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唐高祖李渊,在史书上毁誉参半。

除了在起兵时只是做了一个幌子之外,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时也优柔寡断,才致手足相残,最后自己也黯然退位。历史上真实的李渊作为一名开国之君,真的会如此不堪吗?我们就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唐缔造者――唐高祖李渊。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公元566年,李渊生于长安。李渊出身显贵,李家也是关陇贵族,七岁时父亲李昞去世,他承袭唐国公。其母亲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亲姐妹,隋文帝杨坚是他的姨父,隋炀帝杨广是他的表弟。少年时的李渊学文练武,习得一身武艺,而且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箭手,后来的李世民的箭法恐怕也是得了李渊的真传,所以才能将李建成一箭射死。

李渊是一个好丈夫,他与发妻的结合更是具有传奇色彩。

李渊的发妻窦氏也是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异常,而且颇有英武之气。成年后提亲的贵族络绎不绝,不过这位窦小姐的父亲为女儿选女婿的方法却很特别,不看地位,不看金钱,而是看才能。招亲当天在园子里放了一面门屏,让来求亲的人用弓箭在百步以外去射,最后李渊两箭各射中门屏上面孔雀的一只眼睛,抱得美人归,这就是有名的“雀屏中选”的故事。此后夫妻相敬相爱,成为一段佳话。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公元581年,杨坚逼迫自己的外孙北周小皇帝周静帝退位,自己受禅登基为帝,史称隋文帝。李渊在此期间颇受重用,先后当了三州的刺史,如果没有能力,隋文帝怎么会将一州之地交给他呢?

也正是在此期间,李渊不断积累实力,增加名望,逐渐成熟。

公元604年,杨坚不论是何种死法,终归是死了,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继位之初,杨广十分信任李渊,委以重任,不断加官进爵。

李渊声望日隆,也正是为此遭到了杨广的猜忌。李渊为了自保,不惜自污,表现得贪财好色,才得以活命。

隋炀帝曾称李渊为李老妇,李渊的目的达到了,也正是因为此,他才能在杨广的屠刀下活了下来,并担任了太原留守。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公元617年,此时正值隋末,各地反隋势力已经如雨后春笋。李渊与众人商议,决定起兵。

这也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刻,太原起兵究竟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旧唐书》认为是刘文静首功,《新唐书》认为是李世民之意,更有一些演义将李渊写得昏庸不堪,是李世民和刘文静用了美人计,将隋炀帝杨广留在太原的妃子送进了李渊的卧房,李渊被逼无奈才起兵的。这都是胡扯,历史上哪个开国之君不是杀伐果断。作为能在杨广的屠刀下生存下来的人,他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吗?李渊是在观察,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在观望天下大势,同时也在观望下属和儿子的态度,然后不出手刚已,出手就是致命杀招,绝不留情。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史书会将他写得如此优柔寡断呢?答案就在于他的二儿子李世民,李世民作为一代英主,雄才伟略,但他最大的心结便是得位不正。为了在后世史书上不至于留下骂名,他必须不断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无论是他的兄弟,还是他的父亲。关于李世民是否篡改史书,这一点上尚有争论,但他影响了史书的记载却是毫无疑义的。正是因为此,作为开国之君的李渊才在史书上留下了不那么光辉的形象,而他的儿子李世民却光芒万丈。

公元617年,李渊于太原起兵,趁天下混战之机,迅速攻入长安。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唐高祖。此时的唐国国土并不大,于是唐国开始了统一战争。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在统一战争中,有人认为李渊只不过是一个摆设,没有起什么大作用,真正为统一全国起关键性作用的是李世民、李靖等人,这完全是一个错误。难道还要年过五旬的李渊亲自上阵吗?

作为皇帝,李渊只需坐镇长安,专心治国,在中枢运筹帷幄即可,那些为他荡平天下的人才不都是他启用的吗?

论起君王之道,李渊在天下群雄之中当数翘楚,文治武功,用人不疑,才在隋末风云变幻之中最终执得牛耳,说他才能不足、妇人之仁,真是千古奇冤。

公元626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一幕,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当面对着尉迟敬德犹自滴着血的屠刀时,李渊再一次展现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成熟。他只能接受现实,太子和齐王已死,能继承皇位的只有二子李世民了,自己还能怎么办?大喊着秦王叛逆,逼着李世民再杀死自己吗?那样对大唐、对李家有什么好处,既然已成事实,就把大唐交给秦王李世民,然后自己静静地看着他是怎样将大唐带上世界之巅吧。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李渊是一位好父亲,他太爱自己的孩子了,所以才在由谁继承大位一事上犹豫不定。他不想伤害任何一个孩子,可是最后他却伤害了所有人,

他的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十个孙子,全部身首异处。就是夺得大位的李世民,也认为他偏袒大哥李建成,因此在他退位的前几年里,父子甚少相见。

此时的李渊选择了明哲保身,因为他知道,在皇权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父子亲情,他放弃了一切权力,专心酒色,以示无争。

真实的唐高祖李渊,三好男人,却毁于史书之手

李渊是一个好皇帝,作为唐朝的开国之君,“

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剑桥中国隋唐史》)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位好皇帝,正是他拉开了盛唐的帷幕,但是历史却没有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