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是著名的愛國将領,可能一部分網友對這個名字會有些陌生,但大家對他和張學良發起的
“西安事變”
一定不會陌生吧。
當時日軍瘋狂對我國發起進攻,而我國正處于内戰時期,盡管共産黨有想和國民黨合作的心,但蔣介石并不答應。
是以在1936年12月12日的時候,楊虎城和張學良發起了著名的“西安事變”,他們二人扣下蔣介石,逼迫其将槍口對向日本。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是國民黨的重要上司人,還是黃埔軍校的校長,被不少國民黨人員所崇拜,如今竟然被楊虎城和張學良給扣押了,顔面盡失。
蔣介石雖然答應和共産黨合作,一緻抗日,但他内心深處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恨意沒有消失,被他們囚禁的仇勢必要報。果然當蔣介石回到南京後,公然對兩人實施報複。

蔣介石
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楊虎城則被逼到了國外,由于楊虎城不放心國内局勢還是反抗指令回到了祖國。楊虎城的這一做法剛好給了蔣介石報複的理由,就這樣楊虎城被蔣介石囚禁了整整12年,直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才被釋放。
本以為楊虎城能夠和家人團聚,沒想到蔣介石對他下達了處決的指令。
1949年9月6日,國民黨放棄重慶之前,蔣介石吩咐毛人鳳将楊虎城一家處決,其中包括楊虎城本人,楊虎城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秘書宋琦雲和徐林俠以及他們的孩子“小蘿蔔頭”。
2006年楊虎城的孫子楊瀚來到河南某個村莊,找到當年殺害自己爺爺的兇手,距楊虎城逝世已經過去57年了。
楊瀚見到兇手後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仇恨,而是笑着說了6個字,但也正是這6個字卻字字紮心!
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一定非常疑惑,楊虎城的孫子究竟對兇手說了哪6個字?當初殺害楊虎城将軍和“小蘿蔔頭”的又是誰呢?
楊虎城和共産黨合作
楊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在陝西蒲城縣一戶農民家中,由于家境貧寒,楊虎城隻讀過兩年的私塾,随後就來到一家飯館當雜工,以此減輕家裡的負擔。
楊虎城
1908年也就是楊虎城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殺人而被清政府絞殺于西安。楊虎城家中生活本就很難,如今父親去世,家庭負擔自然而然落到了楊虎城的肩膀上。
楊虎城得知父親死後向會館借了一輛獨輪手推車,一步步将父親推回家。家中鍋都揭不開了,更别說有錢安葬父親了,還是鄉親們湊錢才将其草草安葬。
此時蒲城留日學生井勿幕奉孫中山先生的指令,來到蒲城宣傳革命,發展同盟會員,組織學生講演團,宣傳革命。不過當時清朝的知縣認為這是“大逆不道”,是以對他們實施了抓捕。
由于被捕抓到的學生們遭到了毒打,導緻一名學生死亡,蒲城學生和教育界群起抗議,最後形成了震動西北的“蒲案”。
楊虎城的愛國思想正是受到了“蒲案”的影響,他認為自己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在這裡一輩子,他也要出人頭地,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蒲案”發生後,楊虎城走上了武裝抗暴救國的道路,他聯絡貧苦農民抗禦暴政,曾先後組織了“孝義會”“中秋會”等。
1911年楊虎城受到武昌起義的影響,率領一部分“中秋會”的會員加入“秦隴複漢軍”向字營。不過随着中華民國的成立,向字營也解散了,楊虎城帶領剩下的人回鄉。
楊虎城雖然看到辛亥革命勝利,但不少百姓的命運還是沒能發生改變,這讓楊虎城有些傷心,不禁感慨萬千。
1922年楊虎城擔任陝西靖國軍第三路司令,後來結識了陝西共産黨創始人魏野疇,是以接受了中共救國主張。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著名的“四一二”政變,他下令各部隊“清黨”,當時我黨人員處于水深火熱的地步,全國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大多數部隊接到蔣介石的指令立刻開始實施,唯有楊虎城接到指令後沒有聽從。
楊虎城不僅沒有聽從蔣介石的指令,反而讓南漢宸等共産黨員來到他的軍中躲避。楊虎城本就喜歡共産黨的思想,如今蔣介石下令捕捉共産黨人員,這更加堅定了楊虎城和共産黨人合作的心。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楊虎城極其反對蔣介石打内戰,畢竟此時我國的主要對手是日軍。楊虎城反對“圍剿”紅軍,積極主張抗日。
但大家也知道國民黨和共産黨的恩怨不是一天兩天的了,蔣介石最大的心願就是“消滅”共産黨,讓自己所在的國民黨成為最厲害的。
是以蔣介石得知楊虎城的想法後,為了防止他的勢力在西北擴張,就将他的第58師番号給撤銷了,改為陝西警備師。同時蔣介石還在潼關設全國陸海空軍總司令行營,主要負責西北軍務。
1935年10月蔣介石在西北設立西北“剿匪”總部,派張學良為副總司令,代理總司令之職。蔣介石這樣做想必大家一定十厘清楚吧,他就是為了在軍事上節制楊虎城,但蔣介石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之後張學良會和楊虎城合作扣押他。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蔣介石指令楊虎城參加“剿共”,最重要的是蔣介石讓楊虎城打頭陣。大家都知道頭陣是最危險的,蔣介石這樣做應該有兩個意思,一是驗證楊虎城的心到底在哪一方,二如果楊虎城真的和共産黨合作,這樣也能試探出來。
楊虎城帶領手下對紅25軍進行攻擊,結果楊虎城部死傷慘重,兩個旅長被打死,一個旅長身負重傷。楊虎城打了敗仗可想而是蔣介石有多麼不滿意了,蔣介石本就懷疑楊虎城的心,沒想到他又打了敗仗。
蔣介石(中間)
蔣介石得知這件事後非常生氣,不過最令人意外的則是蔣介石不僅不給楊虎城補充兵力,反而縮減他手下的人,也因為這樣楊虎城和蔣介石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多。
在蔣介石和楊虎城沖突越來越多的時候,我黨積極做楊虎城的工作。1935年12月初,南漢宸前往天津與楊虎城的代表申伯純進行談判,楊虎城本人為了不引起蔣介石的注意,是以此次并沒有前來。
對于紅軍和西北軍的合作,南漢宸提出了六個辦法:
第一、在聯合抗日的前提下,紅軍和西北軍将停止内戰,展開合作;
第二、在現有的防區内,雙方都不能對對方進行進攻和侵犯,必要時可以事先通知,或者放空槍、打假仗;
第三、雙方要派代表,互通情報;
第四、甲方在可能的情況下,掩護乙方人員的交通和運輸;
第五、甲方協助乙方購買通訊裝置、醫療用品或者其他東西;
第六、雙方在合适的地點建立秘密交通點,友善來往。
楊虎城的代表看後覺得可行,随後和南漢宸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可以考慮考慮。
此後我軍一直派人做楊虎城的工作,争取取得楊虎城這一員大将,為國共合作做鋪墊。
張學良(左)、楊虎城(右)
楊、張二人合力抓蔣
1936年4月在我黨的聯絡下,張學良和楊虎城前往洛川進行了一場秘密會談,我黨、張學良和楊虎城确定了不打内戰、共同抗日、三方聯合的方針。
同年12月4日,蔣介石帶領他的一些文臣武将來到西安,蔣介石來到西安的目的就是為了督促張學良和楊虎城進攻紅軍,但此時的張學良和楊虎城都不願和紅軍交戰。
12月7日下午,張學良來到蔣介石的住所,勸說他和共産黨合作,共同抗日,說到激動的地方張學良甚至哭了出來。但非常可惜的是盡管張學良聲淚俱下,仍然動搖不了蔣介石的心。
緊接着楊虎城也來勸說蔣介石,同樣也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甚至厲聲斥責了他。
12月11日張學良又來到蔣介石的住處進行最後一次勸告,毫無意外還是被蔣介石拒絕了。
楊虎城和張學良見蔣介石始終不贊同和共産黨合作,他們也知道如果不合作那麼我國将處于危險當中,二人無奈之下隻好使用武力,将蔣介石扣押下來,逼他和共産黨合作,進行抗日。
“西安事變”前,楊虎城和張學良進行了嚴密的部署,楊虎城的部隊主要負責解決西安城内的中央軍,而張學良部則負責去抓蔣介石。
12月12日淩晨5點多,在劉多荃的指揮下,唐君堯和孫銘九等人包圍了蔣介石所在的華清池,經過一番鬥争後,蔣介石的守衛被打敗。
當時正在睡夢中的蔣介石被一陣陣槍聲吵醒,他還以為是紅軍打來了,連忙下床跳窗逃走。當蔣介石來到後門的時候卻發現後門被鎖住了,最後蔣介石在侍衛的攙扶下爬上牆頭,沒想到剛爬上牆頭就因為着急而掉到牆外一個七八尺深的亂石溝裡。
蔣介石的脊骨被摔傷了,手腳也被劃破,鞋子更是掉了一隻,看起來十分狼狽。蔣介石來不及關心身上的傷勢,連忙躲進旁邊的小洞裡,防止被其他人發現自己的蹤迹。
淩晨6點左右院内的戰鬥結束,孫銘九等人沖進蔣介石的卧室,卻發現蔣介石并不在。孫銘九摸了摸蔣介石的床鋪發現上面還有溫度,他斷定蔣介石沒有走太遠,随後帶領手下開始實施追捕。
最終孫銘九等人在住處後面的山洞中找到了縮成一團的蔣介石,蔣介石看到孫銘九等人還以為他們是來救自己的,待孫銘九将蔣介石扣押的時候,蔣介石才明白他們想幹什麼。
蔣介石被抓當天,張學良和楊虎城立即通電全國,提出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除此之外他們還給中共中央發電報,邀請中共代表來西安商讨之後的事情。就這樣中共中央的代表周恩來總理前往西安,與楊虎城、張學良見面。
至于如何處置蔣介石,楊虎城和張學良的意見則不同,張學良認為目的達到就能将蔣介石放了,而楊虎城則認為蔣介石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不能輕易放了他。之後果然如楊虎城所說的那樣,蔣介石回到南京後,楊虎城和張學良,他一個都沒有放過。
楊虎城全家被蔣介石處死
1937年1月13日,西安事變一個月後,蔣介石下令将張學良從南京轉移到浙江囚禁。蔣介石雖然将張學良進行軟禁,但并沒有對他的家人下手,而楊虎城将軍則沒有這般幸運了。
大家都知道國民黨内部的争鬥向來很嚴重,而楊虎城既不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也不是蔣介石的心腹,是以當蔣介石被楊虎城扣押的時候,就對他懷恨在心了。
楊虎城沒有像張學良一樣被囚禁,而是被送出國進行“考察”,說得好聽是考察,說得難聽就是“流放”,楊虎城手上的兵力自然也被蔣介石給收走了。
楊虎城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愛國份子,盡管他身處國外也不忘操心國家大事,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楊虎城身處國外,不能為國分憂。當全面戰争爆發後,楊虎城違背蔣介石的指令,悄悄回國。
張學良和楊虎城(從左到右)
楊虎城以為自己回國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這一切都被特務彙報給了蔣介石。蔣介石本就對楊虎城懷恨在心,如今楊虎城不聽自己的指令偷偷回國,這無疑是在打蔣介石的臉,是以蔣介石不再信任楊虎城,指令特務盯緊他。
1937年12月2日,回國不久的楊虎城由戴笠陪同前往南昌,沒想到剛下飛機就被特務給抓住了,從此失去自由,被蔣介石囚禁了整整12年之久。
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成功解放南京,蔣介石見大勢已去便決定訓示毛人鳳動手将楊虎城等人處死。
8月27日特務頭子陸景清叫來楊進興、安文芳和楊欽典,
指令他們殺掉白公館内的楊虎城、他的兒女,秘書宋琦雲及妻子徐林俠和兒子“小蘿蔔頭”宋振中。
楊欽典
楊進興和安文芳聽後沒有遲疑,立刻執行上頭的指令,但楊欽典卻猶豫了,他不想殺楊虎城等人。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一定非常疑惑,楊欽典是蔣介石的人,他并不是共産黨的人,那麼他為什麼不願意殺楊虎城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楊欽典隻是蔣介石的警衛員,他來到白公館也隻是擔任看守的職責,楊欽典明确意義上并不算是國民黨,反而像是為國民黨效力的普通百姓而已。
楊欽典當兵隻是為了混口飯吃而已,他對共産黨的敵意并不大,而且在和楊虎城等人的接觸下得知共産黨的理念,也慢慢被感化。有時候楊欽典會延長他們的放風時間,改善他們的生活。
楊欽典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罪惡深重,是以他不願親自殺害楊虎城,但楊虎城的死還是有他的參與。
1949年9月6日晚上11點多,楊虎城等人到達白公館,他們剛剛進入戴公祠就遭遇了特務的暗殺。王少山從後門沖出,将匕首捅進楊虎城的兒子楊拯中的腰間,楊拯中慘叫起來。
楊虎城聽到兒子慘叫連忙回頭檢視,沒想到也遭到了特務的暗殺。随後宋琦雲和他的妻子也沒有逃過這一劫,雙雙喪命。
最令人氣憤的是他們連小孩子也不放過,楊虎城的一雙兒女,宋琦雲夫婦的兒子“小蘿蔔頭”宋振中都死在特務的手中。
小蘿蔔頭就是楊欽典親手所殺的,他沖上去掐住宋振中的脖子,将他摁到地上。不過由于楊欽典用的力氣并不大,是以宋振中好一會都沒有斷氣,仍在地上呻吟着。
另一特務楊進興看到這裡立刻沖上前,拎起刺刀朝着宋振中的脊骨處刺去,小蘿蔔頭就此斷氣。
這也成為楊欽典一生的噩夢,盡管楊欽典并沒有親手殺死楊虎城,但他是知道蔣介石的陰謀的,他沒有阻止,也沒有告發,而是任由這一計劃進行下去,是以楊欽典也算得上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
毛人鳳
9月10日,毛人鳳對衆人完成任務十分高興,特意對他們進行了賞賜,熊祥、楊進興等人得200銀元,楊欽典得50銀元。
祝你活到110歲
1949年10月的某天,楊欽典來到白公館巡邏,沒想到卻聽到了一個大秘密。羅廣斌對他說:
“老楊你知道嗎?新中國成立了!”
楊欽典聽後連忙左看看右看看,生怕他說的話被有心人聽到了。
楊欽典對羅廣斌說:
“你可别亂說!”
羅廣斌卻不以為然,他告誡楊欽典:
“老楊,聽我一句勸,國民黨要不行了,你還給他們賣命的話,下場隻有一個!”
羅廣斌勸他棄暗投明,楊欽典聽後深有啟發,當晚無法正常入睡。
1949年11月27日“重慶大屠殺”爆發,在白公館關押了50多名政治犯,分别由保密局司法處和西南長官公署二處管理,屠殺自然也由他們執行。
到了晚上10點多,僅僅還剩19人來不及屠殺,此時楊進興帶着手下的人逃命去了,他們根本不管白公館内的19名政治犯。
小蘿蔔頭
楊欽典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小蘿蔔頭”慘死的樣子不斷重制在自己眼前,他為了讓自己安心,便決定放了這19個人。
但楊欽典知道自己是國民黨的人,他不知道将這些政治犯放了的話,共産黨會不會放過自己,是以楊欽典一直有些猶豫。
當天楊欽典再次來到白公館,羅廣斌看後趕緊叫住他:
“你把我們關到這裡幹什麼?你不會替大家想想辦法?這也是為你想一條退路。”
随後其他人保證:
“隻要你将我們放出去,我們可以證明你對共産黨做過的貢獻,争取給你安排工作,不再追究你的過往。”
楊欽典要的不就是這些共産黨的保證嗎?他聽後立刻決定放了這19個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上面那位勸楊欽典的羅廣斌,正是日後寫出家喻戶曉著作《紅岩》的作者。
1949年11月30日下午重慶正式解放,次日楊欽典在羅廣斌的指引下來到警察局自首。不過在羅廣斌等人的證明下,組織沒有對他判處死刑,還準備把他安排在重慶市警察局工作。
大家都知道這個工作在當時可是非常稀缺的,本以為楊欽典會答應,沒想到他卻拒絕了。楊欽典自從參軍後就沒有回過老家,是以他想回家看看母親,就這樣楊欽典帶着組織給他的路費踏上回鄉的路途。
宋琦雲夫婦
回到家鄉後楊欽典安安分分當一個農民,整日農作,從不提過往的事情,他也從未向其他人提及過自己救下19位愛國人士,因為他心中始終愧疚楊虎城、小蘿蔔頭等人。
從1988年開始,楊欽典收到重慶有關方面的邀請,來到重慶參加紀念革命先烈的活動。盡管楊欽典不願再提及過往的事情,但為了讓後人牢記曆史,他還是一次次向其他人談及自己的“黑”和“紅”,盡自己所能為國家做一點事情。
2004年11月27日,重慶市為“11·27大屠殺”犧牲的烈士們在白公館和渣滓洞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這一活動楊欽典也參加了。第二天不少媒體争相報道了這樣一個場景:
已經86歲的楊欽典蹲在犧牲烈士的墓碑前,十分傷心的為已故的烈士們燒冥币,他不停道地歉和忏悔:“我對不起你們,對不起你們啊……”
楊虎城之孫楊瀚和楊欽典交談
2006年楊虎城的孫子楊瀚來到楊欽典的家中,楊瀚出生的時候祖父雖然已經去世了,但他還是想得知祖父之前的事情,這才有了楊瀚不遠千裡來到河南尋找楊欽典。
楊欽典在得知楊瀚的身份和來意後,臉色不僅變得蒼白,甚至流出了傷心的眼淚。楊欽典對楊瀚說這57年來,他一直身處于愧疚當中,一想到當年殘害了楊虎城一家就會睡不着。
楊瀚與老人談了許多,其中不乏祖父是怎麼死的?死前是什麼樣子的?楊瀚在得知這些時候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将帶來的禮物留下,臨走前卻笑着對楊欽典說了句:
“祝你活到110歲。”
楊瀚的本意可能真的隻是祝對方能夠長命百歲,但這句話在楊欽典聽來卻是極為諷刺的。這也導緻楊欽典聽後久久不能回神。
2007年11月17日楊欽典病逝,終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