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創】内蒙古|司建新: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原創】内蒙古|司建新: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内蒙古阿拉善盟

司建新

【原創】内蒙古|司建新: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新年伊始,發小同學桂芸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讓我再次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大李老師。時間是2022年1月5日,星期三。因為之前她并沒有告訴我今天大李老師要來,或許是她有意想給我一次千載難逢的喜悅吧。

一見面,大李老師就跟大家說,這小夥子我熟悉,并一口說出了我的名字,大家幾乎都愣在那裡;我驚訝的喊了聲“老爺子”,握手入座後,我的眼睛就一直圍着大李老師的身影不停地轉動,我的思緒就一刻也沒有停頓,有聆聽、有回想、更有那一份永遠抹不去的深情與眷念。

上世紀七十年代,從我能記事起就記住了“大李老師”這個稱呼,但從不知道大李老師的姓名,也從不敢向父母和哥哥姐姐們問起,因為那樣會覺得很不尊重。在我們小的時候,小夥伴小同學們鬧起沖突來,如果誰說出了對方家長的名字,那就是“罵家長、罵大人”。是以,受這樣一種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就一直沒敢問起大李老師的名字。直到參加工作近十年後,大概是2000年前後,資訊發達了,經常會在報刊雜志上看到大李老師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通過落款署名和自己的内心感應,慢慢地按圖索骥,才知道大李老師的名字,越發開始了默默地關注。那時候,有次出差到盟裡,在他工作的機關走廊裡迎面碰見了“當官”的大李老師,雖然二十多年沒見面了,他卻一眼就認出了我,詳細地詢問了我家裡的情況。那一次,因為分别的時間太久讓我不敢确認,就怯怯地問:“您是……大李老師?”之後就是在阿左旗作為人大代表去社群接受述職評議時見到了退休後的大李老師,他老人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與今天的相聚相叙沒有什麼兩樣——雖滿頭銀發,卻依然精神矍铄、侃侃而談又不失幽默樂觀的本色,真讓人有種“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的感受。

大李老師說,塔木素格布拉格公社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在那裡、在塔木素學校他把最美的青春獻給了那片熱土,一幹就是八年。他是學校第一個正兒八經的漢授國文老師,在他到來之前漢班的國文課都是由蒙語老師教的,老師們家長們學生們和公社裡都像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他來呢。大李老師是公社指派我父親騎着駱駝從巴彥諾爾公馱到塔木素的,在漫漫長路走到離塔木素公社約十公裡的夏日紮幹這地方一個牧民家裡住了一宿,牧民老阿爸一見他就用蒙語說“這個小夥子将來要離開公社呢”。大李老師能聽懂蒙語,他了解了老阿爸的意思,是說他将來會很有前途、要進機關當“幹部”的。當時他并沒有太在意,後來随着事業的發展老阿爸的話果然在他身上應驗了。但是,大李老師一直保持了他當老師教書育人時的優秀品格,他不希望别人稱自己“上司”,卻更樂意大家叫他“老師”。是以呢,我這四十多年就在内心深處這麼叫着,也從沒改過口,覺着這樣親切。

大李老師特别受人尊敬,這在塔木素公社是有口皆碑的。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隻要他知道了都會熱情相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大李老師說,1965年,他剛到塔木素的那天,還沒來得及從駱駝垛子上把東西卸下來呢,就有小孩子急急火火的跑來叫我父親,說家裡有事,讓父親趕緊回家,從孩子們急切的表情和并不清晰的叙述來看,可能是我們家要添丁了。正是那一天,我二哥出生了。是以,大李老師直到今天都對二哥的生辰八字記得尤為清楚,每當提起他都會自信滿滿地說,誰要不信就拿出二哥的身份證一對便知。人們都說大李老師總是樂善好施,可他卻說“我永遠同情弱者”。在塔木素學校工作的那些歲月裡,他因為偷偷地給那些被冤打成“當權派”“内人黨”的民族幹部理掉了因長期關押、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頭發胡須,使他們煥發精神、堅持正義而被認為是“保皇派”,他沒怎麼在意過,依然用自己的才華伸張着正義。試想,在那樣一個風雲波谲的年代,敢于仗義執言的能有幾個?在那時候,大李老師就會用吹口哨的辦法給那些受害者發送消息,使他們免受了不少皮肉之苦。我國小同學的父親英年早逝,大李老師慷慨解囊,路遇同學的母親,二話沒說就從兜裡掏出一進制二進制湊齊的20元錢交給這位母親,為她家解了燃眉之急;上世紀七十年代的20元放在今天該是多少?那隻能用濃濃的鄉情去衡量了。

大李老師至今還儲存着一個刻有經文的銅鈴铛,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從哪兒找來的,更不知道是哪朝哪代鑄造的。當時隻是為了上下課時間到了搖搖這鈴铛,維持秩序用的,直到教室門前挂起了大鐘才把這鈴铛收藏起來,壓根兒就沒想過它的什麼價值。更加傳奇的是,在“破四舊”過程中,為了不因這鈴铛上的經文而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也為了保護這鈴铛不受損,大李老師悄悄地把鈴铛交給了我的父親,囑咐在加工廠裡沒人的時候把上面的經文打磨平,這樣鈴铛就能保住了。可是等到“雨過天晴”,我父親懷着十分内疚的心情“完璧歸趙”時,大李老師驚奇地對我父親說“哎呀呀!司大師,您可是幹了一件大好事哪!這下鈴铛就完完全全保住了。”怎麼回事呢?原來,父親告訴大李老師,因為他自己每天和叮叮咣咣的“錘煉”之聲打交道耳朵已經受損,要想把鑄刻在銅鈴上的經文給锉平了,那聲音該有多嘈雜尖銳呀,是以他就沒按大李老師安頓的去做。這反而促成了兩人近乎完美的傳奇佳話,這件事也讓大李老師興奮至今。

大李老師是個細心人,他把父輩寫給他的書信全部展開熨平後裝訂成冊,作為優良家教家風傳承下來。他還不失風趣地對大家說,你們要想看到這些家信就得受點兒“委屈”,隻能站着,把冊子輕輕放在桌子上、輕輕地翻看,因為紙張已經很脆弱了,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就為這個,我更想早日目睹那一封封抵過“萬金”的家書了,從中深深感受一下如此家風的魅力,以滋養自己的心身。在我心目中大李老師總是那樣謙遜和藹,堪稱楷模。我曾多次觀瞻過老人家的墨寶,總會讓人耳目一新,唯有一點是幾乎未變的,那就是每到落款處他就惜墨如金了,隻署“彰善”兩個字就用印了,每一次都會讓我欽佩有加。

大李老師須臾不曾忘記塔木素那片他曾經付出過青春和熱血的土地。他說,那裡的人都很好,善良、淳厚、樸實,怎能讓人忘記;塔木素格布拉格用漢語表達就是“福泉”,意寓生長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幸福平安、生生不息。

【原創】内蒙古|司建新: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司建新,1968年9月生,199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90年8月參加工作。國家公務員,愛好文學。

【原創】内蒙古|司建新: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原創】内蒙古|司建新:跟大李老師聊家常

★★ 平台簡介 ★★

【阿拉善文學】是内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文藝兩新”合作平台,為《阿拉善文學》期刊推選優秀作品及新人。該公衆号不限年齡、地域,為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等提供原創文學作品免費編輯、分享釋出、推廣展示等服務。

聯系編輯投稿

請掃描二維碼

1524883005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