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自古以來人類史上發生了不少戰争,要說最為慘烈的戰争的話,二戰中,代表着東歐和西歐最強力量的對抗,而參與的雙方是蘇聯和德國,實際上,這次戰争就是血腥味最重犧牲人數最多的戰争,沒有之一,兩個國家都付出了千萬以上的兵力傷亡,和絞肉機真的有的一拼。盟國蘇聯可以說是二戰中為盟國勝利付出最多的國家,蘇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削減了德國75%的兵力,是其餘國家的總數的好幾倍。德國把之前占領了的16個國家都當做了自己在戰争中的後勤部隊,為自己提供資源和兵力,幾乎算是整個歐洲的力量了,這場戰争非常艱難而又殘忍,但是如果你讓蘇軍選一場最為可怕的戰役,相信他們一定會選擇基輔戰役。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衆所周知,在蘇德戰争時期,蘇聯與德國都是傾盡了全國之力投入到這場戰争中,在戰場上可以說是屍橫遍野。在戰争爆發初期,希特勒自行帶隊進攻蘇聯,他以超凡的戰術技巧,為世人留下了戰争史上的經典之戰——閃電戰。德國軍隊依靠着靈活自如的戰術為行軍緩慢的蘇聯軍隊設下了衆多的包圍圈,在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裡,成千上萬的蘇聯軍隊被打得毫無反手之力,而在這些包圍戰裡面知名度更大、影響更深遠的戰役應該就是基輔戰役了。哪怕到了今時今日,它依然是包圍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場戰役,實際上,它屬于巴巴羅薩作戰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後人們将其命名為基輔防禦戰役。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作為蘇德戰役中蘇聯失利最大的一場戰役,基輔戰役沒能及時止損,輸的這麼慘,上司的失誤是主要原因,在德軍剛開始采取行動的時候,斯大林面對這樣的形勢,憑自己的判斷讓部隊不準放棄基輔,無視了将軍希望撤退的申請,還覺得他們消極對戰。而且還幹了一件非常影響士氣的事情,在戰争前把非常重要的司令官換掉了。作為一名老将,布瓊尼深刻明白,這時候儲存力量才是最重要的,為了不讓大批軍隊被圍困,冒着被找麻煩的風險,在斯大林下令死守後,繼續申請撤退,果然被斯大林誤會為存在消極應戰的情況,丢掉了司令的位置,換了另外一位司令員替換他的位置。這個做法,隻要稍微懂軍事的都知道是絕對不能做的,自此斯大林也意識到能力的缺乏,最終成為國内政壇的二線人物。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在德國還沒有對基輔發起進攻的時候,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取看看,這就是斯大林和羅斯福在私下才見過面,蘇聯為了能夠得到美國在二戰中的支援,斯大林要讓羅斯福完全信服打敗德軍隻是時間問題,可以大膽的宣布是蘇聯的友軍。假設美國人前腳剛離開蘇聯,連基輔這個重要的政治中心都守不住,那麼美國在風險判斷的時候,會對美國的判斷提供相反的思考方向,說不定羅斯福就不願意為其提供資源補給了,是以斯大林在受到德軍的合圍後還是沒有轉移兵力,朱可夫将軍看到蘇軍一批批的去送死,也建議斯大林趕緊下令讓蘇軍撤退,但是斯大林并沒有采取建議,反而把他降職了。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二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德軍幾乎是用閃電的速度,攻下了歐洲的一大半國家,然後開始集中控制大部分的歐洲資源,就在這個時候,一場莫名其妙的戰争卻打響了,蘇聯開始攻打芬蘭,就兵力而言,蘇聯遠勝于芬蘭,蘇聯為了攻打芬蘭動用了100萬大軍,而芬蘭軍隊的人數隻有30萬,不到其三分之一,而且隻有百分之二十是正式編,其餘百分之八十是後備役,由此可見兩者的實力懸殊。然而,事實好像并不是這樣,蘇聯和芬蘭之間的這場戰役,蘇聯軍隊一直在對芬蘭發起猛烈進攻,芬蘭卻在這種攻勢下一次又一次抵擋住了,堅守到最後一刻才投降,戰争一直持續了幾個月,這就很玩味了,這場戰鬥讓蘇聯的軍事實力在希特勒心中直線下降,他認為,即使德軍同時和英國蘇聯進行兩線作戰也可以取得勝利。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蘇德戰争自1941年爆發以來,德軍的閃電戰讓蘇聯紅軍隻能一路退守至基輔一線,長驅直入的德軍為了包圍蘇軍集中了全部優勢兵力,此時,戰區元帥布瓊尼希望蘇軍可以及時撤退,斯大林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還将其撤職,并任命鐵木辛格為新的戰區元帥,不久之後,德軍的兩個裝甲師,也在蘇軍側後方順利會師,蘇軍徹底陷入了德軍的包圍圈中。此時蘇軍的頹勢已經無法挽回,斯大林這才同意蘇軍進行突圍,開始進行撤退,但是為時已晚,蘇軍被德軍團團圍住,怕是一滴水都滴不進去,根本跑不掉,最後近70萬蘇軍都沒法跑掉,隻能被德軍活捉,成功突圍的隻有幾個在小股部隊拼死掩護下的蘇軍将令。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蘇德戰争的全過程中,基輔戰役的戰況空前慘烈,蘇聯紅軍甚至都沒有進行有組織的進攻和抵抗德軍的攻擊,戰争結束後,人們在找尋基輔戰役失利的原因時确認,基輔戰役的結局與斯大林的錯誤指揮有着莫大關系,由于斯大林對戰場的具體情況缺乏了解,再加上其固執的行為,對将領的建議充耳不聞,讓蘇軍隻管防守,基輔戰役也是斯大林人生中犯下最嚴重錯誤的一次戰役。雖然斯大林迅速的派遣了突擊部隊對包圍基輔的側翼德軍發起了進攻,以給基輔紅軍一些喘息之機,但斯大林卻又犯了用人不淑的錯誤,這種相對落後的戰術,導緻約70萬紅軍陷入了被德軍包圍的困境,是以就算這樣評價也不為過,一意孤行的斯大林絕對極大的推動了蘇聯紅軍在這場戰役中走向失利。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烏克蘭基輔戰役在蘇德戰争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斯大林指揮的失誤成為很多蘇軍軍迷永遠的遺憾,當時很多蘇軍軍迷都在想,如果斯大林最終同意了撤退這個提議,蘇軍撤退成功的話,會不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呢?其實不然,蘇聯在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過後,之前不把德軍放在眼裡的蘇聯高層才清醒過來,而蘇軍将領們對德軍的戰術分析使其進一步認清了德軍閃電戰的情況,開始進行更為嚴密的部署,于是蘇軍裝甲的打擊力量開始加快,雖然基輔戰争中,蘇軍不僅輸掉了戰鬥,還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可是這場戰役同樣有積極性,蘇軍負隅頑抗,為之後的莫斯科戰役争取了大量時間。況且在戰争中,輸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烏克蘭重地,蘇德早晚都是要決一死戰的。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蘇聯軍隊與德國之間所展開的烏克蘭基輔戰役最終還是以蘇聯戰敗收場,讓蘇聯軍方得到了許多的經驗和教訓,并且還使得蘇聯軍方的高層終于明白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斯大林在經此一役以後,還打算在外人面前保持雲淡風輕的假象,但是随着斯大林開始尋求他國援助時,他内心的惶恐不安也随之暴露在世人的眼中,可見此時的斯大林到底承受了多麼巨大的壓力,在這一戰役之後斯大林也沒有追究各階層将領的過錯,而與蘇軍不同,此時的德軍那可是意氣煥發、鬥志昂揚,基輔戰役也由此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閃電戰。這場戰役的勝利使得德軍的士氣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畢竟放眼全世界可以在一場戰役中活活俘虜約70萬人的國家那也是相當少的,這也是在德國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場戰役。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其實,我們不可以隻觀察基輔戰役,或是隻對蘇德戰争産生關注,我們應該放寬我們的眼界,将整個歐洲第二戰場,北非戰場都進行戰場的讨論與分析,正是因為在基輔戰役上德國很輕易地就擷取了成功,才會讓希特勒在軍事方面驕傲過度,手底下的将領在他心中都不合格。最後甚至不再進行越級指揮,而是将這些将領撤職,直接擷取東線戰場的完全指揮權,可見德國法西斯的失敗離不開希特勒迅速膨脹的野心。但斯大林卻非常知道進退有度的道理,他在基輔戰役的失敗中,在教訓方面已經汲取了很多,随後進行國内的工作,讓指揮能力能加優秀的名将去部隊内進行指揮工作,讓蘇聯的軍隊在之後實作更好的成長。

斯大林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戰,令70萬士兵在戰線消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