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囚犯臨刑前,為何要五花大綁?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古代行刑之前将犯人五花大綁,時至今時今日仍被使用,既然是犯人,就要享受這種“待遇”。捆綁起來,除了防止犯人本能的掙紮和逃跑之外,還有震懾他人的作用,讓外人看看,這就是觸犯法律的下場。當然,其中不乏有冤案,也以此告訴你,不要跟勢力作對,要不然這就是下場!

古代囚犯臨刑前,為何要五花大綁?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有人要問,何為“五花”何為“大綁”?原來此乃古法,相傳衍生自隋朝,先用繩索套住犯人脖子,再繞到背後,把反剪兩臂的犯人順着捆來橫着綁,上臂兩圈下臂三圈,在手腕處打結,兩股繩子最後在受綁者胸前交插、拉緊、打死結。前看是X狀,背後呈“羊”狀,前後共五個“花兒”。其功用是脖子勒死略後仰難移動,跪下無法使力站起來,肯定逃不了。

古代囚犯臨刑前,為何要五花大綁?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另外一點,犯人褲腿不可散腿。古裝片中,犯人行刑前一概穿白衣白褲,而且散腿,這實則都是錯誤的。晚清劊子手鄧海山在民國時期曾接受過報紙采訪,講明犯人除了五花大綁之外,一概束住褲腿。

為何這樣?原因是為了防止排洩物順着褲腳流出所造成的尴尬。犯人往往在驚恐的狀态下,造成大小便失禁,對于犯人來說,本來已經沒有尊嚴,若是順着褲腿往下淌屎尿,則更是不堪。因而為了犯人也好,為了劊子手也罷,犯人的褲腿一概緊束。

古代囚犯臨刑前,為何要五花大綁?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鄧海山還說,并非所有人都會被要求五花大綁,有些人為了表示英雄氣概,會在行刑前跟官員商量,提出要求,要求自己如英雄般慷慨赴死,不可如粽子一般被捆縛起來。官長多數時候會答應,但腳鐐必須要戴,怕的是腳底抹油乘人不備逃之夭夭。這也就是為何有些晚清時期洋人拍攝的照片中,有犯人袒胸露背,盤着大辮,邁着方步,面無懼色,為的就是引頸成一快,來世繼續為英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