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作者:科技銘程

5月15日,钛媒體稱:微軟總部下發了一封郵件,通知中國區AI研究團隊,整體搬遷至美國或澳洲,涉及員工或達數百人。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員工需要在6月7日做出決定,要麼選擇去美國,要麼選擇拿補償離職。

微軟這番舉動,被很多媒體解讀為與中國“切割”,其實無論是切割或者是戰略調整,微軟都不是第一家。

美光、高通都曾撤離過部分中國業務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早在2022年1月25日,美國存儲晶片巨頭美光就宣布解散150人規模的上海研發中心,并挑選了40多位核心研發人員提供“技術移民”美國的資格。

當時美光對此事也做了回應,說公司并非要解散整個上海研發中心,而是隻解散DRAM設計部門,銷售、測試部門依然會保留。

此外,美光表示西安工廠不會撤離,畢竟該工廠隻是DRAM晶片的制造、裝配、測試環節,不涉及核心的設計業務。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高通身上,2023年9月19日,網上就出現了高通裁員的消息,當時傳的很兇,說高通要“撤離上海”、“關閉辦事處”、“大規模裁撤大陸技術人員”,

實際上,高通确實進行了裁員,但不是隻針對中國區,而是全球裁員5%,移動部門是重災區。

因為華為智能手機的崛起,麒麟晶片的回歸,導緻高通手機晶片出貨量大幅下降超過5000萬片。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當時解散了上海的WiFi研發團隊,高通在中國設有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四個辦公室,隻有北京、上海設有研發崗位。

為何隻針對上海的WiFi研發團隊呢?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因為我們有一家企業叫華為,它是搞通信出身的,旗下的海思半導體設計公司,研發了大量的高端晶片,其中就包括Wifi晶片。

華為海思有一個名叫張琨的技術總監,離職後成了尊湃科技公司,通過竊取華為的核心芯技術,并且把“技術轉讓”給海外公司,進而擷取高額利潤。

上海、江蘇警方前腳抓獲尊湃通信的核心人員,高通後腳就解散了位于上海的WiFi研發團隊,大家還在猜測時,高通先于華為釋出了WiFi7技術。

這對華為,乃至整個中國通信領域造成了很大影響,甚至威脅到了大陸的資訊安全。

是以,我們從美光、高通的操作來看,業務裁撤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核心技術的切割。

中美技術正在加速切割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中美技術正在加速切割,主要展現在關鍵技術部門撤離、高端晶片禁售、先進裝置的限售、中止專利技術授權這幾大方面。

微軟、高通、美光的操作主要展現在關鍵技術部門撤離方面。

美光、高通、微軟在撤離中國業務時,無一例額外的對關鍵技術人才做了“特殊照顧”,它們為核心研發人員提供了“技術移民”的資格。

我們看到,當時40多名美光的DRAM設計核心人員,拿到了赴美的資格,現在微軟中國的核心技術人才,同樣要被“打包”帶到美國或澳洲。

這樣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技術”外洩。

有些中國員工看到自己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拿到美國綠卡,顯得異常的興奮。畢竟很多在常青藤名校留學的中國學生,都很難拿到工作簽證,留在美國。

員工家屬難掩興奮之情,開始在網上炫耀。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有位自稱是北京教師的網友說:自己已經決定放棄國内的工作,和夫妻一起去悉尼重新開始。

也有員工說,他們的寶寶還小,去了美國,自己要照顧孩子,老公一個人在微軟,工資能夠養活一家人嗎?

單身的員工甚至做好準備去海外找另一半了。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這些中國員工似乎都沒有意識到“中美技術上的切割”,之是以要帶你去美國、澳洲,是因為你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或者你在技術方面還有利用價值。

一旦這些技術淘汰,或者你沒有利用價值,那麼面臨的不僅僅是失業、下崗,甚至是驅逐出境。

你想啊!他們曾經利用華為海思的前員工去竊取老東家的核心技術,他們就一定會防着你竊取關鍵技術。

是以,微軟、高通、美光們,會認為你失去價值不僅僅代表拖累,更代表了風險,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這樣的風險自然要排除在外。

高端晶片禁售方面主要集中在AI晶片領域。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英偉達A100、H100、H200,AMD的MI300系列均被限制向中國企業出售,美商務部長雷蒙多還表示,隻要英偉達設計出一款AI晶片用于向中國出口,那麼第二天這款晶片就會被禁售。

先進裝置的限售方面: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在半導體裝置領域,美、日、荷三國把控着91.5%的市場佔有率,如今三國達成聯盟,先後出台了半導體裝置限售政策,隻有拿到許可證後,才能出口先進裝置。

傻子也能看出這是在針對中國晶片,妄圖将中國晶片鎖死在14nm工藝上。

專利授權方面: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英特爾是X86架構的發明者、通過嚴格的協定授權AMD開發。AMD僅授權了中國海光信第一代Zen架構。

如今,Zen3已經問世3年多了,大陸企業的授權還停留在Zen1時代,Zen2授權都拿不到。

ARM公司作為精簡指令集的發明者,明确表示不會向華為授權最先進的ARM V9架構,是以未來華為需要加強晶片架構領域的研發,以確定晶片性能的領先。

繼美光、高通後,微軟也要撤離中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晶片作為整個科技領域的核心底座,一直有着的晶片者的天下之稱,中國為了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長期扮演着晶片購買的“榜一大哥”的角色。

2023年,大陸進口晶片同比2022年減少了10.8%,金額方面也減少662億美元,但是仍然達到了4795億顆和3494億美元,約合25223億人民币。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我們花了“榜一大哥”的錢,卻沒有“榜一大哥”的地位,不僅拿不到先進裝置和技術授權、甚至還被限制購買先進的AI晶片。

美國就是想把我們限制在中低端晶片領域,讓我們一直做又苦又累又不賺錢的業務,一旦我們向高端晶片領域進軍,想要掌握核心技術時,各種打壓限制就來了。

此次微軟撤離中國業務,帶走核心技術研發人員,不過是中美科技競争中的一朵浪花而已,放在曆史長河中去看,沒有太大的意義,隻不過讓我們更加堅定的走自主研發的道路,而且我也堅信智慧勤勞的中國人一定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