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但先祖是個英雄

上網上多了,我們也能常常聽說一些因為姓氏太過稀有而鬧出的笑話。自己的姓氏别人不會念或者總念錯還是其次,最可怕的情況莫過于姓氏的含義太特别,讓人聽到後就一臉“我從未見過如此清新脫俗之姓”的表情,實在尴尬。

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但先祖是個英雄

其實,很多我們不能了解祖先為什麼要以此為姓的姓氏,它的含義在古今是不一樣的。随便舉個例子,“屍”在現代已經完全成了“屍體”的意思,但在古代這個字是指代替逝者受祭的人,他們地位非常高,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們的職位可不是一般人能坐上去的。

再就是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審美觀,有些字在現代不受歡迎,但古人可能還覺得它代表有福氣,比如“胖”字,又比如“肥”字。現代人以瘦為美,但在生産力低下的古代,大家普遍覺得能吃飽飯、長得體健身壯是富貴和地位高的象征,是以這兩個字沒現在那麼不受歡迎。

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但先祖是個英雄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姓氏就是肥姓。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這個姓氏,該怎麼取名呢?不管取單名還是雙名,連着讀都像在嘲笑自己的身材,是以這也成了現代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畢竟大家誰也不想整天被人叫“肥某某”吧?

肥姓屬于稀有的漢族姓氏,按人口數量多少來算排名的話,它位于雁姓之後、渣姓之前,在北京、山東、江蘇等地有分布。雖然肥姓很少見,但也不是沒人見過,隻是很多第一次聽到此姓的人都非常驚訝,想不通這樣的姓氏從何而來。其實,肥姓的先祖還是個英雄人物。

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但先祖是個英雄

這個人就是肥義。肥義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大臣,他在世的時候輔佐了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祖孫三代人,公元前295年去世。肥義生前做過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勸得趙武靈王下定決心,推行著名的“胡服騎射”。

說得通俗點,趙武靈王借鑒北方胡族的穿衣風格、作戰方法,把趙國士兵的衣服大大改良了一番,又号召大家學習胡族騎在馬上射箭。從那以後趙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一度從瀕臨滅亡的國家變成了強國,而這一切是思想開放的肥義在後面推動的。

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但先祖是個英雄

第二件,就是肥義之死是為了保護趙惠文王。當時趙國發生了一場宮變,肥義代替趙惠文王涉險,保全了君王,不然,恐怕我們也讀不到“将相和”的故事,要知道廉頗、蔺相如、平原君趙勝這些我們很熟悉的戰國人物,都是在趙惠文王在位期間大放光彩的。

女人最讨厭的一個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但先祖是個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