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月子仇,女人真的有那麼難以放下嗎?

聽到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是的”。女人放不下月子仇,不是小心眼,不是小氣,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原諒是情分,不原諒是本分,沒人可以逼她。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時期,那時,女人剛經曆過生産之痛,身體極為虛弱,容易被細菌、疾病侵襲,心理也十分脆弱,容易多思多想,是最需要男人和家人關心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給女人添堵、找麻煩的人,居心不良,難以讓人原諒。

說到月子仇,十有八九跟婆媳沖突有關,作為兒媳婦,真的很難原諒在月子期間傷害她的婆婆,隻因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婆婆也生育過,也坐過月子,最是知道女人生産坐月子的痛苦,卻偏偏要把這樣的痛苦施加在兒媳婦的身上,這樣見不得兒媳婦好的婆婆,兒媳婦不原諒,很正常。

正如董卿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有些事不值得原諒,和大不大度沒關系。”

問我這個問題的人是一位姓葉的男士,今年53歲,因為婆媳沖突的事情遭遇了一些親朋好友的指責,感到十分苦惱。

葉先生的母親和兒媳婦之是以沖突尖銳,就是因為月子仇。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01.我媽生病住院了,親戚們找我麻煩:你老婆退休了,怎麼不去照顧;

葉先生的爸爸已經去世了,母親一個人生活在老家,今年74歲了。

前段時間,葉先生的母親感到身體不适,去醫院檢查之後,做了手術,是以,她需要有一個人幫忙照顧她。葉先生雖然有一個姐姐,但遠嫁到了外地,還需要帶孫子,鞭長莫及。

“你媳婦怎麼不來照顧我?她不是已經退休了嗎?”不僅老媽打起了葉先生已經退休了的妻子的主意,還有一些親戚們、媽媽的朋友打電話過來教訓葉先生。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婆婆生病了,做兒媳婦的不來伺候,像話嗎?你老婆這麼不像話,你個當丈夫的也不知道管管。”

“别扯什麼沖突不沖突,跟一個老人計較什麼?”

“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你告訴她,她要是不孝敬婆婆,她女兒會有樣學樣,她老了之後也不會管她,她肯定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回來伺候你媽。”

更有甚者,建議葉先生拿離婚作為要挾,逼迫老婆回老家的。

這些親戚知道她們婆媳關系不和,但是,隻有葉先生清楚,老媽跟老婆的關系不是不和這兩個字就可以概括的。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02.26年前,我媽是怎麼對待生了女兒的她的,我一清二楚;

28年前,葉先生與妻子自由戀愛,結為夫妻。

“我要娶她的時候,我媽就反對,理由是我老婆一看就不像是能生兒子的人。我不僅是我父母唯一的兒子,也是我爺爺唯一的孫子,他們把傳宗接代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加上當時規定隻可以生一個,是以我媽很在乎這個。”

葉先生認為媽媽的說法是無稽之談,堅持要結婚。婚後第三年,葉先生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讓葉先生的媽媽十分生氣,一邊指責兒子不聽話、兒媳婦沒用,一邊拒絕照顧兒媳婦坐月子,孫女也不管。

葉先生需要賺錢養家,無法照顧媳婦,親自出馬去勸說自己的父母,可是,任憑他好話說盡,都隻得到了媽媽的一句話:“誰生的誰管,孫女是她生的,她管,她是你丈母娘生的,自然是你丈母娘管了。反正,我不管。”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葉先生的妻子有兩個哥哥,母親要帶孫子和孫女,葉先生的妻子無奈之下,哭着向母親求助。丈母娘心疼女兒,答應照顧女兒坐月子,引起了兒媳婦的不滿,要不是哥哥們心疼妹妹,勸住了老婆,情況會更加糟糕。

“老婆出了月子,我媽依然不肯照顧孫女,還不斷地找我老婆麻煩,無奈之下,我帶着老婆搬了出去,租了房子。她負責照顧女兒,幹家務活,我負責賺錢養家糊口,直到女兒讀書後,老婆才出來工作,我們才慢慢有了餘錢,可以攢錢買房子。”

這22年過得有多麼辛苦,葉先生很清楚,老婆不可能答應照顧媽媽,葉先生也知道。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03.各找各媽,如今,我們各管各媽;

親戚們的電話不僅打給了葉先生,也打給了葉先生的妻子。葉先生的妻子接到電話後,毫不客氣地把這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親戚都罵了回去。

“我坐月子的時候沒人管,我媽不得不惹嫂子不高興,來照顧我,她在哪兒?”

“女兒沒人帶,我不得不做了5年家庭主婦,她兒子拼命賺錢養家,也隻夠基本生活的,一直無法買房的時候,她在哪兒?”

“我出去上班了,女兒上學沒人接,小小年紀就得一個人走路回來,跟我們哭鬧的時候,她在哪兒?”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妻子明确告訴葉先生,她絕不可能去照顧婆婆。她不是聖人,她放不下,也沒人可以勉強她。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我不會攔着你孝敬你媽,你可以請人照顧她,但我不會去,也不會讓她住到我這裡來。”

葉先生很清楚,這些親戚都是被他媽媽撺掇過來的,葉先生請了假,,開口就說道:“讓你伺候月子,你說,各找各媽。現在,我老婆說,各管各媽。我需要上班,無法回去,給你請了一個護工幫忙照顧一下。你脾氣好點,别找人家麻煩。”

雖然葉先生的媽媽依然在繼續抱怨兒子和兒媳婦,依然有不知趣的親戚打電話過來,但葉先生比較識趣,沒有逼迫妻子:“她的委屈和痛苦我看得見,當初,是我沒用,娶了她卻未能給妻女一個幸福的家,現在,我又怎麼可以逼她為了我對我媽笑臉相迎,照顧我媽呢?”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04.有一種善良,叫做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小氣、心思狹隘、不孝敬,這些詞憑什麼用來形容一個遭到别人傷害的人?他們原諒了傷害他們的人,不要求對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那他們所受到的傷害就能從未發生過嗎?

與其要求别人大度,原諒你,還不如先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善待别人。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不傷害無辜,就不怕遭到報應。幹了壞事,再想靠一句“對不起”就讓别人放下,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别人,這樣的人哪裡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分明是不想承擔犯了錯的後果罷了。

餘華在《文城》裡寫道:你永遠不會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可真當你走過他的路時,你連路過都覺得難受。

刀沒砍在你身上,巴掌沒打在你臉上,你不知道疼,那就管好自己的嘴,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如果你遇上了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甭客氣,要麼怼回去,要麼避而遠之,原不原諒一個人,放不放下一件事情,是你的權利,沒人可以逼迫你。

“26年前我坐月子,你媽說誰生的誰伺候,現在她病了,誰媽誰管”

END.

今日話題:如果是你,你願意放下月子仇原諒婆婆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