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在清朝曆史上,“四朝元老”為數并不多,潘世恩算是其中的典型,說他是清朝300年來運氣最好的宰相一點都不為過,潘世恩活了足足86歲,他為官五十餘年,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潘世恩為官正直,外柔内剛,他先後任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等職。

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潘世恩,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出生于江蘇吳縣,他自幼聰穎好學,十六歲應童子試中舉,後就讀于紫陽書院。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潘世恩狀元及第,授修撰。對于這位新科狀元,不僅乾隆帝對他很看好,當朝第一權臣和珅也想把他拉攏到自己的身邊,納為自己的黨羽。然而,潘世恩年紀雖輕,但為人老成,就是不肯上和珅的賊船。潘世恩以後曆禮部、兵部、戶部、吏部侍郎,督雲南、浙江、江西學政。

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嘉慶四年,潘世恩被擢升為内閣學士,後曆任禮部、兵部、戶部侍郎。嘉慶十二年,潘世恩充續辦《四庫全書》總裁、文穎館總裁。次年任翰林院掌院學士。道光四年(1824年),潘世恩因父親病逝,歸鄉丁憂。道光七年(1827年),署工部侍郎,後任吏部左侍郎,充國史館副總裁、左都禦史。

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潘世恩是個宰相,但每次遇到事情時,卻表現得像個局外人,從來不發表自己的意見。鴉片戰争時,穆彰阿主張與英人求和,潘世恩心裡認為不對,卻不敢公開表示反對。就連後來舉薦林則徐,也是在鹹豐罷斥穆彰阿之後才敢上奏的。也就是說,潘世恩當官,奉行的原則就是做得少錯得少,但凡是有一絲風險的事情,潘世恩甯可閉上嘴巴,選擇不發表見解來保全自己。

曆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鹹豐帝即位以後,潘世恩屢次乞休,最終以大學士官位職銜退休。鹹豐帝下诏求賢時,潘世恩以八十歲高齡保薦林則徐。姚瑩等人。鹹豐三年,帝親書“瓊林人瑞”匾額相贈。次年潘世恩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谥号“文恭”入祀賢良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