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們心中,寶寶的吃喝問題是頭等大事。可是當寶寶還小的時候,尤其是0-6個月的寶寶,往往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些媽媽總是覺得寶寶沒吃飽,孩子一哭就以為是餓了。還有一些媽媽為孩子吃得多、吃得胖、長得快而“自豪”,其實孩子太胖或發育過快,同樣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麻煩。
1,過度喂養的危害
也許很多媽媽要奇怪,一直以來都隻聽說擔心寶寶吃不飽,原來吃多了也不行?那先為大家說一說過度喂養的危害吧。
■ 過度喂養會加重寶寶消化器官的工作
■ 過度喂養易腦疲勞
為消化過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是以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 過度喂養還會促進寶寶大腦早衰
研究發現,早衰物質會因飲食過飽于飯後增加數萬倍,易緻肥胖症,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智力偏低。
2,如何區分寶寶哭是不是因為餓了?
有很多媽媽分不清寶寶哭是什麼原因,以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要吃奶,其實寶寶也可能因為尿布濕了、需要愛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喂養過度。
■ 生理需要是小寶寶最常見的哭泣原因:
我餓了:這時的哭聲很洪亮,而且哭的時候頭來回轉動,小嘴一碰到東西就會有吸吮的動作。
我熱了or冷了:寶寶感覺熱的時候,往往會哭得滿臉通紅,頭上身上都濕乎乎的;寶寶感覺冷的時候,哭聲會相對低弱些,手腳冰涼、身體蜷縮,甚至臉色蒼白。
我睡得不好:這種哭鬧可能是睡姿不舒服、做夢、睡眠習慣不好或睡眠環境不佳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時給寶寶安慰,比如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或者輕輕拍一拍寶寶。
3,嬰兒吃奶量标準
新生兒胃容量與喂奶量相關,而胃容量與寶寶體重也有關。何謂胃容量,通俗來說,就是胃的大小,能夠承受多少食物。一般情況下,一位新生兒奶量以30—60毫升為佳,一日需要哺乳6—8次。當然,随着消化能力的完善,需逐漸增加奶量。

▲寶寶胃容量示意圖
3個月以後,新生兒胃容量明顯增長,約為100ml,建議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奶,但喂的次數要相應減少。寶寶除了要喝奶,還需要喝水,兩次哺乳的間隔可以喂一次,每天喂水量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到正常哺乳。
4,五招教你判斷寶寶 吃得飽不飽
說到這裡有些媽媽還是有些擔心,母乳喂養不可能每次都做到那麼精确,小寶寶又不會說話這該怎麼辦?其實隻要你能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要寶寶吃得飽不飽是有迹可循的。
■ 看寶寶體重&身高增長速度
0-3個月的寶寶,每月體重增長達到1千克,身高增長達到4厘米左右,就說明寶寶基本吃飽了。如42天寶寶檢查時體重增長小于1千克,那就說明可能母乳不夠,需添加奶粉,也可能是喂養方法不對,需醫生指導。如果體重增長過快,就說明你可能喂多啦。
■ 看寶寶吃奶後的反應
如寶寶吃奶後能安靜睡覺3小時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鬧,這表示他已吃夠了。如寶寶長時間不肯放開媽媽乳頭,或猛吸一陣又把乳頭吐出來哭鬧,且體重增長慢,則表明沒有吃飽。
■ 看寶寶的大小便
一般而言,寶寶每天尿濕(濕透)6塊以上尿布,說明母乳的量6足夠,寶寶吃飽了。
■ 看寶寶的膚色
看寶寶的膚色是否健康、皮膚和肌肉是否有彈性,如果一切正常,那就說明寶寶吃的很飽且很好!
■ 從寶寶下咽的聲音判斷
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連續約15分鐘就可以說明寶寶吃飽了。
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删除,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圖檔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釋出,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謝謝!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贊”和“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輸出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态度。
我們起早貪黑、周末不休
隻為盯緊最新消息
求親們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