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華夏的飲食領域,從驢打滾到珍珠翡翠白玉湯;從老婆餅到夫妻肺片;從豌豆黃到佛跳牆,可以說飲食文化是博大精深,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道小吃,它的名字是根據慈禧随口一說而改的,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為您揭秘: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說起慈禧太後,想必是無人不知了,畢竟她可曾是中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掌權者,從1884年發動“甲申易樞”後,她就開始獨攬朝政,一直到她去世,仍是朝政實際的控權者。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慈禧太後的用膳水準,絕對超過了許多之前的君主。據記載,慈禧太後每頓飯都要上108道菜之多,内容更是包括了煎炒烹炸,焖熘熬炖,還有火鍋和燒烤等等,上菜順序自然也要講究,先涼後熱、先素後葷,湯菜最後上等等都是重要的規矩。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這一年,朝廷派一位大臣到唐山去修陵,修陵大臣在唐山監完工之後,正值春節期間,他正要回京複命時,考慮到要給太後帶些小禮物,以示對太後的尊敬,他就開始派人四處打聽唐山地區的各種特産,很快的,他就標明了一樣小吃,那就是唐山黃餅,這是一種由綠豆面或者澱粉攤成的餅狀小吃,在制作時還會加入特制的秘制姜黃料,使得成品變得通體金黃,黃餅有大小之分,大的是全用綠豆面制成的,口感綿軟,多用于蒸炸,而小黃餅則由澱粉制成,多用于炒菜。黃餅憑借着物美價廉,口味多樣,味道奇異的優勢,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這位大臣品嘗過後也是覺得味道很不錯,于是就下令将一個黃餅制作的小商販,連制作工具都帶到了京城,獻給了太後。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小商販進入宮中之後,自然不敢怠慢了,他使用了自己最厲害的手法,為慈禧太後做了一道“醋溜黃餅”,這菜由那位修陵大臣雙手端着,獻到了慈禧太後的面前。

慈禧太後面對着108道美食大菜,根本就吃不過來,是以就養成了每道菜隻吃一兩口的習慣,在大臣說明來意後,太後命人将這道菜放到了面前。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慈禧定睛打量,隻看到這道菜醬色濃郁,呈現一種典雅的黃色,并且薄而鮮亮,很是可人,太後立刻夾起了一塊放在嘴巴裡,頓時感到口感與味道俱佳,就開口問道:“這道菜叫做什麼?”一旁的大臣被問得一愣,之後用谄媚的語氣說道:“這道菜暫時還沒有名字,請太後賜名。”慈禧聽罷,想着要多嘗幾口才能起名,就說了句:先“擱這”吧。沒想到大臣立刻跪下還言道:“謝太後賜名。”從這以後“饹馇”就代替了“黃餅”,成為了這道小吃的“官稱”。

慈禧過年吃到唐山黃餅,随口為其起名,名字用到今天

慈禧一見這個大臣這麼會做人,随即提拔了他,至于這“饹馇”,她更是三天兩頭的讓禦膳房去做,正因如此,禦膳房的小商販也賺得盆滿缽滿。一道小吃竟有如此大的“魔力”,真是讓人不敢小觑咯。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晉小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