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中,戰争向來殘酷無情。确實,縱觀曆史戰争,除了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以和平方式解決戰争之外。隻要發生戰争,其死亡人數絕不在少數。以安史之亂為例,在這場持續了7年的戰亂中,雙方共投入多達100萬的士兵,其中30多萬戰死,百姓的傷亡更是得按千萬計算。而即便是一場小仗,那死亡者也絕不在少數。然而在歐洲的這場戰役中,該小國隻派出了80人出戰,卻一人沒死。甚至在回國清點人數時,軍隊還憑空多出了一人,直令人瞠目結舌!
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内陸袖珍國家。它位于瑞士及奧地利之間,全國國土總面積共160.5平方公裡,直到2018年,全國才隻有3萬7千人。而在19世紀60年代時,該國的人口更是慘不忍睹,甚至不足一萬。

1866年,普魯士與奧地利産生争端,決定用戰争解決問題。面對如此“龐大”的戰争規模,列支敦士登決定繼續保持中立,兩不相幫。不過,普魯士卻因其與奧地利領土緊密相連,遂派來使者威脅列支敦士登出兵。眼看自己的國家必然會被卷入戰争,列支敦士登經過全國範圍的讨論,選擇了當時支援率最高的奧地利。為此,他們還派出了一支80人的軍隊,奔赴奧地利,供奧方差遣。
面對援軍,奧方向其表示了感謝。随即,他們将這批士兵全部派駐蒂羅爾地區,以阻止普魯士盟友的快速增援。
這裡是意軍前往普魯士的必經之路,很快,一支意軍就抵達了蒂羅爾地區。面對一支數量遠超己方,武器裝備更為精銳的軍隊,躲在戰壕中的80名列支敦士登士兵,無疑有些害怕。但相比這80人,意軍卻更加恐慌。他們認為,這是奧地利提前安排好的一支伏兵,不可輕易動手。就這樣,雙方都躲在戰壕中,誰也不肯先動手,足足等到戰争結束後才露頭。
最終,由于80人未曾抵抗,是以被釋放回國。而在回國清點人數時,長官卻納悶了,明明派出了80個人,回來怎麼成了81個呢?經過細緻的排查才知道,原來,軍隊中多出的這一個人正是普魯士的逃兵。不過,缺人的列支敦士登也沒将他遣送,反而将其留下,最終竟成為了敦方的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