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4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發動了第三次蒙古西征,這場針對西亞諸國的戰争,卻成了蒙古帝國曆史的轉折點。因為從此之後,蒙古貴族們便開始了長時間的内戰,再也無法齊心協力擴張帝國的領土。

第三次西征的蒙古軍隊,則被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阻擋在叙利亞南部的艾因賈魯平原。戰後,旭烈兀在西亞建立了伊爾汗國,而在汗國的北方,新的威脅出現了,金帳汗國的大汗别兒哥正在對堂弟旭烈兀虎視眈眈。
旭烈兀是拖雷的兒子,是以伊兒汗國和元朝一樣屬于拖雷系,而金帳汗别兒哥則是術赤的兒子。伊爾汗國建立之前,拖雷家族和術赤家族的關系一直很好,但是随着伊爾汗國的建立,親戚之間也開始決裂。
而決裂的原因并不複雜,旭烈兀西征時,金帳汗别兒哥曾派兵助戰,當時的别兒哥想要在戰争結束後得到伊爾汗國西北部的阿塞拜疆,但是卻遭到了旭烈兀的拒絕。
除此之外,旭烈兀在西征時曾對巴格達的居民進行屠殺,并且處死了哈裡發穆斯台綏木,此事也讓别兒哥非常不滿,因為當時的别兒哥已經改宗,成為了穆斯林。
而别兒哥和旭烈兀之間的沖突,很快便傳到了遙遠的埃及,當時的埃及正處于馬穆魯克王朝的統治,其蘇丹拜巴爾斯,是旭烈兀的死對頭,曾在艾因賈魯之戰中擊敗旭烈兀派出的蒙古西征軍。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拜巴爾斯急切地想要将别兒哥拉進自己的陣營,而别兒哥改宗的消息也讓他非常高興,并且認為和金帳汗國一起夾擊伊爾汗國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拜巴爾斯決定和金帳汗國建立外交關系,并且給金帳汗别兒哥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内容由拜巴爾斯口述,他的秘書阿布都·贊西爾進行記錄。
根據阿布都·贊西爾的記述,拜巴爾斯在這封信中唆使别兒哥反對堂弟旭烈兀,他在這對堂兄弟之間煽起仇恨和敵意。拜巴爾斯聲稱自己已經得到别兒哥改宗的消息,并且認為别兒哥有義務向伊爾汗國開戰,即便旭烈兀是他的親戚也在所不惜。
這封信很快被送到了别兒哥的手裡,作為回應,别兒哥立即向埃及派遣了使臣,并且決定加入拜巴爾斯的陣營。
當别兒哥的使臣抵達開羅後,拜巴爾斯對他們進行了熱情的接待,并且讓他們在開羅城中進行遊覽,當時的開羅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城市,開羅的城市規模讓金帳汗國的使臣驚訝不已。
随後,拜巴爾斯親自接見了這些使臣,在進行完各種接待儀式後,他們開始交談兩國之間的事務。最後,拜巴爾斯為别兒哥準備了一份讓史學家感到非常“有趣”的禮物清單,而禮物清單中各種美妙的禮物都會被送給别兒哥。
當金帳汗國的使臣結束對埃及的通路後,便帶着拜巴爾斯贈送的禮物回到金帳汗國,而别兒哥在收到這些禮物後,便下定決心對堂弟旭烈兀開戰。
這些禮物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讓旭烈兀決定和自己的堂弟手足相殘?而阿拉伯史學家木斯塔法曾詳細記錄過這份禮物清單中的物品:
埃及的驢子、阿拉伯的駿馬、長頸鹿和猴子、努比亞的駱駝、中國的瓷器、蛇紋石制成的鍋、黑奴和女廚師;鍍金的長明燈和各種燈台,祈禱用的地毯和墊子;威尼斯的布匹和東方的衣裙,以及各種工藝品。刻着精美圖案的大馬士革彎刀;鍍金的圓錘和甲胄;歐洲的鋼盔;花剌子模的馬鞍;鑲嵌金銀的馬勒;能噴射石油的弩機;長矛和标槍、帶環的弓和彈弓.....
拜巴爾斯準備的這些禮物,足以給金帳汗别兒哥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些禮物來自世界各地,很多都是他從未見過的。但是對于當時的埃及來說,這些東西并不算太珍貴,因為開羅的商業十分發達,每天都有貨船将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送到開羅的港口。
而拜巴爾斯送給别兒哥的禮物,後來都被送往了金帳汗國,在此後的一個多世紀時間裡,馬穆魯克王朝陸續給金帳汗國送去了很多禮物。後來俄國曾對金帳汗國首都别兒哥薩萊的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結果發現了許多馬穆魯克王朝時期送來的物品,甚至連宮殿和寺廟鑲嵌的瓷磚,都是埃及生産的。
由于距離的遙遠以及草原上的消息閉塞,使别兒哥對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了解并不多,而通過拜巴爾斯送來的禮物,也能讓别兒哥明白馬穆魯克王朝是一個“世界強國”,而對堂弟旭烈兀開戰,就是他給拜巴爾斯納的“投名狀”。
公元1262年的冬天,别爾哥率領金帳汗國的大軍入侵伊爾汗國,他和旭烈兀在高加索地區進行了多次較量,雙方互有勝負。而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的戰争,持續了近一個世紀,直到公元1335年伊爾汗國滅亡,這場親戚間的内戰才宣告結束。
參考資料:《金帳汗國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