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導語:在《三國演義》中,我想我們大多數支援的都是蜀漢的劉備,因為作者就是以劉備的視角進行展開叙述,如果《三國演義》是一部電視劇的話,劉備肯定是當仁不讓的男主角。

劉備不但帳下有着我們非常喜歡的将領謀臣,比如關羽、張飛、趙雲和諸葛亮,而且他還是當朝皇帝的皇叔,乃是漢室正統,高舉振興漢室的大旗征讨四方。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我們對于劉備的印象往往都是正義的仁德之主,這也是劉備給我們的普遍印象,不過當時身處亂世之中,哪有人沒有野心的,就算是仁義無雙的劉備,暗地裡也是個野心勃勃的枭雄,這在他給他自己的四個兒子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來了。

我們先來說劉備的四個兒子的來曆,劉備的長子劉封,其實是劉備在連年征戰中,在荊州所收養的義子。且說劉備被曹操大軍追逐到荊州,劉表收留了暫時居無定所的劉備,讓他暫時駐紮在新野為自己防禦曹操,而劉封也是劉備在這個時候收養的。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劉備如果想要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的話,那麼他就要跟當時實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搞好關系,恰好荊州就是一個有着衆多世家大族的地方,當時的劉封還叫做寇封,他出身于荊州當地的名門望族,此番投軍也是因為劉備治軍有方,這也是當時荊州世家給劉備釋放的友好信号。

身為老江湖的劉備自然是心知肚明,恰逢自己膝下無子,是以是以劉備就和寇家商量,将寇封收為自己的義子,這也得到了寇家的認可,于是寇封在被劉備收為義子之後,改名為劉封。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劉備在新野修生養息了起來,不過僅僅過了一段時間,曹操的大軍就再次殺來,這下殺得劉備人仰馬翻,不得不進行自己的逃亡大業。在這個時候,自己才出生的幼子劉禅與自己走散了,幸好劉備手下有常山趙子龍,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得幼主阿鬥,成為後世的一段佳話。

劉禅是劉備的二兒子,剛出生就差點受到生命威脅,劉備也是以對他呵護萬分,不僅受到了錦衣玉食般的照料疼愛,劉備還讓自己陣營中的飽讀詩書之人精心教導劉禅,以求劉禅能成為一代明主。

但是劉禅卻辜負了劉備的期望,在劉備白帝城托孤之後,繼承蜀漢政權大業的自然是劉備的嫡子劉禅。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不過劉禅卻是個軟弱無能之輩,不僅沒有學到劉備的文韬武略,反倒是唯唯諾諾,關于政事一股腦的都交給了諸葛亮來處置,這也導緻其心力交瘁,最終病逝于五丈原。

在諸葛亮死後,劉禅仿佛沒了主心骨,姜維在接過諸葛亮匡扶漢室的大旗之後,穩住了蜀漢的局勢,不過在鄧艾出奇兵偷渡陰平道來到成都城前之後,劉禅卻絲毫沒有猶豫的開城投降,我想劉備在九泉之下也不會瞑目的吧。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劉備的第三個兒子和第四個兒子是他入主益州之後,與當地最大的世家吳家聯姻所生的,劉備給他們取名為劉永、劉理。不過在劉備心裡,劉禅才是繼承自己大業的最好人選,是以早就被劉備剔除出繼承人人選的劉永和劉理從小就沒有受到過像劉禅那樣的教育。

劉永從小被人教導武藝,劉理備受劉備的寵愛,從小就被封為王爺,這也是劉備希望劉永成為一位武藝高超的武将,給劉禅的大業立下汗馬功勞,而對于自己老來得子,最寵愛的幼子劉理,劉備更希望他成為一位王爺,不對劉禅的皇位造成威脅。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但是在劉永長大後,他并沒有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将軍,反倒是成為了一個遊手好閑的纨绔子弟,在成年之後被劉備封為王爺,過了榮華富貴的一生。劉理長大之後卻屢次插手政務之中,還憑着劉備的寵愛屢次頂撞劉禅,這也讓他惹惱了劉禅。

有一次,在朝廷上,劉理當面指責劉禅的政策不當,當時劉禅可是蜀漢的皇帝,“天子一怒,橫屍萬裡”,劉理便被劉禅趕出了成都,成為了一個閑散王爺。

劉備的4個兒子最後都是什麼結局?一門四子居然沒能扛起蜀國大旗

結語:我們回過頭來,會發現,劉備給自己四個兒子取的名字就蘊藏了他的野心,那就是“封禅永理”!在劉備四個兒子出生之前,漢室可還沒有被取締,這也證明,劉備想要取締漢室的野心,早就已經埋下了。

當然這一切都瞞不過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也是早就知道劉備是有着稱帝的想法的,不過他認為劉備是漢室正統,理應擔起匡扶漢室的責任,是以就沒放在心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