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戀愛必讀寶典——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

作者:靜聽心語520

她為什麼不接我的電話?他是不是不愛我了?這些話語是不是很熟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愛情很美好,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如何去愛;愛情無大小,愛一個人也需要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深受情傷,困惑于對方“愛不愛我?”這個千古難題中,其實是不懂愛情的本質。我也是飲食男女,去年的一次為情所困,受盡折磨,簡直就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滿腦子都是在想:這份愛到底怎麼了,對方為什麼如此對我?真是難受極了。

直到我無意中看到一本書——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的代表作之一《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才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原來愛一個人不是光喜歡那麼簡單,愛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需要精進。因愛生恨、因愛痛苦的舉動,看似是因為愛得太深所緻,實則卻是一種對愛情的執迷。在這本書中就談到了這種令人窒息的執迷是如何傷人傷己的。

首先要學會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陷入了一種執迷?蘇珊博士基于自己二十多年的從業經驗,總結出四條特征:1、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戀人,或想要得到的那個人;2、對執迷的對象有着難以滿足的渴望;3、已被對方明确拒絕,或者得不到;4、被拒絕或得不到後,自己的行為開始失常。

執迷者的内心仿佛有一個巨大的黑洞,無止境地索取着它需要的養分。這個黑洞沒有被填滿的時候,執迷的行為就永遠無法停止。而童年的依戀關系是執迷的根源所在。不能正常地完成分離的孩子,在内心深處埋藏着深深的恐懼以及對幸福依戀的熱切期待。成年後,他們就很容易變成執迷者,因為他們不顧一切地想重新擷取那種最幸福的依戀關系。而這時候,他們擷取的對象不再是父母,而是戀人,戀人此時成了“象征父母”。

當一個人在小時候沒有力量得到父母的愛,成年後便希望通過一切努力來得到戀人的愛。而一旦被戀人拒絕,執迷者就會感到絕望無助。内心深處的恐懼、兒時的痛苦、絕望再度襲來。越是渴望,越被拒絕,越被拒絕就越急切地想要愛,于是就出現了奪命連環call、短信轟炸、駕車跟蹤等執迷行為。

是以執迷者企圖用成年後的經曆去治愈童年的傷痛,隻可惜當無法看清這背後的真相的時候,這樣做無異于飲鸩止渴。那麼如何才能走出執迷?執迷的解決之道是什麼?執迷者如何才能覺醒,建立一段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呢?蘇珊博士在書中給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首先是轉移注意力,給自己的執迷記一個賬單。把與戀人有關的每一條記錄包括日期、時間以及想法、感受、結果等記錄下來,目的是為了看清楚自己執迷的想法、感受和行為,知道自己犯了執迷和用日志的形式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一切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這有助于将這些想法、感受和行為直覺化,更有利于下一步對其的工作。其次給自己的感情放個假,關閉執迷系統。在至少兩周時間内,不與戀人有任何接觸,停止各種執迷行為。

第三結束還是重新開始,正确評估戀情。在感情假期的最後一天,就可以對現有的戀情進行正确評估。對于很多人來說,戀情早已結束,而對有些人來說,卻還需要抉擇這段感情是否要繼續。如果戀情已經沒有繼續的可能,那麼就需要接受這個事實,首先不可避免地是去面對那種悲傷。戀情的結束也是一種死亡,而悲傷是在所難免的,為自己逝去的感情寫一篇悼詞是不錯的選擇,用這樣一種儀式感來表達心底的悲傷,這對潛意識有非常大的影響。

第四面對被拒絕的童年,将執迷斬草除根。當我們處理完當下的執迷,我們就需要回到童年去将執迷斬草除根。直面被拒絕的童年,找一個訓練有素的心理治療師去處理童年的創傷,可以有效地幫助到我們。比如給父母寫信,可以停止壓抑自己的痛苦,把兒時的感受和痛苦一一寫下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情感,不一定把信寄給父母。可以自己把信一遍遍地念出來,或者念給心理治療師聽。當去這樣表達出來的時候,痛苦就會消失,不去持續地作用于我們的生命當中。

最後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走出執迷去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我們需要不斷地鞏固之前的這些轉變,確定在新戀情出現的時候,能夠運作在健康的軌道上。去找到除了愛情之外其他令人快樂的東西,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越來越精彩,戀愛才能越來越輕松。而你也會發現,當我們能輕松地去享受一段感情的時候,我們越能體會到親密關系中深層次的快樂,收獲真正健康的親密關系。

去讀這本書吧,相信你會發現遠離執迷以後,愛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