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清朝初期推行的剃發令遭到了很多漢人的反抗,南方因為剃發令更是爆發了連綿的起義,一個好像隻是關乎個人形象的政令,幾乎動搖了清朝早期統治的基礎,那麼滿清又為什麼冒着如此大的政治風險非要推行剃發令呢?

實際上,清朝皇帝堅持剃發令原因是複雜的,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顯示清朝道統的獨特,從思想上和文化上奴役漢人都是最重要的原因,滿清的國本,最初便是百萬滿人和十餘萬披甲人,他對明朝的替代是有着很大的偶然性的,滿清在文化上是不自信的,他堅持剃發令,就是要強行同化漢人到自己的統治體系中,筆者甚至認為,多爾衮強行頒布剃發令是挑釁漢人起義,進而能用武力有組織的屠戮漢族人口的陰謀。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除了表示滿清法統的獨特,多爾衮的剃發令,還是有意識的加深滿漢間的民族沖突,筆者認為,過于順遂的征服明朝,讓滿清統治者們感到一種不安全感,當時的清朝軍隊組成中,有大量吳三桂那樣的明朝舊臣,滿清的剃發令,加深了剃發的明朝降将和暫時屈服的明朝士人階級的沖突,客觀上組織了兩者的合流,這樣的合流,在清王朝統治者的眼裡,遠比民變可怕許多。

一.從精神上和文化上對漢人的奴役

1.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頭發樣式在古代的重要性

頭發和衣冠,在我國古代文化中,絕不是單純的儀容,他是尊嚴,甚至生命的象征,早在秦朝,剔除一個人所有的頭發,便是非常嚴厲的處罰了,在人類複雜的心理中,頭發是一層對于心靈的保護,完全剔除頭發,讓一個人缺乏安全感。

頭發的樣式對于古人重要的意義,還在于漢族和周邊少數民族不同的發型,是華夷之辨重要的内容,當時的中國北方胡人,幾乎都有具有民族特點的發型,這些發型是為了友善他們的馬上生活而有别于漢人的,可以說,漢人的發型是他們文明的象征,是他們心中優越感最直覺的外在表露。

2.滿清要求剃發便是對優越感的打擊

滿清入主中原,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滿清文明對于漢文明的碾壓,他是滿族軍隊強大的展現,更是因為明朝的羸弱給了滿族人千年難遇的機會,對于這點,多爾衮這樣的滿清勳貴,是看在眼裡的。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在江南基本平定,滿清的軍事力量基本控制全國大多數戰略要沖的情況下,多爾衮要求剃發,就是要在精神上奴役漢人,他是一種赤裸裸的壓迫,他還是精神意義上的對于漢族民族精神的攻擊。

無論怎麼吹噓自己得國于李自成,滿清統治者心裡其實都清楚,漢人傳統控制區的淪陷,滿清才是最大的得益者,他們用野蠻的政策強行同化漢族百姓,就是要在精神上摧毀漢人的榮譽感

3.文化上低等文明終會被同化

參考金國和蒙古在漢人地區的統治,滿清統治者絕望的發現,胡人無百年運并不是一句空談,無論蒙古人和金國的軍力如何強大,他們最終都被漢文明同化了。

多爾衮看到了假如沒有大的舉動,滿清的下場也是被注定的,他強行頒布剃發令,在江南地區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就是為了避免滿清被過早的同化,他希望以滿清的文化傳統,來塑造清國的精神世界,滿清的奴化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篡改明史,文字獄,剃頭令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剃發令不是多爾衮的心血來潮,他是滿清大的國政。

二.對剃發令抵制激烈地區的人口消滅

1.滿清先天的政治缺陷

滿族人口相比較漢族人口的巨大劣勢,是滿清統治幾乎無法彌補大的巨大短闆,二月河的雍正大帝中,對此有過精準的描繪,滿族對于漢族的統治,就像一個小孩端着一鍋巨大的滾燙的湯,稍微不慎,湯水濺出甚至湯鍋打翻,最終小孩是要受傷的。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滿族人的先天缺陷,幾乎是無解的,清朝初期大量漢人歸附者的擡旗,漢八旗的建立,對于蒙古的親善,都是滿族人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做出的巨大努力,而很快的,這個野蠻的政權又想到了另一條血腥的道路。

2.對漢族抵抗區有組織的殺戮

絕對不能說多爾衮沒有預測到剃發令帶來的巨大反彈,事實上,正是明朝的基層政治架構儲存的比較完好的江南地區,對于剃發令的抵抗更加的激烈,而此地區距離滿清的龍興之地最遠,事實上也是清政府控制力較弱的地區。

清朝在曆史上,一直到滅亡,真正的内部有威脅的民間反抗,一直集中在南方,無論太平天國還是撚軍,一直到武昌起義都是如此,筆者想,多爾衮故意挑動該地區的民族沖突,還有密謀屠戮群眾的原因。

文明的對抗是殘酷的,無論蒙元的四等人制度,還是漢族對于草原民族的減丁制度,骨子裡都是威壓肉體消滅那一套,清朝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就是對感情上強烈懷念前朝的,文化上不願意被滿族同化的群眾的有計劃屠殺。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殺死那些敢于反抗的,真正有骨氣的人,将群眾中對于清朝的統治有意見的群體甄别出來,再消滅掉。筆者是不忌憚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滿清的邪惡的。

3.滿清政策的确立,多管齊下的一環

在經濟上,滿清用圈地和投充來掠奪古老文明的财富,在精神上,又用剃發令來矮化漢族的民族精神,剃發令是滿清統治規則豎立的重要的一環。

事實證明,真正做到殘和忍的清朝統治者,确實打破了胡人無百年運的詛咒,他們的一套成熟的奴化統治技巧,在兩百多年裡,閹割掉了漢文明中許多重要的東西,後世西方的影視作品,居然用辮子來譏諷偉大的華夏文明,這是曆史給我們開過的一個最大的玩笑。

三.多爾衮的政令--對真正的清朝附庸者的篩選

1.從孫之獬看一個真正奴才的自知

孫之獬是一個真正的政治投機者,他自作主張的剃發易服,朝堂上滿漢兩班官員統一的鄙視眼光,讓他向多爾衮上了那道著名奏章,孫之獬認為多爾衮的剃發易服政令,執行的太拖沓了。“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孫之獬奏章中的這句話,大意就是現在中國已經是滿族主子的玩物了,主子做什麼事情,不用在意中國萬民的感受,此話評為中國千年曆史中最無恥的三句話之一,隻怕毫無問題。

明末滿清入主中原,各方勢力歸附清朝的很多,早期皇太極和明朝戰略僵持的時候,對于明朝降将們的優待,給了滿清愛惜漢人将才的假象,這種假象是滿清早期征服南明的過程中,大部分地區對着清軍望風披靡的主因。

2.大量的歸降--滿清統治的短闆

明朝歸附滿清的人很多,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希望清國國祚千年,多爾衮并沒有把握,筆者想,那麼頒布剃發令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此令其實是分化可能的寄居在滿清政體之上的漢人地主階級,徹底把漢人共同的文化基礎擊碎,進而以民族沖突來掩蓋階級沖突。

、是有這種可能的,一個團結的地主階級勳貴集團,無疑比一團散沙的暴民,對滿清的威脅更大,滿清撕裂漢人地主中歸附者的情感,讓他們和漢文化綿延千裡的傳統切割,是陰險的,這樣一來,漢人在可能舉兵的時候,一開始就先天不足,缺乏對民族主義者的感召力。

參看康熙年間吳三桂的造反,設想吳三桂即使絞死了永曆帝,滿清卻還儲存着對漢人發式衣冠的尊敬,那麼吳三桂的造反,就更容易引起漢民族主義者心中的共鳴,比他留着辮子号召反清,号召力一定強的多。

結語:

多爾衮的剃發易服政令是滿清早期最野蠻的政令之一,據說單單此令,便讓全國多達百萬的漢民犧牲,這道政令是滿清憑借武力,對于漢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閹割,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他有着深遠的意義。首先,他表明雖然清朝号稱繼承了明制,但是,他是滿人至上的朝代,國民必須納入滿族統治的體系,這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接受剃發留辮子。

清初推行剃發令,很多人反抗,為何清朝皇帝還要堅持推行?

滿清願意在統治的早期,就把漢民族中那些最勇敢,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剔除掉,他願意在江南大量消滅人口,隻要這是對統治有利的。

同時,剃發令讓可能依附在滿清政體上的漢人官僚集團,失去了反抗的道統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才是清朝統治者最忌憚的,筆者遺憾的看到,滿清野蠻的一系列政令,确實起到了奴化漢人的效果,剃發令,隻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

參考資料:

《清史》

《滿文老檔》

《清世祖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