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明回應一切:最艱難時,榮耀曾“一顆一顆”搶晶片

趙明回應一切:最艱難時,榮耀曾“一顆一顆”搶晶片

榮耀CEO趙明。企業供圖

“華為将近10萬人的研發隊伍,擁有方方面面的能力,但是榮耀出來的4000來号研發人員,要靠自己去補齊一切。”1月11日,榮耀CEO趙明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财經等媒體的采訪時,這樣說道。

此前一天,榮耀剛剛釋出了起售價格9999元的旗艦折疊屏手機Magic V。加上去年8月釋出的Magic 3系列,曾經隻是華為旗下網際網路品牌的榮耀,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已經完成了兩個旗艦系列的布局。其海外市場也在去年10月重新開機,趙明表示,榮耀的目标是未來3-5年海外出貨體量超過中國市場。

趙明回應一切:最艱難時,榮耀曾“一顆一顆”搶晶片

榮耀釋出折疊屏手機Magic V。企業供圖

在行業風雲突變的2021年,榮耀走過了一條頗為驚險的路。在被趙明稱為“至暗時刻”的4月份,榮耀一度面臨“斷糧”窘境,幾乎沒有存貨可以拿來銷售。供應鍊團隊要“一顆一顆”地搶晶片,研發團隊隻能采用不被其他廠商看好的晶片來研發新機。然而,當新機打開局面、供應鍊得到理順後,榮耀的市場佔有率也快速回升到曆史高點附近。擺脫原有定位束縛後的榮耀,甚至開始喊出“對标蘋果”的目标。

“你的神經會被磨練得越來越粗,顆粒越來越大了。”聊起過去一年自己和公司的變化時,趙明坦承,“2021年對于榮耀來說,其實是處于一個非正常的節奏。”趙明預計,2022年,缺芯問題将會有所緩解,但手機行業大盤恐怕隻會維持穩定或者略微下滑,榮耀需要“穩得住”。

面對國内手機市場的“内卷”,廠商沖刺高端的後勁不足,趙明直率地指出:“其實還是我們做的東西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需要,大家還是在相對低層次地重複。”不過,他也相信,“内卷”也意味着一些突破性的時機可能要到來了。

“如果說能把蘋果也卷下來,那才算是本事。”

最艱難時幾乎無貨可賣,員工提問榮耀是不是“完蛋了”

貝殼财經:你後來曾多次提到榮耀在去年四月面臨“至暗時刻”,當時主要是難在哪裡?

趙明:特别艱難的時候,是當時等于沒貨,“存糧”都不多了。一個月最低的時候我們就發了幾十萬台,大約也就三五十萬台手機。那時候的貨是要省着發的,因為要想着怎麼能夠堅持到新的晶片供應到來的時候。當時每一台手機都是在中國區總部機關來分貨,為了讓我們的核心店鋪能夠活下來,真是一台一台地分。當時我們的市場占有率隻剩3%,一個月的發貨量甚至不如手機行業大盤一天的量。

貝殼财經:當時很多人對榮耀也并不看好,這些聲音有傳到你的耳朵裡嗎?

趙明:我記得四月份的時候,我們有一次内部交流,“CEO面對面”,公司所有的人都可以線上上提問題,一些比較火的問題也會被頂上來。當時有很多人就問,網上有很多人對我們不看好,覺得我們榮耀是不是要“完蛋了”。

貝殼财經:面對這麼多内部外部質疑的聲音,壓力會不會很大?

趙明:這也是作為CEO應該承擔的,對吧?在原來華為的體系中,還有更大的上司去承擔,你是在不擔心資源的狀态下去工作。現在我們榮耀畢竟還是個創業公司,業務到了最後需要拍闆的時候,都是幾十個億的投資下去,涉及對市場的判斷,對技術發展路線的判斷,對消費者的判斷,其實也是風險比較大的。當然,這個可能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你的神經會被磨練得越來越粗,顆粒越來越大了。

貝殼财經:3%市占率的“絕境”,榮耀是怎麼走出來的?

趙明:我們的核心團隊很多時候會比我更積極,比如我們的産品總裁方飛,我們專業的營銷團隊。還有我們的供應鍊團隊,在最難的時候真的是每天一顆一顆地把晶片搶回來。當時,我們的産品團隊在決定做什麼産品的時候,不是先規劃你的産品再選擇什麼晶片,而是有晶片用就不錯了。我們唯一不受限制而且能夠海量供應的晶片隻有高通骁龍778G,因為當時其他家對這款晶片不是很看好。我們是晚于行業45天拿到的晶片,但是集中全公司的力量,終于讓榮耀50如期上市。這次“急行軍”,一下子就把我們的供應節奏給扭轉過來了。

獨立後新增員工4000多人,要靠自身的研發去“補齊一切”

貝殼财經:榮耀現在的員工規模有多大?

趙明:我們從華為出來的,有将近8000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是11000人的隊伍了。中間除了離職的,新增加的有4000多人。今年我們還會進行校招和社招,人員還會進一步地擴大。與此同時我們也會注意維持我們的文化價值觀,戰鬥力在原有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提升。我們把簡單高效作為公司的價值觀之一,也是要時刻提醒自己,組織龐大了之後,不要變得官僚和遲緩。我們内部實行兩層審結制度,不要因為審批程式太多,把提出流程的人“折騰死了”。到去年年底我們的兩層審結率達到85%,部分部門達到了90%。

貝殼财經:榮耀獨立前後,公司管理上有什麼大的變化嗎?

趙明:其實對于我本人來說,影響是有,但是不是特别大。最開始榮耀就是一個相對的獨立的體系,當時上面還是有更高層的管理團隊,現在我上面也還是有董事會。不過确實就是現在決策的寬度、廣度和深度比以前可能範圍更大,決策權更多了。這個也就是多一些少一些的問題,我也不認為是有什麼太本質的差别。

從公司業務層面來說,可能就是資源可以整合得更完整。我們在原來的體系中是要在一個更大的平台上去平衡和協調,現在整個的平衡和協調都在我們自己這裡。

貝殼财經:失去了華為這個“更大的平台”,榮耀的研發是否也面臨很大的壓力?

趙明:華為有将近10萬人的研發隊伍,擁有方方面面的能力,但是榮耀出來的4000來号研發人員,要靠自己去補齊一切。2021年,在整個榮耀的研發資源極其緊張的情況下,我們還是集結了一支隊伍,用将近一年的時間去打磨了Magic Live智慧引擎。我們公司還有很多這樣的投資,這樣才能讓我們面向未來走好每一步。一開始可能會慢一點,但是會越走越好,要沉下心來。

廠商沒有餓死的隻有撐死的,不要對市場過分樂觀

貝殼财經:榮耀現在缺芯嗎?預計2022年手機行業缺芯問題是否會有所緩解?

趙明:現在晶片不是特别緊張,對我們來說是不太緊張。從整個未來發展來看,晶片對于我們來說屬于結構性的短缺,隻是在海外個别市場的個别晶片有些短缺。

晶片的問題在2022年肯定會比去年要緩解,短缺還是結構性的。因為去年有一個特殊的原因,那就是華為和榮耀突然離場了一段時間,大家都來搶奪這個市場,每個人都在overbooking(超額預定)。然而這也可能導緻晶片的整體供應會遠超過市場容量。沒有幾個廠商是“餓死的”,除非特殊情況,都是“撐死的”。榮耀本身其實也要特别注意,特别謹慎,不要對市場過分地樂觀。

貝殼财經:你預計今年手機市場大盤趨勢會是怎麼樣的?

趙明:我覺得今年的大盤增長不大現實,我估計還會維持穩定或略微下滑。

貝殼财經:市占率回來之後,榮耀要做什麼?

趙明:三季度以後,從我們的銷售來講,我們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消費者層面上,在旗艦機的發展路線上,公司要如何去構築面向長遠競争的能力。如果要是為了銷量,做低價、做促銷就可以了,但是榮耀是很克制的。在未來産品規劃當中,我們基本上沒有1000塊錢以下的産品。

繼續管道下沉,進軍海外市場,榮耀2022年要“調節奏”

貝殼财經:2022年,榮耀準備做哪些調整?

趙明:大方向上,我認為還是要“穩得住”。在核心的創新能力上,端到端傳遞的能力上,高效的銷售體系上,要補的課也很多。另一個關鍵詞是“調結構”。2021年對于榮耀來說,其實是處于一個非正常的節奏,上半年沒貨賣,發了榮耀50之後下半年就發了榮耀60。但是我們要快速把它們傳遞完之後,才可以定下心來好好地去思考和去規劃,節奏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調整過來的。今年我們肯定就沒有那麼多産品了,如果2022年的上半年保持像去年下半年的産品釋出密度,那我們團隊就“瘋了”,市場也會“瘋了”。

貝殼财經:線下管道建設上,榮耀會如何進一步布局?

趙明:我們的産品系列很多,服務的人群很廣泛,是以管道的下沉今年肯定會做,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在中國大部分的縣都有管道和零售體系的布局,而且已經布局很長時間了,一部分的鎮也沒問題了。2022年的覆寫肯定會比去年要好,榮耀跟經銷商的連接配接和聯系也會更好一些。

我知道其實線下管道的壓力很大。因為疫情的影響,居民消費意願的影響,線下實體店的壓力是蠻大的。我們也在考慮2022年要如何真正幫助和賦能它們。一個是繼續推出像Magic V這樣的産品,去吸引消費者主動去店裡體驗。另外就是我們要幫助經銷商去提高效率,比如從線上幫助它們引流,推動管道營運的數字化轉型等等。

貝殼财經:榮耀的海外市場去年十月也重新開機了,你對海外市場有什麼預期或者計劃?

趙明:榮耀2022年海外市場肯定會有一個高速的發展。總量上,我們的目标是海外市場在三五年内能夠超過中國市場。因為中國市場也在變大,那海外的增長速度隻會更快。

歐洲市場,我們未來會重點通過高端旗艦手機去進行拓展,建構高端品牌和高端市場。包括中東、亞太的一些國家,也是這樣。在拉美、非洲地區,更多會以中低端機型的銷售為主。俄羅斯市場則會相對比較平衡。

消費者永遠是正确的,國産手機沖擊高端還缺産品力

貝殼财經:國産手機的高端化卡在4500-5000元左右的價位無法突破,競争越來越“内卷”了,你如何看待這個現狀?

趙明:我覺得其實還是我們做的東西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需要,大家還是在相對低層次地重複。榮耀獨立出來之後,也學會了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說市場和消費者如何,消費者永遠是正确的,(還是)你有沒有做出真正讓消費者驚豔的産品。

客觀上來講,2021年的各款旗艦産品,其實沒有任何一款讓我覺得認可的。你想要消費者認可你的什麼?是旗艦的晶片嗎?他買的也不是晶片對吧,他買的是體驗。是以不要成天去說這些價格什麼的,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帶給消費者的使用價值和體驗價值。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對吧?其實我們要反過來問自己更合适。

貝殼财經:限制國産手機的,是産品力的因素多一些,還是品牌力的因素多一些?

趙明:我認為核心還是産品。

貝殼财經:現在主要國産手機廠商做折疊屏、推自研晶片已經成為“标配”了,榮耀有計劃做自研晶片嗎?

趙明:我可以說做晶片這件事情本身對于我們來講沒什麼特别大的難度,因為真正難的是做SoC晶片。短期内我們沒有做基帶晶片或者SoC晶片的計劃。如果要做SoC晶片,肯定是一個特别大的決策,但是要說“做晶片”這個事情,做與不做都不是一個特别難的決策,因為它完全看你的需要。你可以去做一個電源管理的晶片,或者藍牙、Wi-Fi晶片,隻要是基于你的業務需求。

貝殼财經:國産手機廠商這種“内卷”的局面是否能被打破?

趙明:在新的競争環境下,我們要看的是哪家能夠活得更好,能夠長久地成功和活下去,能夠有品質地生存和發展,這才是一個企業最好的狀态。現在來看,競争也是到了一個新的狀态,大家可能覺得手機行業内卷,其實内卷就意味着一些變化、一些突破性的時機可能要到來了,否則的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這個行業的價值就要打折扣了。

對于這個事情我總體還是很樂觀的,因為畢竟蘋果的價值還是展現在那裡的。如果說能把蘋果也卷下來,那才算是本事。

對标蘋果的底氣是智慧服務,智慧化将是榮耀核心投資方向

貝殼财經:現在榮耀喊出了“對标蘋果”的口号,在脫離華為之前,榮耀有想過對标蘋果嗎?

趙明:當時沒想過。按照當時公司對于“雙品牌”的定位,榮耀主要還是定位于年輕人的品牌,是以我們在整個的設計中主要思考的是怎樣做一些更酷的科技,更炫的設計。但是從我個人來講,我是一直特别看好作業系統和軟體體驗的個性化方向,這是我當年就堅信的。

貝殼财經:榮耀對标蘋果的底氣在哪裡?

趙明:坦率地講,蘋果今天在系統設計和消費者體驗上,我認為是做得比我們好。但是它也有它的不足。榮耀的目标是在中國的服務生态,比如Magic Live智慧引擎所加持的各種網際網路服務,要率先去超過蘋果的體驗。Magic Live要做的,是打造人性化、個人化的作業系統,根據使用者不同的場景,讓作業系統做到“千人千面”。同樣一個系統,任何兩個人用起來都是不一樣的。下一步我們考慮的是,蘋果是A系晶片+iOS,我們是Magic Live加持的作業系統跟MTK、高通的晶片的結合,我們要如何做到最優,讓綜合體驗能夠上去。

貝殼财經:現在有不少手機都内置了各種智慧化能力,但體驗還是參差不齊的。做智慧化難度最大的地方是什麼?

趙明:首先就是整個智慧服務的低功耗,以及實時的響應能力。還有就是真的要根據使用者的所需進行推薦,如果把它做得廣告化,消費者肯定是不接受的。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涉及公司價值觀的問題。我們是要把消費者的需求,跟後端的服務、網際網路平台的訴求能夠很好地結合。比如吃午飯的時間,系統會給你推薦美團或者餓了麼的外賣服務,一開始隻是一個建議,但是當系統熟悉了你的習慣之後,我們就會隻推薦其中一個而不是另一個。

貝殼财經:這些服務對AI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智慧化會是公司接下來研發的重點嗎?

趙明:對,我們的Magic Live前面已經釋出了,未來也會堅定地投入智慧化,這會是一個核心的投資方向。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許諾編輯徐超 校對 郭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