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作者:十柒曆史

1955年大授銜,關于開國将領的授銜,一直都有誰高授、低授的讨論。

其中,有一位将軍很低調,當年,他給同志說,給他評個校官就很滿意了,大校、中校都行。

這名謙遜、随和的将軍,正是抗日時在陳錫聯将軍麾下,參與夜襲陽明堡的孔慶德将軍。

但他沒想到是,就在授銜儀式前夕,他接到通知,自己被授予中将軍銜,大感意外。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實際上,這一次給孔将軍授中将完全沒有問題,完全與他的經曆相比對。

他堅持自報校官的時候,周圍有一名老軍官說:“我們這些老革命,僥幸活下來已是萬幸。”

這确實是不少将領的心聲,那麼,在戰争年代,孔将軍曾作出過哪些貢獻,值得被授予中将軍銜?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l 護送美國佬

在抗戰時期,除了著名的夜襲陽明堡一戰,孔将軍曾執行過一個特别的任務。

1938年1月16日,孔将軍接到指令,帶隊抵達山西晉中,769團部的駐紮地點,也就是昔陽縣臯落這個鎮子上。

抵達團部後,陳錫聯将軍親自下達了指令,要他帶人護送盟軍。

這個“盟軍”,是美國方面派來的人,太平洋戰争尚未爆發時,美國表示自己是“中立國”,不會參與任何紛争。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但同時,他們也派遣了一批人員到中國進行考察,國共兩黨都有所接觸。

孔将軍接下指令後,立刻帶隊,按時抵達了約定地點。

到了當地,眼前的一幕讓他着實有些意外,因為所謂的“盟軍”其實隻有一個人。

而這名美國軍官名叫卡爾遜,多年以後,将軍再回憶起這段經曆,他記得自己看這個美國人的長相橫豎不順眼,沒法笑臉迎接對方。

卡爾遜具體長什麼樣呢?藍眼睛、黃頭發,鼻頭有點大,其實就是很典型的美國人長相。

他心裡别扭着,同對方客氣地點點頭,這就算是打招呼了。

因為這個,當年他也沒問對方的名字、軍銜如何,路上就叫卡爾遜為“美國佬”。

完成任務回去彙報時,他還稱呼對方是“那個美國佬”。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孔将軍口中的這個“美國佬”在1937—1939年裡,曾深入我們的敵後根據地考察。

他見過許多上司同志,像毛主席、朱老總、彭老總等等他都見過,國軍他見過老蔣、李宗仁、白崇禧……

可以說,他是那時會見中國高層相當多的一名美軍将領。

他前往中國的一周前,羅斯福曾給他下過指令,要他不時寫信回來,以報告在中國觀察到的細節。

那時,連卡爾遜自己也沒想到,這一次行動竟促使他接納了八路軍的精神,并想大力推廣。

那麼,當年孔将軍是如何護送這位“美國佬”的呢?

陳錫聯将軍知道像孔将軍這樣的戰士,可能會對外國人有抵觸情緒,是以他還特别強調了幾點。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比如,必須保護好目标,不能讓日軍傷害他,如果受傷了,那就要務必保住對方的性命。

将軍自然接下了這些指令,雖然他不怎麼喜歡美國佬的臉,但他按照指令執行得非常出色。

走之前,他還跟陳将軍說,不管怎麼樣,他都會善待八路軍的朋友,保證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當天早上,他們啟程就遇到了一點麻煩。

部隊抵達東冶頭鎮,迎面就碰上了日軍,恰好又是白天,對方人多勢衆,不能硬沖,隻能先暫時回去。

他立刻安排部隊搶先占領一個山包展開阻擊,另一邊派戰士把人護送回團部,再做打算。

這一戰打到下午落日,他們打掉了2、30名日軍,順利傳回團部另想他法。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這對于孔将軍來說,是一場再尋常不過的戰鬥,但這卻極大改變了卡爾遜對八路軍的看法。

事實上,他先接觸的是國民黨,同時,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中,它也接受了八路軍“遊而不擊”的宣傳。

他們在鎮子上待了好幾天,多次偵查,确認沒有敵情後,孔将軍才決定再次出發。

這一次,同卡爾遜一起走的,還有抗大的學員,聶帥的夫人張瑞華女士。

此前東冶頭鎮上,日軍走得太匆忙,沒有帶走士兵的遺體。

他們經過鎮子時,這名美國軍官看見了地上的屍體,徹底改變了遊擊隊“遊而不擊”的想法。

因為語言不通,雙方行動時總有些阻礙,孔将軍的保護工作不是很輕松。

就在路上,他們快到娘子關了,正巧走到一條鐵道線上。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那時,有一列火車開了過來,孔将軍一聲令下,大家借着火車巨大的噪音沖了過去。

但卡爾遜聽不懂,他走到小橋上就站住了,将軍帶人比畫引導他過去,結果他又走錯了方向。

沒有辦法,将軍自己沖過去,一把拽住這個美國軍官過了橋。

他們在指定地點等了好一會兒,但接頭部隊還沒來,就在那時,偵查員跑過來報告,說關隘口北邊車站方向,有敵人西南這邊跑過來。

孔将軍當機立斷,帶隊朝西北方走,聽見槍聲派人去查,這才知道是接頭部隊和日軍碰上了。

而護送隊伍走到了接應隊伍的後方,得知孔将軍等人脫險,大家才撤走,把人都接回了根據地。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這段經曆給卡爾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國後還專門寫了兩本書,記錄了中國抗戰的真實情形,着重描寫了八路軍。

雖然孔将軍個人有些抵觸這個美國佬,但卡爾遜對這個沉默而謹慎的中國軍官十分欣賞和信任。

卡爾遜的書中,曾寫下了當年孔将軍部隊紀律嚴明的一幕。

之是以能有這樣的紀律,孔慶德将軍的長征經曆起了重要作用。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l 兩度入黨

1938年,夜襲陽明堡的第二年初,孔慶德将軍接到一個特殊的指令,他要護送一位美國軍官卡爾遜到晉察冀根據地。

他所帶領的部隊紀律令軍官印象深刻,而他之是以能帶好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早年“兩度入黨”的傳奇經曆。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在卡爾遜的書中,曾詳細記錄了當年他被護送到根據地的情形。

當年他們出發時,孔将軍給部隊做了訓示,要求不許講話,不許吸煙、咳嗽。

總之,盡可能地不發出聲音,跟上大部隊前進,前衛會一直守到他和學員們通過。

他們的下山路更危險,到處都是光滑的石頭。

孔将軍走到隊伍後面,拉着他的手沖過了公路,經過那段驚險的鐵路後,孔将軍跟他說他要回去了,接下來鄧連長會來護送他們。

随後,将軍向他闆正地敬了個禮,轉身離開,隐于夜色之中。

卡爾遜評價他是一個沉默而辦事富有效率的中國軍官,事實上,這是衆多老紅軍自戰鬥以來就養成的辦事風格。

孔将軍與不少紅軍戰士一樣,出身貧寒,他最開始加入的是國軍,以求謀生。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後來聽聞紅軍的事迹,他決定投向紅軍,在六安起義後,如果他所願,他所在部隊參加了紅軍。

在保衛蘇區的戰鬥中,他打仗、學習兩手抓,逐漸提高了思想。

1931年8月,他成為一名共産黨人,又因為作戰勇猛,在一次戰鬥前線上被提拔為了連長。

他打仗不害怕敵人的炮火,王家圍子戰鬥中,有一個土炮彈片炸到了他腦門上,血流了他一臉。

對此,他毫不在意,隻不過這個彈片在他前額留下了一個疤。

在鄂豫皖蘇區,他多次參與反“圍剿”戰鬥。

其中在第三次戰鬥中,他帶領部隊擊退了預備進攻黃安的援敵,拿下了東王家據點,而後順利切開了敵人側後方。

他對黃安戰役有着重要貢獻,然而,勝利喜悅還未消散,他就被莫名其妙地抓走了。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這之後,他更是被取消職務,開除黨籍,那些人罰他去當挑夫,搬電台。

這樣的日子過了快一年,這換誰都會覺得委屈,但孔将軍沒有鬧,他知道鬧也沒用,自己根本什麼都沒做錯,要堅持到澄清的那一天。

他相信黨群組織會公正處理這件事,是以一直認真把每件事都做好。

進入四川通江後,事情發生了轉機。一支隊伍路過了孔将軍他們,他正搬着電台,有一個人叫住了他。

“這不是孔慶德嗎?”他轉過頭才發現,那人是自己的老團長王宏坤。

王團長很意外,也很高興,因為自己的老部下沒有冤死,但同時也很心疼。

他接着又問:“你怎麼在這裡搬電台呢?”

孔将軍回答說:“組織叫幹啥就幹啥,反正都是為了革命嘛!”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王團長聽後點點頭,鄭重拍了拍将軍的肩膀繼續趕路了。

一個月後,他接到通知,組織要他回老部隊報到,回歸隊伍後,他重新加入了黨組織。

不久,紅四方面軍進入川陝,國軍調38個團,兵分三路圍追堵截,來勢洶洶。

那時,孔将軍已恢複為連長,他帶着連隊跟着10師作戰,反攻時追了敵人30多裡,把川軍打得落花流水。

他們連隊還參加了空山壩戰鬥,正因這場出色的戰鬥,他被升任為30團1營營長,不久又為副團長。

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順利會師後,他繼續升任為36團團長,帶領部隊跨越草地。

在過草地途中,他還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打穿了左肺,經過簡單的醫治後,他堅持要下擔架騎馬走,不給同志添麻煩。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幸運的是,雖然騎馬弄得他胸口發痛,但人年輕,傷口很快就恢複了。

比起受傷,他更心痛的是在草地、雪山上犧牲的同志。

因為他們本不必走那麼多次草地,這也是為什麼他雖然不了解張國焘在想什麼,但本能地認為執意南下是不對的。

從長征中的小事中,足以看出孔慶德将軍是一名經受住考驗的老紅軍,在思想上也十分堅定,不怕吃苦。

這些優秀的品質,在新中國成立後,依舊大放光彩,周總理曾兩度特地點将他,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l 被周總理點将

1969年,周總理親自講了孔慶德将軍一面,他說要交給将軍一項重要的任務。

這個任務如果完成不好,毛主席睡不着覺,孔将軍打了包票,說自己一定能順利完成任務,讓主席睡個好覺。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周總理交給孔将軍什麼任務,為什麼特地要點他的将?

早在1968年,周總理就曾親自給武漢軍區打了一通電話,點名要孔将軍辦一個工廠。

這個工廠就是後來的第二汽車制造廠,簡稱“二汽”。

為什麼要選孔将軍來,實際上,從解放戰争時期,他在大别山區的經曆便可窺得一二。

當年,劉鄧挺進大别山時,孔将軍是冀南部隊下的4旅旅長。

那時,剛進大别山的日子很不好過,尤其是入冬之後,寒冷刺骨的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為了解決保暖問題,他下令讓武工隊的同志找商人和富戶幫忙,跟他們立字據借款,解決吃穿問題。

這些錢在全國解放後,陸續還清了。當年他們向大家求助時,好不容易借到了200匹土布。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在那深山老林裡,他們也沒法找裁縫,就隻能自己動手,染布、彈棉花,最後再縫成棉衣。

雖然大家做得不大精美,但能保暖、穿着舒服就行。

解決了保暖問題,他們對抗國軍就更有輕松了,桐柏軍區成立以後,他擔任了軍區的副司令。

他一邊攻城,一邊找到守軍親屬,請他們給自家人做說服勸降。

這招還真管用,當地的解放程序一下就加快了,1948年4月5日,在艱苦的攻城戰中,他們殲敵4000,順利解放了鄧縣。

從加入紅軍以來,經過長征,參與過奇襲陽明堡,護送美國軍官,解放時期又挺進過大别山,立下不少功績。

這樣的戰士評為中将是合适的,當年孔将軍說要個校官就可以,完全是謙虛了。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從這裡就足以見得,孔将軍又會打仗,又會搞生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修“二汽”一事,與毛主席倡導的“三線建設”相吻合,随時做好戰鬥準備。

他确實也沒有辜負周總理的期望,在他的監督之下,“二汽”的建造效率很高,并且生産出來的車輛品質十分穩定。

不久,周總理再度找到他,希望他能夠參與焦枝鐵路的建設。

總理一見到将軍,就稱他為“孔老”,把人吓了一跳。

孔将軍請周總理還是繼續叫他本名,總理笑着說,人過50便可尊為“老”,可見總理對他的尊敬與欣賞。

簡單寒暄後,總理交代下了焦枝鐵路的情況,希望他能當個總指揮。

周總理還說,這條鐵路毛主席很關注,不把它修好,主席難以放心,睡不下。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聽到這裡,孔将軍更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他拍拍胸脯,向總理保證,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讓毛主席放寬心休息。

離開北京後,他立馬投身進了工作。說實話,這之前他哪裡來修鐵路的經驗,基本上是邊學邊幹,虛心求教。

為了更好組織建設,他别出心裁,将建設隊伍按部隊那樣編制,分段施工。

每次開工,他都會親自沿線檢查,他從不以自己是總指揮,就對民工頤指氣使。

孔将軍每次都是和大家吃一樣的窩窩頭,住一樣的屋子,這讓勞工們感覺非常親切。

1970年7月1日,焦枝鐵路竣工,後來這條鐵路成為大陸一條十分重要的交通線。

當年,周總理等上司同志得知他修好了鐵路,紛紛誇獎他立下了大功。

1955年孔慶德自認校官足矣,結果意外評為中将,這是為何?

孔慶德将軍不論是在戰時,還是建設時期,都始終如一地堅定自己的信仰,默默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

他從不愛争取名利,工作的唯一目的是建設更好的中國,這樣的老将軍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