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實攝影
“瓜熟蒂落”的詞義說的不無道理。但是有多少瓜會等到蒂落之時?許多的瓜兒在還沒有完全成熟時,已被外力所摘取了。
當果樹結出果子後,人們總是早早的就摘取并藏之,以便慢慢的享用。當然,人們自己種的果實并無可厚非,因在其生長過程中要為之施肥、用藥、澆水,付出了自己的一些汗水。但就是那些在野外、山川之中開出的花,結出的果子,也會有人去采摘,也不會留給樹枝或蟲鳥的,也并等不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
偶爾被人們遺漏的幾個果子,挑在枝頭上,或紅色的、或黃色的,也沒有了葉子的掩護,這時鳥兒便來啄它的肉,這就是果實的命運。
即使沒有鳥兒來啄,也會被哪一天的風雨搖落。如果說這就是“瓜熟蒂落”的話未免有些勉強。
但這也便是現實,現實總是現實,它不是溫室更不是天堂,現實總是複雜的,有雨有雪也有風,有狼有虎也有豹,有蟲有魚也有鳥,并是一個鍊條,鍊條者互相咬合,互相牽引,哪有什麼“瓜熟蒂落”之說?有一個詞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已就有了生物的鍊條之意。
“瓜熟蒂落”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嗎?
人也在這生物鍊條之中。每一個人生階段都不是“瓜熟蒂落”的,皆帶有些生澀就結束了。從一開始一個生命的産生就是被動的,會有力量讓你出生、上學、結婚、生子、工作,生病,最後逝世。人也像瓜果一樣很少有“瓜熟蒂落”者,反而常常會有“噩耗”二字相聞,都帶有苦澀,苦的令人流淚。正如風雨一夜,瓜果落地,此風雨之力 。
許多的人說:人的正常生命是一百四十歲,而無一人可以企及。王健,在法國公務考察時意外跌落導緻重傷而死亡,享年五十七歲。解直锟,因心髒病突發而死亡,享年六十一歲。還有一些在大火中,在大水中,在爆炸中,在礦難中,在交通事故中,死去的帶有青色的不知名的生命,都距離“瓜熟蒂落”有相當的距離。
“瓜熟蒂落”,其實就是自由、自在、自然并除萬有引力之外沒有其他外力作用的一種狀态。
“瓜熟蒂落”也是一種境界。在佛界有髙僧圓寂之說,就是修煉的到達了一種境界。看來人類要達到這種境界,還有許多的路要走,還需做出許多的努力。任何事情都不是垂手可得的,都需要為之奮鬥。
人類是否一直在追求“瓜熟蒂落”的境界?
但現實的反思卻也懷疑“瓜熟蒂落”的思想是否也“瓜熟蒂落”了。難道不是外力的反彈嗎?有否定的意識總是好的,否定之否定便是走向肯定之路。
那麼如何去做,才是走向“瓜熟蒂落”的必由之路呢?很多的人在回答這一問題時,也許要進行一番思考,即使冥思苦想也不一定會有滿意的答案。
其實很簡單,要想“瓜熟蒂落”,就必須在“妥善解決各自核心的關切”上避免堅硬和酸澀。
壹點号舞動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