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肥城市王氏泥塑:匠心塑百态 指尖傳薪火

泥塑,也被稱為“指尖上的藝術”。一塊看似尋常的“泥巴”,經過雕塑、打磨、燒窯等幾十道繁瑣的工藝,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動物或人物形象,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作品。曆經百年傳承的肥城王氏泥塑,造型古樸大方,具有本地特色,2018年被列入泰安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名錄。

肥城市王氏泥塑:匠心塑百态 指尖傳薪火

說起王氏泥塑,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第三代傳人王士榮。王氏泥塑植根桃鄉大地,起源于民國時期,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民國時期,在肥城市石橫二村就有一戶做泥人的世家大名王明勝,人稱泥人王,在周邊地區小有名氣,一生主要靠捏泥人謀生,他捏的泥人惟妙惟肖,很受百姓歡迎,那時戰亂不斷,社會動蕩,人民生活艱辛。

1949年終于迎來了新中國解放,解放後王明勝幹起了賣貨郎的生意,帶上小百貨,推上小土車,放上泥娃娃,手裡搖着撥浪鼓,走街串巷。後來因年事已高,不再四處奔波,這項傳統技藝也就由兒子王慶水接了過來,王慶水并對泥人進行了改進,對泥塑作品進行上色,使其更加美觀,逢年過節王慶水便帶着泥人到周邊地區趕集市,跑廟會,生意興隆,那時家長給小孩買個泥娃娃、泥哨子玩,便是那個年代最好的玩具。

肥城市王氏泥塑:匠心塑百态 指尖傳薪火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于受到破“四舊”的影響,很多傳統文化藝術遭到了破壞,為防止意外,王慶水把具有上百年曆史的泥娃娃模坯保護了起來,留傳至今,現已成為泥人藝術的一個曆史見證物。随着時代變遷,泥人藝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在2001年春,王慶水之子王士榮到天津去做生意,偶然間看到了聞名世界的泥人張作品,特别激動,泥人張已成為當地有特色的文化名片,影響很大,王士榮看後身受啟發和鼓舞,回到家後開始潛心研究泥塑,由于自小受爺爺、父親的影響,自己又有良好的基礎,很快就掌握了整個泥塑制作過程。

肥城市王氏泥塑:匠心塑百态 指尖傳薪火

第三代傳承人王士榮在吸收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了王氏泥塑獨特的藝術魅力。王氏泥塑作品采用當地泥土,經過取泥、配泥、練泥、捏泥、晾曬、燒制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把精選的泥土碾碎,曬幹,用水炮制,再用木棒捶打,像揉面一樣揉,煉好泥,放置一段時間,泥才有了韌性、粘性,又經過幾十道工序才能把作品完成,通過艱辛努力。王士榮終于讓在肥城地區消失了許多年的泥娃娃、泥老虎、泥哨子重新面世,其作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形象生動、活潑、傳神。

王氏泥塑的作品題材大都取自鄉裡農家,表現民風民俗,鄉土氣息濃厚。作品形象吉祥喜慶、生動活潑、形态各異,别具鄉土氣息、妙趣橫生,呈現出别具特色的大拙與大美。作品無論男女老幼都以誇張的肢體形态和人物表情,展現桃鄉人民的勤勞、純樸與善良。

肥城市王氏泥塑:匠心塑百态 指尖傳薪火

用泥塑這一獨特形式記錄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人們記憶中的市井百态,是對當地民俗文化的一種生動記錄。二十多年來,王士榮創作了上百件以民間故事、傳說為題材的一件件妙趣橫生的泥塑作品,受到各界關注。

“咱們王氏泥塑和别的不同的地方,咱是采用的地表下一米深的泥,作品鄉土氣息比較重,比如說春耕、過年、原始人類的場景,通過做這些流露鄉土氣息的東西表現農民的智慧。”王士榮說。

具有百年曆史的王氏泥塑,是地方民間藝人在勞動生活當中聰明智慧的結晶,為了做好非遺技藝的傳承和發揚,王士榮在不斷進修提升自身技藝的同時,還與多家博物館和民俗館進行對接,将自己的泥塑作品在館内進行展出,提升了王氏泥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他還先後進入多所學校義務為學生上泥塑課,為非遺技藝傳承人的培養儲備了人才。

為了提高王氏泥塑的技藝,王士榮先後在天津美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等一些高校進行進修學習,為了把王氏泥塑更好的傳承下去,他來到一些學校給孩子授課,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和傳承王氏泥塑。

“情懷承載非遺之厚重,讓用泥土捏成的魂走進千家萬戶。文化傳承真的是要幹一輩子的。”王士榮感慨地說。(大衆報業 大衆日報用戶端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紀宗玉 顔慧智 高揚 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