前幾年裡,父子甚少相見。

此時的李淵選擇了明哲保身,因為他知道,在皇權面前根本沒有什麼父子親情,他放棄了一切權力,專心酒色,以示無争。

真實的唐高祖李淵,三好男人,卻毀于史書之手

李淵是一個好皇帝,作為唐朝的開國之君,“

從任何現實标準來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從其結果來看,唐王朝已經打下了堅實的行政、經濟和軍事基礎。總而言之,唐高祖為他兒子的輝煌統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劍橋中國隋唐史》)

曆史上真實的李淵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更是一位好皇帝,正是他拉開了盛唐的帷幕,但是曆史卻沒有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