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京淩晨抵京,頂着32國壓力,中方最高層一句話,讓俄吃下定心丸

作者:吳學蘭

普京專機淩晨抵京,北約32國逼中方二選一,中國最高層一錘定音,俄羅斯吃下“定心丸”,美方會收手嗎?

5月16号淩晨4點,俄總統普京乘專機抵達北京,對中國開啟為期2天的國事通路,中方三軍儀仗隊予以迎接,多名代表提前等候,給出了高規格的禮遇。普京此訪具有特殊的背景,一方面這是普京再次連任總統後的首次出訪,足見俄羅斯對中國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雙方經曆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變幻,具有不一樣的意義。結合目前的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等熱點局勢,中俄作為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國,此番會晤也将對國際和地區局勢産生重要影響。

普京淩晨抵京,頂着32國壓力,中方最高層一句話,讓俄吃下定心丸

從中俄目前的處境來看,舉行元首峰會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在俄羅斯方面,不久前美國兩黨在援烏問題上達成一緻,出台了610億美元的援烏法案,并将大量武器裝備運抵烏克蘭,歐洲也同步行動,俄軍的戰場形勢不容樂觀。在歐洲多國叫嚣要出兵烏克蘭後,北約在俄羅斯邊境附近舉行軍演,美歐商讨瓜分俄羅斯的海外資産,普京面臨的是地緣和經濟上的雙重挑戰,打破對西方的幻想進一步“向東看”已經迫在眉睫。

普京淩晨抵京,頂着32國壓力,中方最高層一句話,讓俄吃下定心丸

對中方而言,美國拉攏日本、菲律賓等國,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并在菲律賓部署中程飛彈系統,試圖以軍事手段威懾中國。最近拜登政府頻繁鼓吹中國“産能過剩”,宣布對七大類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的關稅達100%。對中俄而言,聯手應對西方的全面打壓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中俄相似的處境令這次會晤顯得格外重要,如何合力應對西方的挑釁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普京淩晨抵京,頂着32國壓力,中方最高層一句話,讓俄吃下定心丸

以西方的視角來看,中俄深化合作不是個好消息,不久前美國務卿布林肯訪華,逼迫中國與俄羅斯“斷聯”,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國不能在俄羅斯和西方中“兩頭吃”,要求中國“二選一”。面對北約32國的壓力,中國最高層在會見普京時強調,中方始終願同俄方做彼此信賴的好鄰居、好朋友和好夥伴,不斷鞏固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共同實作各自國家的發展振興,攜手維護世界公平正義。中方的一句話既打破了西方的要挾,又給俄羅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方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在外交、經濟和戰略上保持自主。

普京淩晨抵京,頂着32國壓力,中方最高層一句話,讓俄吃下定心丸

此番中俄元首會晤,大機率将提到國際和地區的熱點問題,并在中俄關系發展和全方位合作上把脈定向,在中方的一錘定音下,兩國合作必将進一步深化。對美國而言,遏制和打壓分化不了中俄關系,隻會制造陣營對抗和“冷戰”格局,隻有堅持和平友好,打破對中俄的錯誤認知,探讨中美俄的共同利益,才是解決沖突分歧的最好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