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青銅器之鄉”和“泥塑第一村” 感受曆史文化之美

作者:西安網

  西安網訊(記者 韓濤 實習記者 陳雯格),4月11日,“赫赫宗周燦燦寶雞”全媒體行采訪活動走進全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作為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寶雞演繹出了青銅時代的鼎盛繁榮。自漢代以來,數萬件青銅器在這裡出土,數量之巨,精品之多,銘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國之首,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外在氣勢恢宏,内裡莊重肅穆,擁有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銅鏡、錢币等文物48萬餘件,尤以商周青銅器著稱,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一列列排布整齊、造型各異、端莊優美的文物述說着周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座鎮院之寶就是今年龍年春晚吉祥物‘龍辰辰’的部分設計靈感來源,1963年出土的何尊。上方呈圓狀,友善舀酒,下方呈方狀,展現‘天圓地方’的觀念。底部122字銘文中寫有‘宅茲中國’,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中國’二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講解員劉瑞雪向采訪團介紹,“館内荟萃商周青銅器1500多件,有逨盤、秦公镈等百餘件國寶重器。”

在“青銅器之鄉”和“泥塑第一村” 感受曆史文化之美

  據了解,館内現設有《青銅鑄文明——周秦文明之光》基本陳列和《對鏡貼花黃——古代銅鏡與時尚生活展》《陶語訴春秋——古代陶瓷與文化生活展》《明月照瓊琚——古代玉器與藝術生活展》等專題陳列,多層次、多角度展示寶雞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

在“青銅器之鄉”和“泥塑第一村” 感受曆史文化之美

  近年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挖掘周秦文化元素,将文物内涵借以新穎實用、創意十足的文創産品呈現出來,何尊樂高積木、“國尊”系列貴金屬文創、逨盉金屬冰箱貼、何尊冰箱貼、“中國”鑰匙扣、青銅器紋飾桌墊、鳳凰于飛胸針……兼具實用性、趣味性、環保性的文創産品使文物不再束之高閣,越來越廣泛地走入尋常百姓家。

  此外,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立足“學術立院、管理興院、服務強院”的理念,在國内外舉辦以寶雞青銅器、玉器等為主題的系列展覽,建立“金屬文物修複中心”,編輯出版學術刊物《周秦文明論叢》《青銅鑄文明》及《對鏡貼花黃》等系列圖書,全方位讓文物“活”起來。

  中國泥塑第一村:非遺傳承繪就鳳翔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被譽為“中國泥塑第一村”的鳳翔區城關鎮六營村泥塑工坊裡,記者看到匠人們正制模、翻坯、粘合、粉底、出線、裝色……一雙雙巧手熟練靈活地操作着,一個個形态逼真、威武可愛、古色古香的泥塑接連“出爐”。這些泥塑以瑞獸神化、風俗人物、花草魚蟲為主要造型,目前形成5大類300多個品種。

在“青銅器之鄉”和“泥塑第一村” 感受曆史文化之美
在“青銅器之鄉”和“泥塑第一村” 感受曆史文化之美

  據了解,2016年,六營村聚力打造六營民俗村景區,相繼建成中國泥塑園、旅遊服務區、牡丹觀光園等。“我們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以‘非遺保護+鄉村旅遊’的發展模式,建成了中國泥塑體驗園,友善遊客對這項民間工藝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這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唯一一個聚合國内各種泥塑文化的主題公園。”六營村黨支部書記廖衛軍介紹。

  非遺文化傳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條街建設項目是鳳翔區第一個由集體經濟探索實施的文化旅遊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六營村推進。項目建成後,遊客可一邊觀賞、體驗鳳翔泥塑的非遺魅力,一邊品嘗當地美食。

在“青銅器之鄉”和“泥塑第一村” 感受曆史文化之美

  2019年,六營村黨支部提出“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泥塑文化專業合作社,泥塑産業從單打獨鬥轉而抱團發展。在當地泥塑傳承人的帶領下,鳳翔泥塑不斷推陳出新,自2017年以來,先後3次登上央視春晚、元宵晚會舞台。

  據了解,六營村目前有268戶1000餘群衆從事泥塑産業,小泥塑成為群衆增收緻富的“大産業”。2023年,全村接待遊客1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3000萬元。

編輯:婧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