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8國槍口一緻,美國連下3道挑戰書,人民日報敲響鐘聲,事态嚴重

作者:吳學蘭

就為一件事,日前美國對華連下3道挑戰書,不得不說拜登吃相真的過于難看,中方絕不會接受。

16号,《人民日報》敲響鐘聲,鄭重道明一個事實:美西方針對中國電動汽車所謂“産能過剩”的點評純屬僞命題。48小時以前,美國總統拜登以“産能過剩”和“公平競争”等借口,對中國新能源相關産品大幅提高有關關稅。

28國槍口一緻,美國連下3道挑戰書,人民日報敲響鐘聲,事态嚴重

以上還僅僅是近期美國對華連下三道挑戰書的第一道而已,第二,此前訪華期間就大談所謂“産能過剩”的美國财長耶倫日前又借此說事;第三,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以相同話題攻讦中國。

在美方持續的輿論轟炸下,歐盟27國近期也跟随美國,整整28國槍口一緻,炒作所謂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産能過剩”。

幾十個國家都在說中國“産能過剩”,中國就真的“産能過剩”了嗎?當年納粹都有三十多國做後盾呢,難道納粹是對的?咱們可不能三人成虎,要就事論事,實際情況是,中國本來不存在産能過剩,但是美國這麼幹,搞不好就真有可能引發“産能過剩”了。

電動汽車的出現,本身是多重時代因素交彙的結果:第一是技術應用走向成熟;第二是緩和氣候問題的需要,去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斷言,全球“變暖”時代已經結束,“燃燒”時代來臨。氣候問題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遠比傳統燃油車環保的電動汽車自然成為時代的寵兒。

28國槍口一緻,美國連下3道挑戰書,人民日報敲響鐘聲,事态嚴重

顯然,當下正是電動汽車大放異彩的時候,特别是美國,因為美國汽車保有量世界第一,而且美國公民偏愛大排量汽車,是以美國市場恰恰是最需要大量電動汽車産能的,怎麼拜登金口一張,就成“産能過剩”了呢?無論如何,中國電動汽車絕對和“産能過剩”不沾邊。

相反,美方連同歐盟這麼多國家指責中方,并且試圖通過關稅手段威脅到中國電動汽車在海外的銷量,反而真有可能導緻中國“産能過剩”。美方很可能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到時候再跳出來說:看吧,我就說你“産能過剩”吧!這是典型的循環論證,說的幹脆點,就是耍流氓。

28國槍口一緻,美國連下3道挑戰書,人民日報敲響鐘聲,事态嚴重

但美方耍流氓,我們還用奇怪嗎?拜登很清楚本國需要電動汽車,而且他所在的民主黨恰恰是最喜歡将氣候議題挂在嘴邊的。但拜登不希望是中國抓住這個時代機遇,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有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如果公平較量,北美車企是絕對競争不過中企的,是以哪怕放棄氣候議題,拜登也要把中國電動汽車關在門外。

如果現在掌握優勢的是美國車企,那麼我們相信,此時拜登一定會高舉“氣候問題”和“自由貿易”大旗,變着法逼各國買自家的汽車。玩兒的就是左手“自由貿易”,右手“公平競争”,反正哪個對它有利,它就用哪個。

但是拜登無視了此舉的嚴重後果,這不僅可能會葬送緩和氣候問題的最佳時機,更有可能進一步加深中美之間的隔閡,進而影響全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