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這幾年,二胎、三胎相繼開放,但生育率的高開低走,卻依然掩蓋不了疲态。
對于不少家庭來說,不願意再投入時間、精力生二胎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目前的社會競争壓力太大了。
不但要頂着房貸、車貸這些經濟上的壓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撫養、教育孩子方面,更要比之前老一輩人付出的多的多。
但任何問題都不是絕對的,并不是說每個家庭因為各方面掣肘,都不适合生二胎,相反,有3種家庭生完二胎後,日子反而過得比蜜甜,若是有你,偷着樂吧。

01.整體經濟狀态好的家庭
我們常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把這句話套用在一個家庭裡,就可以說:“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和諧度”。
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
小兩口談戀愛時,體會不到柴米油鹽的艱辛,但一旦結了婚,有了孩子,那剛進家門,就是雞毛蒜皮的事。
如果因為經濟壓力大,進而導緻家庭出現各種沖突,那麼生一個孩子是最好的結果。
相反,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錯,能夠在應對孩子各個階段的吃穿用度、興趣學習費用、旅遊娛樂之後,還能維持這個家庭生活的優質運轉,那麼就大膽生吧。
因為在沒有金錢的後顧之憂之後,這個家庭着重培養的就是家庭關系和家庭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當家庭裡所有的成員,都可以有自己所努力的目标時,那麼這個家庭的運轉,一定是健康且積極向上的。
是以,生了二胎之後,更有助于家庭的和諧度,而且兄弟姐妹們之間還能有個精神上的互相幫扶,靈魂上的寄托,可謂是非常好的家庭組合了。
02.主要成員身體健康的家庭
有句話叫:生一場大病,毀一個家庭。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這種情況是常有發生的,是以,能不能要二胎,除了經濟問題之外,還要看家庭主要成員的身體健康情況。
主要家庭成員包括:老一輩雙方父母,夫妻雙方和大寶。
首先,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事業,全心全意在家帶娃的,畢竟居于少數,除非家庭經濟狀況,超過70%以上的家庭,除非普通家庭很難實作全職帶娃的目标。
是以這個時候,老一輩雙方父母的身體健康程度,就成為了能不能要二胎的首要條件,如果身體都不錯,那麼要二胎之後,還能互相換着帶,不至于一方父母太過于勞累,而且大大減輕了年輕夫妻的壓力。
其次,夫妻雙方的身體健康程度,也要進行考量,如果一方身體不太好,那麼生二胎,很容易就會給家庭帶來新的問題,到時候一個家庭亂成一團,還不如不生。
但還是剛才所說的那句話,隻要主要家庭成員的身體比較健康,那就大膽生二胎,雙方父母也能夠樂得其所,夫妻也輕松自在,家裡添丁加口也熱鬧,何樂而不為呢?
03.相處和諧度高的家庭
其實,人和人相處是很難的,而放在一個家庭中,這會顯得更難。
如何促進親密關系?如果保持維系親密關系?如何對下一代進行統一教育?
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有可能在一個家庭當中産生,一旦有問題,就得解決問題,而這個時候,往往是和諧度較高的家庭,解決問題反而會簡單一些。
那如何去考慮自己的家庭相處和諧度高不高呢?
其實,不要去看面子上的事情,面子上的事情,很容易被現實打臉。
那該怎麼看呢?
第一,看這個家庭的平均教育水準。若是接受教育的比例越高,且學曆平均下來也比較高,那基本上遇到問題,可以用更了解的方法解決,而且在教育孩子,要二胎方面,能夠更快速高效的達成統一。
第二,看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有人說,看一個人心裡想的是什麼,不要看結果,而是要看過程和他的行為和方法。
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決定了你們是不是具有相同屬性的人格,一旦沒有,那麼你們在日常相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難題。
相反,如果上述兩條都滿足的話,那麼這個家庭的和諧度會比較高,在過去,這個被稱之為家族文化。
家族文化統一,更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生二胎之後,也會更加地融洽和睦。
忒咪媽媽寄語:
在忒咪媽媽看來,人的一生很短暫,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是以我們生孩子,是希望能夠讓家庭更加的圓滿,并且要做好生育、教育的準備,而不是随風而來,随勢而去。
是以,要不要生二胎,這不僅僅是多一個孩子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到更深層次的家庭問題,隻有這樣,二胎才會出現得恰逢其時,而這個家,也會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