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雁門重鎮秦漢雄,折戟久埋沙漠中。 有石屹立分磥砢,雲是楊家紀戰功。 楊家威名邊塞重,登壇世佩專城印。 無敵聲威更絕倫,橫刀叱咤風雲振。”

——《楊氏族譜》卷七

提起楊家将,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中華大地上,到處流傳着關于楊家将的故事,例如楊家父子守衛邊疆,楊門女将替夫出征、穆桂英挂帥等等,哪一個不是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

不管是小說還是影視作品,都對楊家将進行了詳細介紹,讓世人對楊家将的故事有了詳細的了解。漸漸的,我們都覺得楊家将的故事就是真正的曆史,殊不知,他們大多都是演義杜撰、加工出來的故事。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其實,曆史上真正的楊家将,并不是演義中那樣,與演義不同的是,曆史上的楊家将有更多的無奈。

一、演義中的楊家将

對于楊家将的了解,我們主要從演義裡得知。因為看了太多關于楊家将的影視作品,也讓楊家将在我們心中定格,不管真實姓名曆史如何,我們心中的楊家将都如演義這般。

提起楊家将,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北宋初年,楊家父子八人鎮守邊疆,對抗遼兵的故事。楊家将故事的開端,是楊五郎一人對抗遼兵,震撼宋遼兩國的事迹。從那以後,楊家将便是整個大宋王朝的頂梁柱。

随着宋遼關系的發展,遼國提出與宋朝皇帝議和,結為兄弟之盟。世人都知道這是遼國的陰謀詭計,但宋朝皇帝又不能不去簽訂協定。

就這樣,宋朝皇帝帶着楊家父子八人前往金沙灘同遼國議和,由此發生了楊家将故事中著名的“七子去六子回”。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随後,在當時的金沙灘上,楊家父子同遼兵展開血戰,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楊家将因孤立無援而陷入遼兵的包圍圈中。在這番戰鬥中,楊業以及楊家大朗、二郎、三郎、七郎當場戰死,四郎、五郎無迹可尋,隻有六郎回到了家。如此看來,當真應驗了佘太君求得卦象。

然而,楊家父子多人戰死以後,楊家将并沒有是以而衰落。接着,楊家六郎帶領楊家的媳婦們抒寫了關于楊門女将的故事。

總之,演義之中的楊家代有人才出,他們都是大宋朝廷的重臣,時刻為大宋抵禦強敵。然而,真正曆史上的楊家将卻并非如此。

二、曆史上的楊家将

曆史上真正的楊家将的隊伍其實并沒有演義之中那麼強大,曆史上沒有楊宗保回馬槍殺入穆柯寨,更沒有穆桂英挂帥破遼兵,真實的楊家将隻有楊繼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人。

(1)楊業

影視作品上的楊令公,名叫楊業,是北漢降将,後被宋太宗重用,成為聞名天下的“楊無敵”。而真正的曆史上,楊業名叫楊繼業,同樣有着“楊無敵”的盛名。據說楊無敵這個外号,還是遼國起的。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楊繼業作為北宋初年聞名天下的名将,在當時各個政權中都有着極大的威望。據悉,當時楊繼業鎮守北疆,遼國各部聞風喪膽,連靠近都不敢。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戰将,竟然死于同僚的陷害之中,因為朝廷奸佞陷害,楊繼業孤立無援,死在塞外。

曆史上楊繼業的結局同演義中的大緻相同,都是死于奸臣手裡,被自己人給陷害的。

(2)楊延昭

曆史上的楊延昭并非楊家六郎,而是楊家的嫡長子。之是以楊延昭有楊六郎的名字,其實是因為當時傳言楊延昭是專門克制遼國的六郎星轉世,是以才有了天狼星楊六郎的說法。

楊六郎出身行伍之中,從小便深受父親的影響,因為家庭緣故,六郎成年以後,便展示出驚人的軍事才能。不管是武力值還是韬略,楊六郎都屬于當世少有。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楊繼業死後,楊六郎繼承父親遺志,繼續為國家抗擊遼兵。楊六郎北禦遼兵多年,在他身上清晰的看到他父親的影子。是以說,将門虎子果然名不虛傳。

(3)楊文廣

對于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因為演義之中的故事裡沒有關于他的故事。在曆史上,楊文廣是楊繼業的孫子、楊延昭的兒子,堪稱楊家第三代傳人。

雖然演義之中的楊文廣不夠出名,但曆史上的楊文廣也曾多次嶄露頭角。楊文廣曾經跟随範仲淹一起前往陝西安撫百姓,又被提拔楊文廣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

不幸的是,楊文廣死在上任的路上。

與父輩相比,楊文廣并沒有建立不世之功,但楊文廣的确完整的繼承了父輩的遺志。雖然,楊文廣的功績不如楊繼業、楊延昭,但楊文廣一心報國的苦心絲毫不比他們差,楊文廣同他祖上一樣,都是鐵骨铮铮的漢子。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三、演義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楊家将的相關演義,把楊家将的故事擴大、改進,讓他們變得更有感染力,更加容易傳播。雖然演義編撰了許多故事,但它從根本上而言并沒有脫離楊家将的實質。也就是說,演義雖然具有更多的神秘色彩,但并無脫離楊家将忠心為國的實質。

雖然,演義同現實之間存在着一些差異,但是這些差異也是可以了解的。就拿楊延昭刻畫成楊家六郎這點,主要是為了講述楊家父子多人上下一心,共同抗擊敵人。這樣看來,楊家父子八人是不是比楊家父子二人更有感染力。

除此之外,演義也為世人清晰的揭露出一個事實,那便是宋朝“重文抑武”的大政方針。因為宋朝國策的緣故,導緻很多文人地位提高,使得很多武将壯志未酬。楊家将如此,嶽飛亦是如此。是以說,演義也是為了更好的揭露當時的情況。

總的來說,演義和曆史并沒有太大的出入,唯一的出入就是演義比曆史的強度更大一些,讓故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如今,楊家将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以說,演義有它所具備的獨特魅力,這是曆史所沒有的。

結語:

不管是虛構的演義,還是真正的曆史,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便是楊家将滿門忠烈,都是為國為民的英雄豪傑。雖然,楊家将有關演義中有很多的虛構成分,但仍不能否認它們所存在的價值。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就拿演義之中的穆桂英挂帥來說,這完全是虛構的一部分,意在告訴世人楊家将并沒有落寞,而是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了。盡管它是後人虛構的,但是它的積極作用已經全部展現出來。

通過對穆桂英挂帥的了解,也讓後人覺得楊家将後繼有人,楊家忠君愛國的本質仍沒有丢棄。然而真正的曆史,并不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如果将楊文廣死在上任路上呈現給世人,會給世人一種楊家不得善終的感覺。

這樣一來,伴随楊家忠君愛國的思想觀念便蕩然無存。

是以說,楊家将的故事主要是為了向世人宣揚如何保衛國家,至于其中細節成分,我們不能過多在意。就算演義之中存在一些虛構部分,但也是為了讓楊家将的形象更加完美一些。

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和演義中有何不同?别說你不知道

簡單點說,演義因為其本身所具備的獨特魅力,會讓楊家将精神更好的在民間傳承,無形之中,它也給天下人灌輸一種忠君愛國的觀念。如此看來,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資料:《楊門虎将》《楊門女将》《忠烈楊家将》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