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1950年,因長期存在的邊境沖突更新,導緻南韓和北韓正式開啟全面交戰。在北韓有計劃、有組織的進攻下,南韓軍隊節節敗退,大量土地相繼失守。後聯合國安理會同意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隊”登入北韓半島,支援南韓,參與戰争。

在聯合國軍的參與下,戰場形勢瞬間發生逆轉。北韓軍開始吃力,被聯合國軍一步步趕回北韓半島北方。聯合國軍的統帥麥克.阿瑟趁勝追擊,想要一舉殲滅北韓半島的共産黨政權。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很快,美軍大部隊越過北韓半島“三八線”開始展開對北韓領土的侵占。北韓軍力不從心,一路撤退。聯合國軍對北韓的進軍直接威脅到了中國國土的安全。出于大局考慮,并且應北韓政府的請求,中國中央政府決定派遣軍隊支援北韓。

1950年10月19日,由彭德懷統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組建完畢,開赴北韓。進入北韓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韓軍同韓軍和聯合國軍進行五次大規模作戰,這五次作戰都以數字命名,慘烈程度,可見一斑。有資料顯示,北韓戰争中朝投入兵力共150多萬,傷亡65萬;南韓、聯合國共投入兵力90多萬,傷亡57萬。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雙方都損失慘重,聯合軍在作戰過程中發現由于中國軍隊的加入,導緻作戰計劃難以按預期效果實施,戰争導緻自己的利益受損并持續擴大。對中方來說,剛剛建國百廢待興,面對這種沉重的戰争财産負擔,也是逐漸開始難以支撐。

為了防止局部戰争擴大為第三次世界大戰,雙方都有和平談判的意向。但是,正所謂“兵不厭詐”,表面有在準備談判,私下裡都在緊急備戰,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在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為了争奪更有利的領土分界線。聯合軍和中、朝軍又進行了多次小規模的軍事沖突。其中最為著名的戰役有喋血嶺戰役、上甘嶺戰役等。

經過來來回回的争奪戰,聯合軍久攻不下,早已精疲力竭,最終還是選擇了和談。1953年,雙方停止交火,北韓戰争基本結束。但是曆史背後卻有一段不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彭德懷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後積極準備第六次戰役。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據說為了防止聯合國軍反撲,再加上彭德懷對戰争局勢的分析,認為很有必要準備發動第六次戰役,徹底結束北韓半島的戰事,畢竟戰場上實力強的才有話語權,打平是很難談判成功的。

為此他将自己的部隊調動請求上報中央:第六次戰役的作戰原則主要是利用地形優勢進行誘敵深入,包圍消滅,為此需要出動軍隊至少59萬,飛機250架。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要知道建國初期,中國工業基礎尚未建立完善,人數可以勉強湊齊,但飛機這種“奢侈品”就算有錢買,也沒多少人會駕駛。當時我國的空軍力量十分薄弱,猶如剛出生的嬰兒,加入戰場就是杯水車薪。

況且整個北韓戰争,中朝方的空軍力量基本來自蘇聯支援,為此是否發動第六次戰役,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若是成功中國将會震驚世界,永久解除邊境隐患;若是失敗,中國可能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甚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為此,中央要經過重重讨論,才能做出最終決定。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按中央訓示,命彭德懷先調動軍隊,積極準備第六次戰役。但不能開戰,能拖就拖,争取利益最大化。彭德懷獲得指令後開始調動部隊,制定作戰計劃,打算分兩大梯隊進攻,一舉殲滅敵軍。

美軍後期也是築壘固守,不輕易出兵,這就導緻了雙方陷入僵持階段。彭德懷的第六次戰役在沒有适當的實機也難以發動。再加上天災人禍,北韓半島開始鬧洪災,我軍物資受損嚴重,作戰準備進展緩慢,作戰效果大打折扣。

五次大規模戰役結束後,雙方損失慘重,為何還要制定第六次戰役

小結:就在中央還在積極備戰之時,美國率先發動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但經過數日争鬥,徒增人員傷亡,戰場局勢并未直接發生改變。

無奈,在志願軍這根硬骨頭面前,美國隻能妥協,最終還是以談判收場。毛澤東也是綜合分析北韓半島的複雜氣候和我國國力的實際情況,最終決定取消第六次戰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