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侵略我國14年,然而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你可能不信

日本侵略我國14年,然而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你可能不信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當時日本向東亞各國都發動了侵略戰争,其中足足侵略了我國十四年,給我們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然而在二戰期間日本在侵略印度的時候,隻發起了一次進攻就立刻撤退,後來再也沒有打過印度的主意,為何日本在侵略我們和印度的時候會如此差別對待呢?

日本侵略我國14年,然而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你可能不信

其實日本攻列印度的時候已經是二戰後期,1944年九萬日軍向印度發動進攻,但是三個月後不僅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損失慘重,是以日本立刻停止進攻,因為當時日本經過十幾年的戰争,經濟早已崩潰,物資也已經供應不上,原本是想拿下印度,這樣無論空軍和海軍都更容易得到補給,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

日本侵略我國14年,然而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你可能不信

當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雖然印度軍事實力一般,但是英國的實力不容小觑,是以日本在攻列印度的時候沒有占到什麼便宜,而且在我國的戰場上已經牽制住了日本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兵力和物資消耗,是以他們根本就騰不開手再去和印度糾纏,在權衡利弊之下立刻就選擇了放棄,而和我們國家的戰争其實也已經接近尾聲。

日本侵略我國14年,然而攻列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你可能不信

雖然二戰時的日本士兵戰鬥力強,武器先進物資充足,但是我國軍民團結一心,對于抵抗外國侵略者是非常堅決的,是以在經過十四年的艱苦抗戰,終于打敗趕跑了日本侵略者,日本經此一役元氣大傷,不僅經濟崩潰,人口數量也急劇下降,如果日本當初沒有狼子野心,又怎會落得最終這樣一個下場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