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來自辛巴維(威)、加蓬、斯裡蘭卡、烏茲别克斯坦等10個國家的留學生們,在周口師範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和文學院老師的帶領下,慕名前來鄲城張振福陶瓷泥塑藝術館,向張振福老師學習捏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鄲城泥塑。
張振福老師為他們講解了中國泥塑的淵源和鄲城泥塑的地域特色,留學生們認真聆聽講解,感受鄲城泥塑獨特的文化魅力,張振福老師首先帶領大家走進第一展廳——原生态泥塑展廳,展出張振福泥塑200件,泥塑的特點:無論是老人、中年漢子或是孩子,都是面帶笑容、樂呵呵的,質樸感人,留學生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張振福老師最新作品《慶餘年》;然後,張振福帶領大家走進第二展廳:丹瓷泥塑展廳,張振福全球首創的丹瓷泥塑300餘件,泥人穿上華麗衣裳,窯變自然流露的色彩豐富厚重,令留學生們贊歎不已。接下來,張振福應留學生們的邀請,為一名來自辛巴維(威)的留學生高帥塑肖像,張振福老師挽起袖子用6公斤黃河泥花費20分鐘時間,魔術般的塑好了高帥的肖像,留學生們豎起大拇指誇贊:“張老師太棒了,塑的太逼真了!”。
本次參觀學習實踐活動不僅讓留學生們更好的了解了豫東泥塑的文化特色,同時也促進了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融。為留學生們提供更多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包容。
通過此次活動,留學生們不僅親身體驗了豫東周口的地域文化,也看到了今日中國鄉鄉村振興的繁榮景象。張振福說:“通過這次我教留學生們捏制泥塑,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這些留學生們一定能夠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為促進中外友好合作與交流發揮積極作用,今後,也歡迎更多的來華留學生走進我的陶瓷泥塑藝術館,參觀學習和交流,我要用泥塑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各國人民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