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14年的時候,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名為《智取威虎山》,提起這部電影的另外一個名字或許大家會更加熟悉一些,那就是《林海雪原》。一句“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一位英雄的勇武生平,可很多人不知道,故事主角楊子榮背後的故事,才是真正的讓人淚目。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這個故事要分兩條線來說,第一條是故事的主角,楊子榮。1945年,28歲的楊子榮報名參加了八路軍,加入了去牡丹江地區剿匪的行列。雖然當時抗日戰争已經勝利,但由于日本人的迫害,但曾作為日軍大學營的東北地區,遺留問題還是很多,匪患就是一大難題。

楊子榮由于當兵年齡已大,兵齡卻不長,是以一開始隻配置設定到了炊事員的崗位。但牡丹江地區匪患實在是太嚴重了,剿匪人手嚴重不足,炊事員也成了前排兵,就這樣,楊子榮開啟了他短暫而又璀璨的一生。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在海林鎮,楊子榮先是令孫江繳械投降,解放了海林鎮,又在杏樹溝以一人之力,迫使李開江率領的400餘人投降,參軍不過短短一年,就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解決完鎮子裡這些土匪後,更嚴重的問題擺在了他們的面前,那就是位于深山中的土匪。

八路軍對此處人生地不熟,那些土匪卻是長期生活在此處的“地頭蛇”,更别說還有山林層層掩護,剿匪難度瞬間拔高了許多。關鍵時刻還是楊子榮站了出來,在1947年2月6日晚獨自深入虎穴,裡應外合拿下了牡丹江一帶的匪首“座山雕”。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可沒想到楊子榮才被記下了三等功,卻再也無法衣錦還鄉,回到家鄉等候着自己的老母親的懷抱。生擒座山雕之後的第16天,楊子榮在追擊土匪鄭三炮、丁煥章時,被流彈擊中,卒年30歲。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後來楊子榮的故事被寫成了《林海雪原》,又排成了舞台劇《智取威虎山》,從此一句“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火遍全國,甚至還引來了美國藝術代表團的關注。1969年,美國藝術代表團來到中國進行文化交流,團長詹姆斯在看完《智取威虎山》後深受感動,想要認識一下這位英雄。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好不容易聯系上《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之後,大家才發現楊子榮竟然在22年前就英勇犧牲了。犧牲的英雄總是更為悲壯的,文化部是以開啟了一場尋找楊子榮家屬的活動,卻沒想到這竟成了道難題。

哪怕問遍了楊子榮的戰友,也沒人知道楊子榮家鄉在哪,檔案中甚至都沒有記載。哪怕《林海雪原》的作者給出猜測,說楊子榮很可能是改了名,但調查組深入各個鄉村進行調查,依舊一無所獲。就在調查組人員都絕望之時,第二條故事線終于浮出水面。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山東省牟平縣的一個小山村,有一位等了兒子22年的老母親。她的兒子名為楊宗貴,在28歲那年去參軍,從此再也沒回來過。漸漸地村裡傳出了流言,有人說在曾在牡丹江那片地見過楊宗貴,他穿着一身土匪的衣服,很可能是成了匪患。

百姓哪有不痛恨土匪的?楊宗貴的母親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成了土匪,她一定要等到兒子回來,但楊宗貴的媳婦兒卻沒這麼堅韌的内心,在1952年抑郁而終。直到1957年,也就是《智取威虎山》被搬上舞台的前一年,楊母終于等來了兒子的消息。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那是一張“失蹤軍人通知書”,在楊母多次上地方求一個兒子的消息後,地方上給了結論:“經審查,确認楊宗貴同志為失蹤軍人。”是軍人,不是土匪,沾在楊宗貴身上十多年的污名終于洗清了,但随之而來的就是這個失蹤軍人背後代表的含義。誰都知道,失蹤的軍人,基本上可以當作犧牲了。

他30歲時生擒“座山雕”,卻在16天後犧牲,母親苦等21年至死未歸

但楊母不願意相信,她依舊在等着遊子歸來,一直到1966年,等了21年的楊母去世,還是沒等回自己的兒子。直到又過了6年,這已經是1974年了,調查團的人才終于确定,楊子榮就是楊宗貴。

英雄的身份水落石出,可等了兒子小半輩子的楊母至死都不知道,她那久等未歸的兒子,正是戲文裡生擒座山雕的大英雄。

參考資料:《林海雪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