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接受自己,或許是強迫症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

接受自己,或許是強迫症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

有的人,一出門就需要反複檢查很多次門窗,整理東西時總喜歡分門别類擺放整齊……這屬于強迫症嗎?

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強迫現象,但是,從出現頻次、程度、時長、是否可控等方面來說,強迫現象與強迫症有着本質的差別。

強迫症,是一種輕型精神障礙,可以表現為強迫思維、強迫行為、強迫意向,好發于35歲以下人群。

接受自己,或許是強迫症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

強迫思維,就是腦内總是出現一些沒有必要、不切實際、不應該想的内容,但又不可遏制,比如總是懷疑門窗沒關緊,總是覺得瓦斯會洩露等。

強迫行為,就是總做一些自認為不該做的事,但不做不行,比如一天洗手數十次。

強迫意向,介于以上兩者之間,既想做但實際不會做,比如站在高處,有往下跳的沖動,但又不會跳。

01 強迫常與反強迫并存

強迫症病人出現強迫症狀後,自己不能坦然接納,也不能自我改變,并且會伴有一種強烈的擺脫和控制的願望,是以常出現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同時并存,自我拉扯,十分痛苦。

而一般人出現強迫現象時,症狀并不會太過嚴重,也不會有過于強烈的自我反強迫,往往可以實作自我接納和控制。而且接納和控制後,強迫想法也會慢慢消失,強迫行為也可以被控制。

是以,診斷強迫症需要符合症狀标準、嚴重程度标準和病程标準,當三種強迫症狀最少出現一種,影響到學習和工作,且病程持續三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為強迫症。

接受自己,或許是強迫症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

此外,還可通過各種測試量表,作為診斷的參考依據。

選用測試量表時,應確定測試有信度(可靠穩定)、效度(準确有效)和常模(有在一定範圍内進行比較的标準)。

而且測試隻能反應當下的情況,也可能會因為一些現實因素的影響,使測試結果出現偏差。是以測試量表通常隻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作為診斷标準。

02 輕度強迫症可以自我調節

強迫症,在衆多精神障礙裡,可以算作比較輕的一種類型。如果症狀輕微,不一定需要特殊治療,通過自我調節,完全可以恢複正常。

我們能做的首先就是要接受自己的強迫思維和強迫意向,不強求擺脫和控制它,在觀念上達到放松,再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慢慢調整後,症狀就會逐漸消失。

對于強迫行為,要勇于忍受不這樣做的難受的感覺,忍受多次以後,也許就能慢慢習慣了,難受的程度就能慢慢減輕,持續的時間也會縮短,最後達到克服。

03 心理治療能很好地緩解強迫症狀

心理治療主要包括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其中行為療法又包括暴露療法、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等。

/ 認知療法 /

認知療法就是通過精神分析、自由聯想、夢的解析等,讓患者意識到出現強迫行為是有原因的,就可以消除一定的精神恐懼。

/ 暴露療法 /

就是讓患者暴露在恐懼的事物前,通過适應這種刺激來糾正強迫症狀,不過前提是患者身體健康,可以經受住刺激。

比如,讓害怕狗傳染疾病的強迫症患者,與狗共處一室,強烈的恐懼、不安可能過一會兒就消失了,下次再暴露,程度就會減輕,直至症狀消失。

/ 系統脫敏療法 /

就是逐漸接近恐懼的對象,還是以怕狗舉例,可以先與狗間隔50米,然後再到40米、30米、20米、10米,逐漸接近,一點點适應。

/ 厭惡療法 /

通過建立一種痛苦的條件反射,來減緩這種強迫行為。

比如一天要洗十幾次手的患者,每次洗手的時候就對他進行電刺激,這樣慢慢地他就不會再願意頻繁洗手了。

但這種方法需要有強烈的治療願望,且存在一定的醫學倫理問題,現在一般不建議使用。

04 強迫症較嚴重,需結合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強迫症來說不一定是必須的,但如果強迫症患者病情較重,尤其是出現了中、重度的強迫行為,就需要藥物治療了。

治療使用的藥物主要是抗抑郁藥,比如舍曲林、氟西汀等五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但使用的藥量相對更大,是治療抑郁症劑量的2-3倍。

通常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即使已經治愈,也應該維持用藥一段時間,以免症狀波動導緻複發。

藥物治療期間需一個月複查一次,醫生會根據一些檢查、測試量表、患者感受等,來判斷療效以及是否需要調整用藥。

治療并不是以強迫症狀消失為治愈标準,如果經過治療,患者已經能夠接受自己的強迫症狀,而這些症狀已經不再對病人産生影響,就可以說已經達到治愈。

需要注意的是,因強迫症還可能合并出現焦慮症、抑郁症等,嚴重還可以列入精神殘疾,是以還是建議在能力範圍内盡早治療。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姜長青 主任醫師《強迫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