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被歐盟征收48.1%關稅 上汽集團發聲明回應
半兩财經
2024-06-13 13:52釋出于北京北京青年報經濟新聞中心官方賬号
歐盟委員會12日發表聲明,拟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其中将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分别加征 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他制造商将征收21%的關稅,而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适用單獨的稅率。上汽集團回應稱“将密切關注事态的發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措施,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客戶的利益”。

據了解,目前,歐盟對所有進口車征收10%的關稅,加上此次的反補貼稅,意味着比亞迪旗下電動汽車出口至歐洲,所要繳納的關稅将合計達到27.4%,吉利汽車達到30%,上汽集團則高達48.1%。
有分析稱,上汽集團面臨的稅率最高,可能與其出口歐洲的汽車銷量最多的相關。依托有歐洲背景的品牌名爵,上汽去年向歐洲出口近30萬輛新車。
6月13日,上汽集團針對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釋出聲明稱,自由貿易和公平競争是促進全球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們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深感失望,相關措施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産業鍊的穩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産生較大不利影響。”
上汽集團表示,殷切期望歐盟能夠認真傾聽中、德兩國汽車企業的呼聲,堅決避免人為設定新能源汽車貿易壁壘。“我們将密切關注事态的發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措施,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客戶的利益。呼籲歐盟委員會慎重考慮其決定,并與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汽車産業夥伴進行建設性的對話,共同尋找促進公平競争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6月13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就歐盟釋出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初裁結果發表談話,其中提到,在歐盟電動汽車行業未遭受任何損害,也未主動申請調查,并多次表示反對情況下,歐委會依然一意孤行采取征稅措施。與此同時,歐盟向其電動汽車和電池行業提供了大量補貼,這是典型的雙重标準。歐委會在本案調查中,明顯違背世貿組織規則,調查程式顯失公平公正,中國應訴企業根本無法正常完成調查程式,歐委會是以以所謂“可獲得事實”規則裁定中國企業高額補貼幅度,中國行業企業将堅決拿起法律武器,在世貿組織規則項下捍衛自身合法權益。歐委會濫用世貿組織貿易救濟規則,肆意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嚴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嚴重破壞全球電動汽車産業鍊供應鍊穩定與安全。
中國貿促會呼籲歐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征稅措施。中歐電動汽車行業合作前景廣闊,中歐業界應加強交流合作,通過磋商對話化解糾紛沖突,通過互利共赢助力節能減排,通過融合發展實作綠色發展目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對歐盟委員會披露的臨時反補貼稅率強烈不滿。6月12日,協會發文回應稱,自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對中國電動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以來,中國汽車産業界從維護中歐汽車産業鍊安全穩定大局出發,積極配合調查,相關企業均按照調查部門要求認真提供材料。然而,在調查中,歐方預設調查結果,傾向性地選取抽樣企業,濫用調查權,随意擴大調查範圍,嚴重扭曲調查結果。“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将目前産業發展必經的階段性整車貿易現象視為長遠的威脅,更不要将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要避免損害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内的全球汽車産業鍊供應鍊,維護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田野
檢視原圖 27K
-
将被歐盟征收48.1%關稅 上汽集團發聲明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