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1950年,因长期存在的边境冲突升级,导致韩国和朝鲜正式开启全面交战。在朝鲜有计划、有组织的进攻下,韩国军队节节败退,大量土地相继失守。后联合国安理会同意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军队”登录朝鲜半岛,支援韩国,参与战争。

在联合国军的参与下,战场形势瞬间发生逆转。朝鲜军开始吃力,被联合国军一步步赶回朝鲜半岛北方。联合国军的统帅麦克.阿瑟趁胜追击,想要一举歼灭朝鲜半岛的共产党政权。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很快,美军大部队越过朝鲜半岛“三八线”开始展开对朝鲜领土的侵占。朝鲜军力不从心,一路撤退。联合国军对朝鲜的进军直接威胁到了中国国土的安全。出于大局考虑,并且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国中央政府决定派遣军队支援朝鲜。

1950年10月19日,由彭德怀统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完毕,开赴朝鲜。进入朝鲜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同韩军和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规模作战,这五次作战都以数字命名,惨烈程度,可见一斑。有数据显示,朝鲜战争中朝投入兵力共150多万,伤亡65万;韩国、联合国共投入兵力90多万,伤亡57万。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双方都损失惨重,联合军在作战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国军队的加入,导致作战计划难以按预期效果实施,战争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并持续扩大。对中方来说,刚刚建国百废待兴,面对这种沉重的战争财产负担,也是逐渐开始难以支撑。

为了防止局部战争扩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双方都有和平谈判的意向。但是,正所谓“兵不厌诈”,表面有在准备谈判,私下里都在紧急备战,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在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为了争夺更有利的领土分界线。联合军和中、朝军又进行了多次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其中最为著名的战役有喋血岭战役、上甘岭战役等。

经过来来回回的争夺战,联合军久攻不下,早已精疲力竭,最终还是选择了和谈。1953年,双方停止交火,朝鲜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历史背后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彭德怀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积极准备第六次战役。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据说为了防止联合国军反扑,再加上彭德怀对战争局势的分析,认为很有必要准备发动第六次战役,彻底结束朝鲜半岛的战事,毕竟战场上实力强的才有话语权,打平是很难谈判成功的。

为此他将自己的部队调动请求上报中央:第六次战役的作战原则主要是利用地形优势进行诱敌深入,包围消灭,为此需要出动军队至少59万,飞机250架。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要知道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尚未建立完善,人数可以勉强凑齐,但飞机这种“奢侈品”就算有钱买,也没多少人会驾驶。当时我国的空军力量十分薄弱,犹如刚出生的婴儿,加入战场就是杯水车薪。

况且整个朝鲜战争,中朝方的空军力量基本来自苏联支援,为此是否发动第六次战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若是成功中国将会震惊世界,永久解除边境隐患;若是失败,中国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甚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为此,中央要经过重重讨论,才能做出最终决定。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按中央指示,命彭德怀先调动军队,积极准备第六次战役。但不能开战,能拖就拖,争取利益最大化。彭德怀获得指令后开始调动部队,制定作战计划,打算分两大梯队进攻,一举歼灭敌军。

美军后期也是筑垒固守,不轻易出兵,这就导致了双方陷入僵持阶段。彭德怀的第六次战役在没有适当的实机也难以发动。再加上天灾人祸,朝鲜半岛开始闹洪灾,我军物资受损严重,作战准备进展缓慢,作战效果大打折扣。

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束后,双方损失惨重,为何还要制定第六次战役

小结:就在中央还在积极备战之时,美国率先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但经过数日争斗,徒增人员伤亡,战场局势并未直接发生改变。

无奈,在志愿军这根硬骨头面前,美国只能妥协,最终还是以谈判收场。毛泽东也是综合分析朝鲜半岛的复杂气候和我国国力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取消第六次战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