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可以從頭再來的崇祯,為何還是選擇放棄,并自盡結束了一生?

明末崇祯年間,北方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各地區相繼爆發了叛亂,其中以李自成和張獻忠叛軍勢力最為龐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了大順。幾天之後,李自成帶領義軍浩浩蕩蕩地渡過黃河,直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本可以從頭再來的崇祯,為何還是選擇放棄,并自盡結束了一生?

面對虎視眈眈的義軍,紫禁城裡已經炸開了鍋。崇祯心急如焚,将群臣召集在一起,商議平叛之策。明末時期,官場腐敗,朝中大臣很多都是明哲保身之士。連續商量幾天,也沒人拿出對策。散朝之後,官至左中允的李明睿偷偷獻計崇祯帝,建議效仿宋朝趙構皇帝。當年宋高宗趙構在父親宋徽宗趙佶、哥哥宋欽宗趙桓被金兵俘虜北宋滅亡後,遷都臨安,稱帝重建宋朝,成為南宋第一任皇帝。

本可以從頭再來的崇祯,為何還是選擇放棄,并自盡結束了一生?

其實明朝開國時,就定都南京,此後明成祖朱棣又遷都于北京,南京成為了陪都。現如今的崇祯皇帝,如果選擇遷都南京,主要人一到,南京朝廷也能立刻運作起來。但是,當時朝廷對于“遷都”二字特别敏感。當年土木堡之變的北京也是危在旦夕,同樣有人提出遷都,但最後他們都成了朝廷的恥辱,隻有堅決反對遷都的于謙成了大英雄。

本可以從頭再來的崇祯,為何還是選擇放棄,并自盡結束了一生?

另外,明朝的政治體制也不是皇帝一人說了算。皇帝做出的決定,需要提出意見,各方票拟廣泛搜集意見,最後通過了才能真正實行。崇祯在位期間,國家的部分行政權力幾乎都在當時的内閣和其餘六部當中。遷都這樣的大事,關乎國體,必然會被反對。果然,遷都的提議一經提出,頓時遭到了很多官員的否決。

本可以從頭再來的崇祯,為何還是選擇放棄,并自盡結束了一生?

遷都不成,崇祯皇帝隻有面對李自成的大軍。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兵部尚書張缙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接農民軍進紫禁城。在乾清宮的崇祯皇帝知道大勢已去,邊揮劍斬殺了自己的妻兒,自己逃亡煤山,吊死在景山歪脖樹。建國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随着崇祯皇帝的逝去,也結束了屬于它的王朝。

本可以從頭再來的崇祯,為何還是選擇放棄,并自盡結束了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