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允許他們痛苦,允許自己幸福

父母來的第二天晚上就開始争吵。

這些争吵自我三歲記事起就從沒有停止過。

記得三四歲的時候,寒冷的冬天,我出去上衛生間,都能聽見房子裡熱火朝天的吵架聲。

我很小的時候就會說: 過不下去就不要過了,我好希望你們離婚。

但大人們總是說,都是為了我才不離婚。

其實根本不是為了我,這些争吵本來也跟我毫無關系。但這些,現在才明白。

在不夠智慧的那些小時候、少年時候,這些我看不懂的很冷很痛苦的家庭關系和相處模式,讓我一直沒能好好長大,也讓我在之後為人處事上處處碰壁。

但家長們直到老去,也沒有具備足夠智慧了解和看明白這一切。

他們總是困惑為什麼過得這麼辛苦、這麼不開心,即使經濟和物質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買了自己的房子,有存款也有終身俸,衣食無憂,可心裡還是苦,不能放松,不能快樂。

以前我有很大的痛苦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幫助父母讓他們輕松和快樂。讀大學的時候每天晚上和每周末去做家教,掙得錢攢起來,寒假去商場買了一個最便宜的金戒指帶給母親。還用打工掙的錢買了一台五百塊錢的彩電替換了父母家的黑白電視。金戒指母親小心翼翼地藏起來了,(因為之前戴着金耳環在街上被人搶了,不敢再戴在身上出門)很多年後找不着了很着急,說是不是不小心卷在衛生紙裡當垃圾扔掉了,再後來終于找到了,果然是被包在衛生紙裡了。

後來他們要求我結婚生子,我想着結婚生子了,他們就可以開心了。于是我結婚生子。但當我生下孩子,因為遇到困難需要在他們家裡借住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卻隻住了三個月我就搬出來了。我搬出去的時候,她如釋重負。我也終于明白,結婚生子這件事雖然是他們要求的,但其實他們要求我這樣做不是因為愛我或者愛孩子,更多的是維持自己的面子。原本我沒打算要孩子,母親說大家都要生孩子,不然人生沒意思,她也不開心。有孩子後,我總希望他們能來幫忙,父母又說,我因為自己無能力帶孩子給他們添了很大的麻煩。母親說,我大姨四個女兒特别孝順,從沒有讓自己母親幫忙帶孩子,也從不給自己母親添麻煩。(原來我生了孩子,母親照樣不開心,她的開心和我生不生孩子根本沒有關系)

這些我以前不了解,我會陷入痛苦和自我攻擊,我确實不孝順,我确實太糟糕了,我自己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我總是給别人添麻煩,我什麼也做不好,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所有人。

現在我知道,有些人隻是沒有愛的能力,而我強行要求沒有愛的能力的人來愛我,怎麼可能會得到我想要的愛呢?就像我要求一個小孩子來照顧我,怎麼可能呢,他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我向一個小孩子要愛和了解,要尊重和邊界,對于他來說太難了。

即使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的心智模式,可能隻是小孩子,他們在物質匮乏的年代可以靠着勤奮能吃苦活過來,但活過來不代表活好了,能吃苦會攢錢也不代表他們有了愛别人或者愛自己的能力。

我們到了成年還在奢求着向父母索要一份愛與了解,或者我們到了成年還一直試圖去改造父母拯救父母,這兩件事情除了消耗自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能量,其實是不會有收獲的,收獲的隻是失望和痛苦。

培養塑造一個孩子是艱難的,那意味着我們要和我們自己固有的習性和認知模式作戰,我們本身先天後天帶來太多的錯誤習性,改起來何其困難。

自己改變起來都如此艱難痛苦。

而改造拯救父母,是妄圖去改變别人,況且這種改造拯救,意味着你已經對對方有了評判,就是認定對方是錯誤的。

沒有人喜歡被評判為錯誤的,在父母眼裡你永遠隻是孩子,你來指出他們的錯,他們當然會憤怒。

何況你自己的問題都還沒解決好。

這也意味着改造拯救父母,基本是徒勞的。

如果認識不到這個徒勞,就會一輩子陷進去,自我攻擊,自我折磨,讓自己的生活裹在父母的痛苦裡惡性循環,根本沒有餘力去伸展出自己嶄新的命運。

于是子女的生活變成了父母的延續,延續錯誤,延續痛苦。子女永遠不能取悅父母,永遠不能讓他們滿意,這其實是父母自我的封閉和心智模式導緻,跟子女無關,但子女卻一直在自我否認和自我攻擊。

有時候感覺,父母好像不喜歡快樂,就像他們覺得所有的旅行都是苦的,因為花了那麼多錢,亂花錢甚至享受生活就是罪過的。但他們又總在抱怨自己一輩子沒享受過什麼。有的父母總在說攢錢都是為了子女,我離開了都是你的,可是事實上卻對子女很吝啬,并因為感覺自己攢了一輩子舍不得花的錢到最後都是子女的而不甘心有怨氣。

父母一代受教育程度有限,他們的父母也沒給他們很好的人生觀金錢觀的教育,因為受教育程度有限,他們在長大後也沒辦法自我教育,這裡面有很多時代社會的原因。

我們可以帶着悲心去看待和了解他們,但一定要守好邊界,明白這一切不是你的責任,也不要試圖去拯救改造,你隻能拯救改造你自己。

我一直很糾結很痛苦,到底什麼是孝。

看着父母很痛苦放任不管嗎?

給他們錢也不能讓他們開心,按他們要求結婚生子也不能讓他們開心,到底怎麼做才行?

也許,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痛苦”,允許他們勤儉節約去買臨期牛奶特價蔬菜,允許他們不喜歡旅行和亂花錢,允許他們計較于電費水費等小事,允許他們對我和我的孩子沒有無條件的愛,允許他們每天雞毛蒜皮地吵架,允許他們不了解我的生活我的選擇,允許他們不快樂,允許他們更愛自己......

允許這兩個字,或許是我能夠給父母最好的孝順,也是我給自己的一份釋然與解脫。

父母的痛苦不是由我造成,也不該由我來改變。我的介入并不能改變他們,因為我并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幫助和解決他們的問題,反而隻可能越幫越亂或者把自己的生活也搞得一團糟。

在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時,去幫助别人解決問題,是危險的。你無法保證能夠客觀,理性,合理,公正,有效的解決問題。你也不能保證自己的邊界,保證不讓自己的情緒混入其中影響了自己的生活秩序。

相信别人,允許别人如他們所是。父母的事不是你的事。每個人的困境都有他自己的解決方案,也隻能靠他自己的力量。

比起評判,允許他們痛苦,允許自己幸福,也許是目前為止我能做到的最好的孝順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